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18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15915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18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18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18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18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18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18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题提升练:18 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时间:90分钟分值:90分)1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以“中国梦”为对象续写两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6分)中国梦,有宠辱不惊、熟视岁月如流的博大胸襟;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式和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以中国梦为对象续写”,就是要求所续写的句子的话题要与画线的句子的话题“中国梦”一致;“续写两句话”“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是要求所续写的两句话要与画线的句子的句式相同或相近。答案(示例)中国梦,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倔强品格中国梦,有策马扬鞭、登高望远的宏大气魄2参照上下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句子。(6分)清风,从水上掠过

2、,留下粼粼波纹;阳光,_;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_,我们又该留下点什么?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和寻梦的足迹;_;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和灿烂的星光!解析解答此题,考生要在理解语段意义的基础上,找到仿写的基准句。处前后两个句子句式相同,构成排比句,可以判断基准句为“清风,从水上掠过,留下粼粼波纹”“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句式结构为“从中(上、下等)过,留下AABC式短语”。补写的句子要围绕“阳光”来写,同时还要注意基准句中“清风水波纹”“岁月树林年轮”之间的逻辑关系。处前面的“那么”表示顺着上文作出的判断,所以处填写的句子应从上文找基准句。处后面的“留下”对应

3、语段前三句中的第3小句,“朋友”对应“清风”“阳光”“岁月”,处对应“从水上掠过”“从中(上、下等)过”“从树林中走过”。语段末尾三个句子又构成排比句,对比可以确定处的句式结构是“我们应当留下(偏正短语)和(偏正短语)”。答案(示例)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和张扬的个性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示例: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等革命文学著作,描绘了中华儿女抵御外侮、英勇奋战的形象。材料:东周列国志齐民要术牡丹亭三国演义梦溪笔谈长生殿隋唐演义西厢记天工开物。解析本题是限定话题式仿写题。弄清示

4、例的句式特点是做题的前提,示例的前半句列举三部“革命文学著作”,后半句解说此类“革命文学著作”的特点。题干要求“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这需要考生把材料中的九部作品合理地分成三类,每类三部,再分别解说这三类著作的特点。如把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归为历史演义著作,再解说其特点,句式要与所给示例相同。答案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历史演义著作,写出了中华儿女崇尚英雄、渴望统一的愿望。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古代科技著作,展现了中华儿女追求科学、探索技术的精神。牡丹亭长生殿西厢记等古典戏剧著作,唱出了中华儿女珍惜爱情追求幸福的心声。4仿照示例,利用所给材料仿写三个句子,要求逻辑严密,语意连

5、贯,信息完整,句式一致并与所给示例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卧冰求鲤,叨陪鲤对,敬养母聆父训,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孝顺意识。材料:诚信建功抗争诛暴秦御外侮轻生死重然诺挥金戈破巨浪立木取信闻鸡起舞军民抗倭尾生抱柱破釜沉舟击楫中流解析第一步:观察示例。示例是按照中国传统美德“孝顺”的标准选择了“卧冰求鲤”“叨陪鲤对”两个故事,并且按照“敬养母”“聆父训”的先后顺序排列。仿写的句子必须要与示例句式一致。第二步:以第一组材料“诚信、建功、抗争”为标准,分别对第二、三组材料进行准确分类。第三步:分别按照第二组材料的编排顺序对第三组材料进行排序,确定先后顺序。如“闻鸡起舞”对应“挥金戈”,“击楫中流”对应“破

6、巨浪”;“尾生抱柱”对应“轻生死”,“立木取信”对应“重然诺”;“破釜沉舟”对应“诛暴秦”,“军民抗倭”对应“御外侮”。第四步:仿照示例格式写出答案。所仿写的三个句子无先后之分,只要分类且排序准确即可。答案闻鸡起舞,击楫中流,挥金戈破巨浪,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建功意识。尾生抱柱,立木取信,轻生死重然诺,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诚信意识。破釜沉舟,军民抗倭,诛暴秦御外侮,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抗争意识。5把下面语段中画线的长句改成4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6分)作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的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和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

