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27151749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件: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爱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 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 尊重意味着他人的成长和发展 我希望被爱的人应以自己的方式 为自己的目的成长 发展 而不是来迎合我 尊重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 正如一首古老的法国歌曲所唱的那样 爱是自由之子 永远不是统治的产物 弗罗姆 人性 社会 拯救 人降生时并没有动物所具有的适应某些行为的机制 人对父母的依赖比任何动物都多 对环境的反应能力也比受自发本能行为调节的动物差得多 他忍受着因缺乏本能机制所引发的所有危险和恐惧 但人的这种无助恰恰奠定了人发展的基础 人在生物学上的弱点 恰是人类文化产生的条件 弗罗姆 逃避自由 作者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2、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作为一位心理学家 弗罗姆力图从人本主义出发 以此来考察 分析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 矛盾和危机 在弗罗姆看来 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 因而它像其他艺术一样 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 他认为 爱是在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感情交流的行为 本文就是作者在此背景下对 爱的艺术 的深入探讨 背景解读 随笔随笔 是散文的一个分支 是议论文的一种变体 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 通常篇幅短小 形式多样 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语言灵动 婉而多讽 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 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 知识链接 随笔抒写的是我们对生活中

3、的某种感受 它捕捉的是那种瞬间的思想火花 它抓拍的是那些一闪而过的场景 随笔能充分自由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真率清晰地展示为文者的精神境界 机动灵活地彰显执笔者的个性才情 如培根的 随笔集 巴金的 随想录 等 sh ch h ngh ng ni ni d nxi n hu nghu nghu nghu ng du ch zhu ch 4 近义辨析 答案 凝聚凝集遵循遵从休戚相关息息相关 5 重点词语渊源 比喻事情的本原 休戚相关 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形容关系密切 利害一致 节外生枝 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的问题 归根结蒂 归结到根本上 不足为奇 不值得奇怪 指事物 现象等很平常 咄咄逼人

4、形容气势汹汹 盛气凌人 1 人在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对爱的情感变化有什么特征 从中可以发现什么样的规律 请填写下表 答案 有被爱的意识 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 通过努力去唤起爱 克服自我中心阶段 和学习爱别人 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爱别人 创造爱 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 2 文章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 我爱 因为我被人爱 和 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 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和 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 这两种原则区别在哪里 答案 按照作者的观点 爱自己的价值 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 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 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 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 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 更能使自己快乐 爱比

5、被爱更重要 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 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 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 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 需要别人 才去爱别人 3 作者在本文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 真的如此吗 答案 作者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不错 相对于其他几种性质的爱而言 母爱是最少明确意识到爱的动机和目的的一种形式 母爱很少有需要报偿的明显动机 但是 弗罗姆忽视了另一个方面 即母亲之所以爱孩子 是因为孩子给她以慰藉和希望 这种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场合是潜意识的 母亲并不一定能明确意识到这一条件性 但是没有明确意识到并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 无论多么伟大的母亲 都会因孩子的离去而感到空虚 也都会有 望子成龙 的思想意识 这种空虚正是由

6、于她期待孩子的慰藉造成的 这种 望子成龙 的意识正是母亲寄希望于孩子的反映 其他观点 言之有理亦可 结构图表 文章通过论说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享有的母爱和父爱 阐明了母爱和父爱的本质 同时指出父母亲应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 而孩子应综合父母的良知 培养自己的仁义 理智和责任感 使自己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主旨探微 问题1 作者认为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 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 联系实际对作者的看法做一番评析 对应考点 赏析作品的内涵 提示 作品的内涵 是指由作品中的特定社会生活场景 风土人情 历史文化等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 要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 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领会和把握的前提下 领悟文章

7、所表达的言外之意 答案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 是我们的故乡 是大自然 大地和海洋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 代表法律 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 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 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 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母爱从本质上说是无条件的 而父爱是有条件的 父爱的原则是 我爱你 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 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 因为你同我相像 母爱的积极面是 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能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让孩子感到快乐 消极面是 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 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也容易让孩子失去独立性及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 父爱的积极面是

8、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是 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 在辜负期望的情况下 可能会失去父爱 另外 父爱和母爱的差别还有几点 如 母爱比较细腻 父爱比较粗犷 母爱比较着眼于眼前 父爱比较着重于未来 母爱以情感来感染和引导孩子 父爱以理智和行动来教育孩子 作者的看法是比较客观和科学的 他从不同的角度对母爱和父爱的特点与本质进行了剖析 同时也由此说明了怎样的母爱和父爱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以及孩子要想成为自己的主人 应该怎样对待母爱和父爱 弗罗姆的观点对于我国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而言 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问题2 在生活中 我们还拥有除了父母之爱以外的许多爱 结合对

