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高考物理复习断想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14719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8高考物理复习断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08高考物理复习断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08高考物理复习断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08高考物理复习断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08高考物理复习断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8高考物理复习断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高考物理复习断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8高三物理复习断想 杭建明有人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反思我们的教学尤其是高三的复习课教学又何尝没有遗憾?所以高三一年下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工作,使得今后的教学中遗憾少一点、小一些,我以为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我个人来讲,回想一年来的高三教学,感触颇多。东鳞西爪,林林总总,似乎不能成文,故以断想名之。断想之一:备课组活动关于备课组活动这一话题,记得在上届高三的一次全市教研活动中我也曾谈到过。去年我是一个备课组长,而今年我是一个普通的备课组成员,似乎多了一点旁观的意味,感想反倒是更多了些。可能不太成熟,也许还有点偏颇,姑妄言之。一个备课组的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并卓有成效,我以为取决于以下几点:

2、第一:活动时间正常化 高三备课组基本上都有一个固定的组内活动时间,一般是一周一次。我认为这是必须的,也是一个起码的要求。但仅仅局限于这一周一次的活动,恐怕也是不够的。作为高三来讲,平时的教学内容很多,学生练习频繁,加之还有不少的新教师,所以更需要的是即时性的交流和探讨。一次练习过后,及时交流试卷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探讨试卷评讲的重点、方法以及拓展,理应成为一个惯例,相信这也是教学实际的需要。只有固定活动与即时活动有机结合,才能使备课组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出大作用。第二:活动地点确定化 据我所知,一些备课组的活动有时流于形式,而一些基础年级的备课组活动甚至不够正常。这固然与组内

3、成员思想上的重视程度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也是制约因素之一。教师不论是按年级组办公还是按教研组办公,非本组成员在同一个办公室多少会影响到备课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以为有一个固定的备课组活动场所也是必须的。另外活动地点和活动场所确定化也有利于学校各级领导进行检查,从而对备课组活动起到督促推动作用。第三:活动内容具体化 活动内容具体化是提高备课组成员参与热情、增强活动成效的必要前提和条件。除了即时交流以外,每周一次的固定活动应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对相关内容的说明和要求、相关内容的常见题型和解法、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及如何突

4、破);一周主要工作任务、人员分工和工作要求(每个备课组成员需要完成的任务内容、完成时间);上周组内研讨课的评课交流(优、缺点和改进意见);一周信息交流(上级会议精神、各种外来信息、好题推荐);等等。只有活动内容具体了,让每个备课组成员感觉到活动的内容有用、好用、管用,才能使参与活动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行为。第四:活动过程民主化 一些备课组的活动常常成为一、两个人的“讲演”,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偏于保守,不愿意将自己的经验示人,而一些年轻教师自我感觉经验稍欠,人微言轻或者怕说错话,甚至还有个别年轻教师缺乏钻研,抱着得过且过的随大流思想,造成备课组活动单一化、简单化,不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5、。我以为解决的方法有两条:一是进一步加大结果考核中对备课组整体情况的考核力度,使一荣不能俱荣,但一损却会俱损,增强备课组团队合作意识;二是对备课组活动中每个人的参与度提出明确要求,使之真正成为备课活动的一分子。例如在进行组内评课时,可以提出“一、二、一”的要求。所谓“一、二、一”就是每人必须在评课时提出一个优点、两个存在问题、一点改进意见,而且要求不能重复其他人的观点。这样做会使人人争先发言,因为越到最后,要想提出有见地而又不重复的观点就越难。第五:活动领导权威化 要想使备课组活动得以正常开展,要想使活动要求得以落实,要想使活动任务得以贯彻,活动组织者的权威性是十分重要的保证。这一权威大概包括

6、行政权威与学术权威两个方面。行政权威可以保证活动的严肃性(即活动秩序),而学术权威可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即活动科学)。这两方面我以为缺一不可。要想使活动的组织者(通常是备课组长)具有权威性,作为组织者来讲应具有较为深厚的学术造诣(让人佩服)、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人信服),也就是具备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断想之二:关于复习课型高三物理复习课究竟如何上,恐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我以为不管怎么上,一些基本原则还得遵守。原则之一:了解学生原则。这是上好复习课的第一原则。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增强课堂的针对性;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在哪里,能力欠缺点在哪里,非智力因素的提高点在哪

