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学复习测试题(卷)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15439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声学复习测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声学复习测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声学复习测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声学复习测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物理声学复习测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声学复习测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声学复习测试题(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初中物理声学复习测试题一、填空题1、中考期间有关部门会要求考点附近的工地停止施工以免施工产生的噪声影响考生答题,这项措施是从_防止噪声的。考试期间的铃声是用于_。 2、无声手枪是在_减弱噪声;若从减弱噪声的角度说,则“掩耳盗铃”是在_减弱噪声;植树造林可以在_减弱噪声(填写减弱噪声的途径)医生通过听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情况工作情况,这个例子说明声音能_;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个例子说明声音能_;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两个声音,这是因_ 。 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很大;花匠

2、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这主要是根据_来判断的。 4、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甚至有搜救队员将耳朵贴在地面听到废墟中是否有敲打砖块的声音,这是利用_可以传声,而且传声效果要比在_好。5、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4月2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使其_,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里包含的物理原理有: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_(填“好”或“差”),声音能够传递_(填“信息”或“能量”)。 6、声音在不同介质中

3、传播的速度不同.请阅读下表,并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然后写出两个与声速有关的结论:在空气中 在气、固、液体中(0)在15空气中温度声速ms-1介质声速ms-1频率Hz声速ms-10330氧气316200034015340水1450100034030349冰3160500340100386铁4900 5000256340(1)_(2)_7、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呜笛。若火车速度为80千米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司机在鸣笛后2秒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_米。 8、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首先登场的是宋祖英,她的歌声是由她的声带的产生的,现场观众可以听到她的歌声

4、,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我们能分辨出是宋祖英的声音,是由于声音的不同。 二、选择题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禁鸣喇叭”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不停的振动B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说明

5、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够传声D贝多芬双耳失聪后,用棍子顶在琴盖上聆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 ( )13、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A他的眼睛根本就没有失明 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C由于双耳效应,他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D是一种技巧 14、人耳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

6、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该:( )A、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 15、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生超声波B超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17、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

7、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产生的原因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8、医生在诊断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能( )A减少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B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一些 D使心脏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19、如图4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2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

8、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2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用超声波能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说明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C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D市区内 “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22、.2010年4月17日发生在青海玉树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小名同学通过学习“声现象”有关知识,对声音有如下认识,你认为其中正确的认识是( )A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人可以通过动物的有征兆的反应做好地震预防B地震时

9、会在地层下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地震灾区,救助灾民的医疗队借助医用听诊器可增大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D夜里为躲避地震邻居匆忙撤离居所,虽看不清对方,根据音调能“闻其声而知其人” 23、即将进站的列车发出一鸣号声,持续时间为t。若列车的速度为v1,空气中的声速为v2,则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为 ( )(A)t (B) (C) (D) 24、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8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A大声呼救B静等救

10、援人员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25、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B 声音的反射 C 声音在墙内的传播 D 利用回声增加原声现象 26、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27、在医疗方面,可以利用超声波做清除胆结石的治疗,这是由于( )A超声波具有能量 B超声波沿直线传播 C超声波速度大

11、 D超声波能够被反射 28、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29、(10攀枝花)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听声音可以辨知说话人是谁,依靠的是音色B.超声波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余音绕梁”说明声音可以不由振动产生D.美妙的音乐永远不会成为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30、请看下列声速表中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空气(15)340海水(25)1531空气(25)346铜(棒)3750煤油132

12、4大理石3810蒸馏水1497铁(棒)5200分析上表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写出3个):(1)_(2)_(3)_ 31、如图所示,是同一个示波器显示的几个声音的波形,图a和图b所示为受到相同大小的力后两个不同音叉的波形,图c、图d、图e所示为小提琴、长笛和法国号的波形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a和图b哪个音叉的音调较高?哪个音叉的叉股较短?(2)比较图c、图d、图e三图,小提琴、长笛、法国号它们是否正在演奏同样音调的音符? 32、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将声音传到远方。小明想:“声音的这种波动我为什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小明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小碟、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小明将洗衣粉倒入碟子中,加水溶解;然后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将铁圈放在水中,使铁圈附上一层薄膜。小明将铁圈放在音响的喇叭前,打开音箱。这时,他发现,薄膜随着声音不断的在发生变化,如图所示。(1)小明通过实验说明了什么结论?(2)小明的研究大致上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究过程?(3)小明在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运用了什么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