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2715167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民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民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民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民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期中作业农民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班级:B1108班 组员:刘梦梦 周娜 侯冰 张伟杰 高媛 商志远 农民工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导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即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传统的以土地为依靠的农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开放,纷纷涌入城市,以寻找就业机会和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样一群庞大的群体被称为“农民工”。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虽然这个群体为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一直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存在各种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长期以来农民工在各方面都受到了不公

2、平的待遇,生活在城市的底层而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有学者认为,农民工现象是中国转型期间或者说是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过渡现象,是传统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政治分割与市场经济发展、统一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相冲突的产物,作为这样一种过渡现象,其存在将是长期的,这不由引起人们对这长期存在的社会底层群体的关注,进而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的研究得出,从1989年第一次民工潮开始,中国的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到现在农民工已经成为了当前中国产业工人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农民工的流动具有大规模、远距离的特点,而且在流动过程中还伴

3、随着户籍制度的限制;从农民工的结构上看,中国的农民工以青壮年人口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在增加,而且务工的人中大多是属于农村中文化相对来说较高的人,因此往往拥有一定的流动资本即经验和阅历。但虽然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相对于其他农村务农人员来说要高,而且有一定的经验和阅历,农民工仍然处于矛盾的、低下的地位,在城市中他们很容易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容易被人提到的就是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劳动环境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在城市的公共服务问题、农民工的维权问题以及农民工的身份问题。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从事的都是城市人最不愿意从事的工作,由于法律的不健全、政府一定程度上的漠视、企业生产环境的不达标准以及农民工自身

4、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的不足,导致了农民工的职业病和工伤等都较严重,但是在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下,农民工的努力却很难得到等值的回报,除工资水平低,拖欠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止,而且拖欠的面往往较广、拖欠的金额量较多、清欠的难度较大、矛盾纷争也较多,这也就影响到了农民工的生活,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从这些方面出发许多学者就提出了要加强农民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建设以及有效的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途径,有学者提出要解决农民工的安全隐患,必须要建设健全我国的法律制度、转变基层领导的安全观念、加强对企业生产环境的监督与检查以及加强对企业和农民工自身的安全教育,而针对于解决工资的拖欠问题则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

5、、强化劳动法律的执法和监察力度、加强法律的普及、建立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援助体系等。从以上的综述中就可以看到农民工问题不容小视,这样一大群体在流动过程中不免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农民自身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虽然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关注农民工问题,但是农民工问题依然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严峻而又将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对于它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小组借小长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对辽宁省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 研究内容本次调查问卷主要以辽宁省农民工为主要对象,通过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工资情况、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保障

6、等方面的调查,总结出辽宁省农民工目前的生存环境,并就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主要以辽宁本省为调查区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向这些地区的农民工发放问卷100份,并且得到了有效的回收。三、调查结果分析(一)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分析1.受教育程度分析 根据以上柱形图分析可得,小学及以下程度占18%,初中程度占30%,高中占19%,中专占10%,大专及以上占23%。初中的文化水平所占比例位于第一,这说明农民工整体受教育程度还是集中在初中水平。其次是大专及以上,一方面是因为可能我们调查的一部分是我们同学的家长,文化水平相对比较高;另一方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7、,农民工也逐渐得意识到文凭的重要性,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以便为了能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更好地发展下去。整体来说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相对较低。2.工作时间分析 根据以上条形图分析可得,农民工的工作时间低于8小时的为4%,达到8小时的为39%,达到9-11小时的为39%,超过12小时的为18%。根据国务院规定,自1995年5月1日起,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而在这里,农民工工作超过8小时以上的所占比例为57%,有一半以上的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时间。3.月工资水平分析 根据以上饼图分析可得,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在千元以下的占13%,1000元至3000元的占有

8、47%,3000元以上的占有40%。从这个趋势可以看出,目前农民工的工资已经逐渐增多,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劳动强度大,无论是主观感觉的紧张性、疲劳性和痛苦性;另一方面是他们有经验,有工作经历,他们靠本事和技术吃饭;当然,政府也起着一定的作用。(2) 农民工和单位之间的分析1.签订合同的分析 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所占比例为32%,签订的劳动合同过期了没有续签所占比例为8%,劳务合同为9%,不知道哪种合同为4%,没签合同为47%,占有最大比例。这说明农民工维权意识还不是很强烈,不知道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家在农民工这个群体

9、宣传的法律知识还不够广泛,有待提高。2.社会保障分析(以养老保险为例) 可以看出单位给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所占比例为23%,没有缴纳保险所占比例为51%,不知道缴没缴纳所占比例为26%。可以发现农民工多数都没有买养老保险,其原因有两个,第一,企业不愿意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参加养老保险对企业的压力较大,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 第二,是农民工自身问题。一方面是农民工认为只要能找到一份活干就行,几乎没有可能考虑是否参加养老保险等事项;另一方面民工自身缺乏保障意识。就从农民工不知道单位缴没缴纳养老保险所占比例如此之高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方面的事情不关心,当然,也说明他们对社会保

10、障方面不熟悉。(三)农民工希望工会发挥作用的分析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工会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是协调劳动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方。而且劳动合同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如此可见,工会在保障农民工的权利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表一 农民工希望工会发挥哪方面的作用保住职工工作岗位29%提高职工工资收入39%维护职工社会保障权益37%改善职工劳动条件32%调节劳动争议26

11、%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19%帮扶困难职工16% 从上表可以看出,农民工希望工会主要发挥在提高职工工资收入、维护职工社会保障权益、改善职工劳动条件这三个作用。三、提出建议(1) 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维权意识 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自主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二)应加强针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 有针对性的选择农民工集中的贫困农村、改制国有企业、建筑工地、大中型煤矿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火车站等地方进行宣传,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使更多的农民工了解

12、法律援助、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等相关法律知识以及自身所享有的合法权益,使他们知道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三)增加法律援助机构大部分农民工面对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或者选择沉默,这是社会的悲哀;或者选择暴力手段,这是法律的悲哀。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法律不仅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会上应该存在一些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咨询,投诉和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例如,政府可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像拖欠工资、不给加班费等均可以像他们请教。(四)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工会由能代表农民工利益的农民工本身组建,也可进行适当的组织领导,成立

13、能够真正维护农民工权利的非官方工会组织。通过工会组织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持农民工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五)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低及职业技能差是抑制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o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和部门相继提出对农民工文化和技术水平的种种要求,导致缺乏转岗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不仅是当前的需要,也是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瓶颈。 农民进城

14、务工加强了城乡之间全方位的交往,有利于社会成员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促进我国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农民进入现代城市务工,有利于实现农民观念的变革和城乡文化同步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及现代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参考文献:1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5,(1):2834.2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3年版。4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5王春光: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浙 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6王春光:对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认识,人口研究,2010年第 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