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练习新人教版2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146344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练习新人教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练习新人教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练习新人教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练习新人教版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练习新人教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练习新人教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三顾茅庐01 积累运用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用正楷字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中。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拜谒(y)纶巾(gun)末胄(zhu)愧赧(nn) 倾tu(颓) 存x(恤)殆尽(di) 疏ln(懒) b(鄙)贱如雷gun(贯)耳 顿开mo(茅)塞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窗外日迟迟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2)未审得入览否 审:明白,知道(3)不胜愧赧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4)屏人促席 促:靠近(5)奸臣窃命 窃命:篡夺国家权力(6)而不知存恤 存恤:爱惜,体恤(7)总揽英雄 总览:广为延揽(8)惟将军图之 图:考虑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操

2、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高低。(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业。5.文学常识填空。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该小说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6.读语段,根据你的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剪纸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民间剪纸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

3、感觉和艺术享受,在表现形式上有着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有的表现形式,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民间剪纸产生在劳动者之中,而劳动者的审美情趣又直接受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影响。A.“巧手剪出吕梁凤,窗花引动汾河龙”这副有关剪纸的对联生动地点出了剪纸艺术的博大精深。B.剪纸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其载体之纸是经过东汉蔡伦改进后才被普遍使用的。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联诗中,“剪”指的就是剪纸。D.山西人历来有贴窗花寄寓情思、美好祝愿等的习俗。窗花就是剪纸最常见的形式,除此之外,“对镜帖花黄”

4、(木兰诗)中的“花黄”、皮影戏中的人物剪影也体现了剪纸的艺术。(解析: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剪”指的是剪去燃焦的蜡烛芯。)7.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对联的下联。上联:司马徽再荐名士下联:刘玄德三顾茅庐8.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举行了一个“读名著,知三国”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含有数字的故事,如三让徐州、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你在阅读中积累了哪些呢?请再写出三个。【示例】过五关斩六将、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三英战吕布等。(任选三个即可)(2)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等故事。其中我们所熟知的表现他忠、义、勇、谋、傲的五件事情分

5、别是: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3)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经典著作,一直为历代文人骚客所评说。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回味经典。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赤壁之战,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曹操、周瑜。杜甫在蜀相中曾这样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歌颂的是诸葛亮。请写出有关此人的两个主要事迹:七擒孟获、草船借箭。(4)诸葛亮忠于刘备,缘于刘备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一故事情节。(150字左右)【微写作】关羽兵败荆州被杀,刘备报仇心切,不听诸葛

6、亮劝告,亲率出征,攻打东吴,结果大败,病倒在白帝城,便派人请诸葛亮来嘱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以阁下才干定能办成大事,使国家安定,如果刘禅可以帮助就帮助,实在不行,你就作两川之主。”诸葛亮听到这话,立即哭拜在地说:“臣一定会全心全意辅佐太子刘禅,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02 拓展阅读青梅煮酒论英雄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

7、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

8、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

9、:“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

10、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题目为编者所加)9.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中加点词“韬晦之计”的含义。指刘备特意隐藏自己的才能,不使之外露,以防曹操加害。10.第段开头交代“关、张不在”的目的是什么?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设置悬念,让读者不禁猜想:曹操趁关、张不在派人来请刘备,不知是何居心。1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曹操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去请刘备来的目的是什么?这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性格特征?是为了试探刘备,察看其是否有野心,是否会对自己构成威胁。表

11、现了曹操老奸巨猾的性格特征。(2)当曹操指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时,刘备有何反应?请分析刘备的人物形象。【详见本课“学法点津”】刘备十分惊慌,手中的筷子不觉落于地上,但他随即假借畏雷来掩饰自己的失态。表现了他谨小慎微、随机应变、善于掩饰的性格特征。概括人物形象【典型例题】由“三顾茅庐”的故事,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由三次拜访诸葛亮可看出刘备求贤若渴,以诚待人;由刘备与童仆的交谈可看出他彬彬有礼;由刘备求取诸葛亮的原因可看出他忧国忧民。【技法点睛】1.抓住主要事件。根据事件提炼人物的感情、性格。2.分析描写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具体描写中归纳人物心态。3.关注侧面烘托。在对其他人物及环境的描写中,常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这为主要人物的定位起重要作用。4.关注人物的年龄、身份和职业等要素。各类人物通常有固定性格基因。如孩子的天真活泼、顽皮可爱,农民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5.从原文中找关键词句。文本中通常含有明示或暗示人物感情、性格的词句。【答题格式】1.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身份)。2.从中,可以看出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身份)。3.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身份),从中,可以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