9、本文的理解 谈一谈你对 爱 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对应考点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提示 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 美与丑 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这就涉及文章的思想内容 本文以 父母的爱 为中心话题 具体阐述了爱的内涵 答题时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对作品主题的把握和评价上 答案 观点一 人人都会对自己所爱的东西尽力 也都会爱自己努力后所得到的东西 爱需要知识和一个人的努力 爱需要学习和创造 可以看出 爱的过程是一种高级别的自我实现过程 是人生的享受而不是负担 观点二 爱承认自身的价值 保持人自己的尊严和个性 一个人若想使爱永恒 就必须充分展示自己的修养 不断更新自我 那些以丧失个性和尊严为

10、代价来换取爱的人 最终必然失去爱 观点三 爱不是接受 而是给予 给予不是施舍 更不是被剥削和牺牲 给予是关心 是责任 是尊重 是对个人素养的最好表达 在给予的过程中 你会体验到自己的力量 体验到自己的能力 自己的财富 自己的生命力 文中主要是将父爱和母爱 父亲和母亲 父亲的良知和母亲的良知相对比 从中展现各自的特点和共同之处 运用对比手法 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技法镜鉴 即时小练 请运用对比手法写一个片段阐述你的某个观点 不少于200字 答案 示例 民族英雄文天祥 为了不使民族利益受到侵犯 在异族入侵时 挺身而出 虽受尽折磨却不变节 在

11、 义 与 生 之间 他明智地选择了 义 谱写出一曲悲壮的正气之歌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 被围梅岭 写下了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的壮丽诗篇 为了正义 他以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迎接死亡 然而 极纯净的水是很少的 所以在历史的河水中 也飘浮着污秽 避免不了渣滓的存在 奸臣秦桧 卖国求荣 为苟全性命而丧失了人的本性 终于受到万人的唾骂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俘变节 但最终还是没能使偷生得逞 他的下场是可悲的 而丧失义节 苟且偷生 他的下场更是可耻的 考点解读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就是要求评价作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具体

12、来说就是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 美与丑 善与恶的内涵做出评价 鉴赏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其实是对作品表现的价值观点和审美情趣解读与取舍的过程 本考点是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活动的高层次要求 对接高考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它直接指向作品里的人性内涵 直接指向作者对人性中的基本要素的态度 更直接指向读者对作品中人性的基本要素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此类鉴赏表现为两个层面 一是对作品蕴含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进行正确解读 二是对解读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进行取舍和评价 考查动态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 高考的选文一般都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 有的材料关

13、注生命与环境 有的剖析生命的价值 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 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 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 这些都折射出作家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所以 要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就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对作品主题的把握和评价上 一般为主观题型 常常考查学生判断作者对某一事物的情感态度 评价作者人生观 处世态度 分析作者审美取向的正误高下 等等 解题技巧 文学作品的作者总是先有了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而后才付诸文字 阅读文学作品的人总是先接触文字 而后才能认识到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如果站在作者的立场角度看问题 把握一篇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也会简单得

14、多 具体说来 把握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可从以下四个角度切入 1 从了解作者创作倾向入手 了解这一作品是作家在什么时期创作的 了解这一时代的社会生活情况 这一作家的一般作品的思想 艺术特点 2 从分析文章结构入手 善于把握文眼 寻找关键句 过渡句等 把握这统摄全篇的 文眼 剖析 片言 与 众辞 的依存关系 能深刻领会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3 从分析艺术形象入手 包括作品所写客观事物形象和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形象 作品的形象 可以折射出作者对所写主题的是非 爱憎 好恶的思想感情和倾向 4 从分析作品语言入手 要披文而入 先透过语言外壳初步

15、了解粗略的结构 然后再反复读至 入情 从而了解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真题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 头脑中的旅行彭程 对当代人来讲 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 但在古代 技术落后 交通不便 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 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因此 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 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 愿望难以满足 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 在头脑中旅行 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的 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 一幅图画 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 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 借助无限的想象 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 读来有身

16、临其境之感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 他的不少篇章 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 远方 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 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 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 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 她的秀发 她的一颦一笑 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 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 他有一首散文诗 头发中的半球 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 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 它也包藏着大海 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 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 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 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从这些文字中 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 视觉 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 酣畅地敞开着 借助于一些要素 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 栩栩如生 而这一幅幅巨大的 声色流溢的画面 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 连缀和粘合的 终其一生 波德莱尔都被港口 轮船 铁路 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 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 通向另外的生活 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 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 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 在自传体长篇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