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4年4月_2017年10月03709历年真题与答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714759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4年4月_2017年10月03709历年真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国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4年4月_2017年10月03709历年真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国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4年4月_2017年10月03709历年真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国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4年4月_2017年10月03709历年真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国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4年4月_2017年10月03709历年真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4年4月_2017年10月03709历年真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4年4月_2017年10月03709历年真题与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

2、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绪论-4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 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解析: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明确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 1-36 A一元论 B二元论 C唯物论 D唯心论解析: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就是一元论,根据统一于物质还是意识,又区分为唯物论和唯心论。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 )1-40 A生命物质的共性 B自然物质的共性 C有形物质的共性 D一切物质的共性解析: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3、,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1-41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解析: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1-56 A逻辑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解析:唯物辩证法主要是教导人们学会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

4、是( )1-68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 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解析: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2-101 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相互依存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认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2-106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识记、联想、假

5、说解析: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2-116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解析: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没有真理的绝对性,就无所谓真理的相对性,反之亦然。(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3)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人的

6、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的,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2-127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解析: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 ) 3-132 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 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解析: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1)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既是人类

7、赖以生存的场所,又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2)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制约社会的发展。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 3-139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解析: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3)产品的分配方式。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3-144 A艺术 B宗教 C政治 D哲学解析: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14唯物史观认为,

8、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3-170 A人的价值追求 B人的政治立场 C人的情感态度 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解析:由于人的具体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它是由于社会关系诀定的,所以它就不是先夭的,而是后夭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的,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15具体劳动( ) 4-185 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解析: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

9、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16价值规律是( ) 4-191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其他规律是派生或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4-198 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 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解析: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1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0、的条件是( ) 4-203 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 5-225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解析:销售阶段是剩余价值实现的阶段;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20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5-235 A生产相对过剩 B需求绝对减少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11、社会两大部类的比例失调,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的表现。21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 )5-240 A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 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 C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 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解析: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年利润率=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22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 ) 5-250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农业资本解析: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2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 )5-255 A股东会、董事

12、会、监事会 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 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 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解析:(1)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2)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所聘任的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3)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2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 )6-270 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 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解析: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25“过剩资本”的出

13、现是( )6-284 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 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解析: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资本家获得垄断利润后,有一部分资本在国内投资不再是最佳选择,有必要输出到落后国家,那里的劳动力价格低、资本缺乏、原材料和土地价格便宜、市场广阔,输出资本可获得较高投资回报,资本输出还可以带动商品输出,有利于垄断资本在海外建立和加强统治。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 )6-274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解析: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4、迅速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结果。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矛盾尖锐化,私人垄断不能解决了。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 7-304 A黑格尔 B圣西门 C费尔巴哈 D李嘉图解析:19 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方案,并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造的尝试。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7-334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29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 8-348 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社会解析: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