7、天地境界。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启示着现实人生的深一层的意义和美。解析本题所给长句中的“礼和乐”的定语(作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较长,可以将其转化为一个陈述句。两个括号中分别对“礼”“乐”的解释,可以改写成分别以“礼”“乐”为主语的短句。原来的句子主干部分也可处理成单句。最终改写成四个较短的句子。答案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礼和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6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6分)天空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我们的要求;最远的不是天边,而是永不能实现的目标;最广的不是海洋,是人们的胸怀;

8、我们的心灵是最美的,而不是天上的彩虹。解析作答本题可以把第一句“天空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我们的要求”作为基准句,也可以把第二句“最远的不是天边,而是永不能实现的目标”作为基准句,然后把其他句子调整成与基准句结构相同的句子。如果以第一句为基准句,其他句子要增删词语或调换顺序改成“不是最的,最的是”的句式;如果以第二句为基准句,其他句子要改成“最的不是,而是”的句式。答案最高的不是天空,而是我们的要求;最远的不是天边,而是永不能实现的目标;最广的不是海洋,而是人们的胸怀;最美的不是天上的彩虹,而是我们的心灵。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意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相同。(6分)示例: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

9、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如果你是种子,何必为没有结出的果实而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解析分析示例可以看出,要仿写的句式应该是“如果你是,何必为。如果你是,何必为。如果你就是你,那就”。由此可知,考生在仿写句子时,要先确定描写的对象,比如高山、流水、天空、大地等,然后说明作为“高山、流水、天空、大地”的你应该如何做,最后写“如果你就是你”这一句时要体现淡然的心态。答案如果你是太阳,何必为一丝温热的消散而哀伤。如果你是月亮,何必为乌云遮挡住面庞而惆怅。如果你就是你,那就淡然地等待,不急不慌。8阅读下面的文字,为据其内容所拟的上联补写出下联。(6分)习近平同志认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

10、最灵敏的晴雨表”,对当代年轻人提出过“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也提出过“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诀”。“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上联:激扬少年时,勤学修德,起于三寸之坎下联:解析首先下联与上联在内容上要相关,上联写了青年的努力奋斗,下联也应该是关于青年努力奋斗的内容,然后注意上下联需结构一致,字数相等。由所给材料可推知,“少年时”对“青春日”,“勤学修德”对“明辨笃实”,“三寸之坎”对“万仞之深”,据此整理作答即可。答案无悔青春日,明辨笃实

11、,以就万仞之深9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面向世界、兼容并蓄、开襟怀迎宾朋,合肥是当之无愧的开放之都。材料:生态文明创新环抱巢湖强化科研风清气正城湖共生聚揽人才包公故里拥烟波宜人居重能力求先进继传统崇法治解析作答本题,考生需要注重分析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给出的示例的句意和句式特点,二是给出的材料需进行合理的逻辑分类。首先,分析示例的特点,示例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前后存在对应关系,即“面向世界”对应“开襟怀”、“兼容并蓄”对应“迎宾朋”,第二部分用“开放”来总结该句话的第一部分。其次,对材料内容进行分类。与“生态”相关的材料内容有“环抱

12、巢湖”“城湖共生”“拥烟波宜人居”;与“文明”相关的材料内容有“风清气正”“包公故里”“继传统崇法治”;与“创新”相关的材料内容有“强化科研”“聚揽人才”“重能力求先进”。最后,调整语序。比如以与“文明”相关的材料为例,从“继传统崇法治”的角度分析,这一类的两个词语的语序应该是“包公故里、风清气正”。答案环抱巢湖、城湖共生、拥烟波宜人居,合肥是当之无愧的生态之都。包公故里、风清气正、继传统崇法治,合肥是当之无愧的文明之都。聚揽人才、强化科研、重能力求先进,合肥是当之无愧的创新之都。10阅读下面的语段,变换两处画线句子的句式,使它们所在的句子成为整句。(6分)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举目遥望更险峻的山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