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二首.峨眉山月歌培训课件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2714760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古诗二首.峨眉山月歌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古诗二首.峨眉山月歌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古诗二首.峨眉山月歌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古诗二首.峨眉山月歌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3.古诗二首.峨眉山月歌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古诗二首.峨眉山月歌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古诗二首.峨眉山月歌培训课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诵读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作者 李白 701 762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素有 诗仙 之称 他经历坎坷 思想复杂 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 又兼有游侠 刺客 隐士 道人 策士等人的气质 儒家 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 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功成身退 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的诗具有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的艺术魅力 给人以豪迈奔放 飘逸若仙的韵致 李白留给后世九百多首诗篇 代表作有 梦游天姥吟留别 蜀道难 将近酒 长干行 等 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听一听 m ish nyu b nl nqi 峨眉山月半轮秋 y n r p

2、n qi n ji n shu li 影入平羌江水流 y f q n x xi n s nxi 夜发清溪向三峡 s j nb ji nxi y zh u思君不见下渝州 读一读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25岁左右 是李白即将出蜀时所作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 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 他把峨眉山月作为歌咏对象 通过咏月来表示对蜀地的依恋和对故人的思念 诗文今译 半轮秋发君下地名 全文翻译 峨眉山上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 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 峨眉山上的月亮或

3、是友人 了 多么思念啊 1 半轮秋 半圆的秋月 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 发 出发 3 君 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4 下 顺流而下 5 峨眉山 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平羌 江名 即今青衣江 在峨眉山东 清溪 指清溪驿 在四川犍 qi n 为 峨眉山附近 三峡 指长江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在今四川 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渝州 今重庆一带 诗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想一想 1 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 2 对故地 四川 的恋恋不舍之情 3 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刘禹锡和李白的名言名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乌衣巷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竹枝词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刘禹锡 陋室铭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将进酒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行路难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