7、里,等等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在制订复习计划、确定复习要求、落实复习内容和方法前摸清楚。了解学生的渠道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试卷摸底法、档案跟踪法、谈话交流法等。不管是用哪一种或哪几种方法,要想收到实效,教师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有了爱心,教师才会走近学生,才会愿意去主动了解学生,才会真正从学生的需要的角度去考虑安排教学;有了耐心,教师才会耐得寂寞、不怕繁琐去收集大量信息并从中采集有用信息。回想高三一年来的复习,我以为我们这一方面做得还没有真正到位,表现在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练习的难度有时还不是十分适合。原则之二:相信学生原则我们一些老师特别是一些年轻老师总是不放心学生,课堂上不

8、敢放手,讲解总是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其结果就使课堂变成了电影院(一言堂),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效益十分低下。长此以往,学生对学科的兴趣逐渐消失。我以为:学生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所以,学生已经掌握的固然不用讲,学生能够自我探索加以解决的教师也不用讲,学生能够相互启发,共同讨论加以解决的同样不要讲。“三不讲”应该是相信学生的具体体现。回想高三一年来的教学,总体感觉我们讲的还是偏多一些。尤其是对老理化班而言,学生物理基础相对较好,理应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我曾在所教班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学生对此问题也有涉及,后来在教学中进行了调

9、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这样说,高三(8)班的成绩一次比一次考的好,与我在教学中进行的调整是有一定关系的。在这里,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在教师相信学生的同时,我们还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相信自己。对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缺乏的正是对自己的信心。我们可以通过个别交谈、试卷面批、分析得失、模糊评级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信心。原则之三:发动学生原则发动学生原则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学生中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从而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改变教学模式,让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做小老师(由于学生之间,思维更加贴近,变老师讲为学生讲有时效果会更好);发动学生就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10、:一轮复习复习开始前让学生结合自主整理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基础练习,从而了解学生对这一块知识的薄弱点、盲点以及能力缺陷点;例题讲评前有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试卷评讲前给出时间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订正;高考前留有更多的学生自我整理消化和查漏补缺的时间;等等。我的想法是:高考既然是学生去考的,平时就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断想之三:关于实验复习与选修内容复习在今年江苏省考试说明中真正列出的实验没有几个,所以在08新高考模式下物理实验究竟如何复习,可以说也是让中学物理老师头痛的问题。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各学校基本上还是采取了以往的实验复习模式,以不变应万变。而

11、从最后高考的试卷看,这样的复习模式花费气力较多,而收效并不一定明显,有浪费的嫌疑。从我们今年的实验复习来说,除了拉网式的将以往课本实验及新增实验进行了复习外(因为对今年的考试心里没底,还是不放心),我感觉对实验思想进行提炼、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注意点进行归纳、对实验步骤让学生实地体会的实验复习方法对学生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对选修内容的复习,我以为首先要定准基调:江苏08高考考试说明(物理科)明确指出选修部分不考难题,所以选修部分的复习更应突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其次要注意复习方法。选修部分尽管难度不大,但内容繁杂(物理光学、近代物理、相对论初步等章节更是如此),学生遗忘率较高。我们在复习时

12、采取了读练结合、专项复习与穿插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小循环、多反馈,不断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所谓读练结合就是将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将相关提要引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早读和晚读时间朗读记忆(这些材料印发给学生也便于学生在考前进行自我复习),同时我们将相关知识点转化成问题以选择题或判断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加以练习,以巩固和消化记忆内容;所谓专项复习与穿插复习相结合,就是除了在一轮复习时我们对选修内容要进行专项复习以外,我们在二轮复习时总是把选修内容穿插在大大小小的各次练习中,让学生将选修内容始终放在手中,使他们想忘也忘不了。此外,对选修部分的常见题型我以为也不可忽视。例如机械波的图象问题和多解问题、折射光路的有关计算、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及其能量计算、核反应与磁场的综合计算、动量守恒的简单计算、简单的“子弹打木块”模型等。通过这些基本题型的分析既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知识点,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