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二(新版)粤教沪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15942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二(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二(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二(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二(新版)粤教沪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二(新版)粤教沪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二(新版)粤教沪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卷二(新版)粤教沪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检测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图中的四种工具不属于测量长度的是(A)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叫误差B.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准确值和估读值之间的差异D.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解析: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不是错误.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或测量方法不够完善或测量人估读偏高、偏低而引起的,因此不可消除或避免.3.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准

2、确的(B)解析:A.铅笔尖末端没有达到15 cm,而准确值读到15 cm,所以读错了;B.正确地估读到分度值1 cm的下一位,正确;C.分度值是1 cm,应估读到分度值1 cm的下一位,而测量结果估读了两位,错误;D.分度值是1 mm,应估读到分度值1 mm的下一位,而测量结果也是多估读了一位,错误.4.把频率为512 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的波形图如图,若把频率与256 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图可能是选项中的(D)解析:频率是512 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和频率为256 Hz的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相同,只是振动数不同,所以D正确.5.在许多地方

3、,过春节时人们喜欢放鞭炮,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C)A.小聪: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噪声B.小涵: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彤: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等问题D.小宇:只要用录音机播放鞭炮燃放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解析:过春节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但是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释放出的烟雾、灰尘还会污染环境.故选C.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a)图中发生的反射叫漫反射B.(b)图中发生的反射叫镜面反射C.放电影时电影屏幕上发生的反射与(a)图所示情景相似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物体

4、,是因为物体发生了(b)图所示的反射解析:由(a)(b)两图的反射光线的特点可知(a)是镜面反射,(b)是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漫反射的原因.7.一束光线由玻璃斜射入空气,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D)A.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逐渐减小,且小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8.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C)解析: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

5、题意.9.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D)A.A镜是目镜B.B镜是物镜C.由于没有光屏,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D.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解析: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物体的是物镜,故A,B错误;物镜的作用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正确.10.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

6、,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解析:天冷时,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B正确;C.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汽化需要吸热,故C正确;D.冷冻冰糕外层出现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D正确.11.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说法中最合理的是(D)A.观察铜牌颜色B.测铜牌的质量C.测铜牌的体积D.测铜牌的密度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故可通过比较密度大小来鉴别物质.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若甲、乙

7、物质体积相等,乙的质量大B.若甲、乙物质质量相等,甲的体积大C.乙物质的密度为2 g/cm3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解析:由图像知,当体积V=1 cm3时,m甲m乙,所以体积相等的甲、乙,甲的质量大,故A错误;由图像知,当m=1 g时,V甲2f,所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物距u=7 cm,uf,所以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四、作图及简答题(19题6分,20题9分,21题5分,共20分)19.如图所示,OB是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准确方向的入射光线AO和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OC.解析:由题图知,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60,所以反射角为90-60=

8、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过O点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答案:如图所示20.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1)光源S的位置;(2)ab的入射光线;(3)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解析:(1)画出像S的对称点S,即为光源S的位置.(2)连接Sa即为ab的入射光线.(3)ab的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即折射光线平行主光轴射出.答案:如图所示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

9、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凝固点/ -17-28-37-49-48-46-28混合液的沸点/ 103104107111117124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 .考虑到混合液比例不当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如图打开水箱盖时,上方冒出的“

10、白气”,这是液化现象;(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D;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 ,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B;A.30%B.40%C.60%D.90%(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升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防冻液不易挥发,减少后浓度增加,使得沸点升高.解析:(1)打开水箱盖时,上方冒出的“白气”,是由水箱冒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2)观察表中数据得出,当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故选D;(3)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 ,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 ,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