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管理)年苏州会计继续教育(无形资产政府补助所得税职工薪酬收入)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14535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2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益管理)年苏州会计继续教育(无形资产政府补助所得税职工薪酬收入)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收益管理)年苏州会计继续教育(无形资产政府补助所得税职工薪酬收入)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收益管理)年苏州会计继续教育(无形资产政府补助所得税职工薪酬收入)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收益管理)年苏州会计继续教育(无形资产政府补助所得税职工薪酬收入)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收益管理)年苏州会计继续教育(无形资产政府补助所得税职工薪酬收入)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益管理)年苏州会计继续教育(无形资产政府补助所得税职工薪酬收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益管理)年苏州会计继续教育(无形资产政府补助所得税职工薪酬收入)(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企业2008年度有关资料如下:税前会计利润5000万元,发生赞助费支出100万元,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80万元,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从而确认资产减值损失30万元,预计产品保修费用(计入销售费用和预计负债)1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根据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确认的投资收益40万元,对吸收合并取得的某项固定资产所提折旧比按税法规定应提折旧多8万元。本企业2008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应为( )。=5000+100-80+30+10+8-405028万元 5000万元 5008万元 5020万元 2 . 某企业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余额17 500元;本年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

2、目的“年初数”和“年末数”分别为630 000元和810 000元,本企业近年来对应收账款按10%的比率计提坏账准备。其他资料略。本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810000-630000)*10%-1750017500元 22500元 45000元 5000元 3 . 甲企业支付700万元资金吸收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乙企业,取得的净资产原账面价值5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1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甲企业确认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中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为( )。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700-600)*25%递延所

3、得税资产25万元 4 . 甲企业支付700万元资金吸收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乙企业,取得的净资产原账面价值500万元、公允价值为560万元(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60万元)。所得税率为25%。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甲企业确认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为( )。700-560+(560-500)*25%200万元 155万元 140万元 60万元 5 . 下列有关资产的计税基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计税基础一般情况下与取得成本相等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税法规定允许在未来税前扣除的折旧费 没有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下,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等于其账面价值 在企业确认了公允价值

4、变动利得的情况下,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高于其账面价值 判断题 (共 5 题) 6 .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即使适用税率发生变化,也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进行调整。( )要调整正确 错误 7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未来的纳税影响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错误 (也可以不确认)正确 8 .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分别在资产负债表中单项列示。( ) 正确 错误 9 . 企业对所有暂时性差异对未来的纳税影响都要予以确认。( )正确 错误 10 . 某企业2009年预收销货款80万元,按合同规定,2010年2月销售相关产品。则2009年末该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8

5、0万元、计税基础为0。( 按预收款交税)错误 正确 某企业2008年度税前会计利润为-2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可以在以后5年里税前补亏。假定企业预计未来5年里每年税前利润能达到30万元。所得税率为25%。2008年末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金额单位:万元)应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所得税费用 5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7.5 贷:所得税费用 37.5 借:所得税费用 3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7.5 借:所得税费用 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2 . 某企业2008年12月已经计入费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40万元中,按税法规定可予以税前抵扣的合理部分为38万元

6、。有关2008年末“应付职工薪酬”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未来可税前抵扣的金额为2万元 这里存在2万元的永久性差异 这里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都是40万元 3 . 某企业2008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90000元、“递延所得税负债”30000元、所得税费用140 000元,无其他特殊事项。本年度应交所得税为( )。60 000元 140 000元 200 000元 230 000元 4 . 甲企业支付700万元资金吸收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乙企业,取得的净资产原账面价值500万元、公允价值为560万元(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60万元)。所得税率为25%。根据所得税会计准则,甲企

7、业确认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为( )。200万元 155万元 140万元 60万元 5 . 甲企业支付700万元资金吸收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乙企业,取得的净资产原账面价值5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1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甲企业确认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中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为( )。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50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判断题 (共 5 题) 6 . 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正确 错误 7 . 在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

8、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计量时,应采用与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预期方式相一致的税率和计税基础。( )错误 正确 8 . 对于确认时涉及到费用或损失的负债而言,其计税基础等于其账面价值减去未来偿还时按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相关费用或损失。( )正确 错误 9 . 某企业2008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余额80000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30000元,资产负债表中可将两者之差50000元列示于“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 )正确 错误 10 . 递延所得税资产不要求折现。( )错误 正确 某企业2008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90000元、“递延所得税负债”30000元、所得税费用140 000元,

9、无其他特殊事项。本年度应交所得税为( )。60 000元 200 000元 230 000元 140 000元 2 . 甲企业2007年末交付使用一台设备,取得成本为50000元,预计使用5年,假定预计净残值为0,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如果税法允许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在税前列支折旧费,则2009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 )。12000元 18000元 30000元 32000元 3 . 某企业2008年度有关资料如下:税前会计利润5000万元,发生赞助费支出100万元,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80万元,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从而确认资产减值损失30万元,预计产品保修费用(计入销售费用和预计

10、负债)1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根据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确认的投资收益40万元,对吸收合并取得的某项固定资产所提折旧比按税法规定应提折旧多8万元。上述业务导致2008年末与资产项目有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 )。38万元 40万元 2万元 78万元 4 . 某企业2007年末确认与产品质量保证有关的预计负债50000元,相关产品的质保期限为2年。按税法规定,实际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时才允许税前抵扣。2008年企业实际发生相关产品的保修费用20000元。则2008年末该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分别是( )。20000元,0元 20000元,20000元 30000元,0元 5000

11、0元,0元 5 . 某企业2008年度有关资料如下:税前会计利润5000万元,发生赞助费支出100万元,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80万元,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从而确认资产减值损失30万元,预计产品保修费用(计入销售费用和预计负债)1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根据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确认的投资收益40万元,对吸收合并取得的某项固定资产所提折旧比按税法规定应提折旧多8万元。本企业2008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应为( )。5000万元 5028万元 5008万元 5020万元 判断题 (共 5 题) 6 . 在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计量时,应采用与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预期方式相一致的

12、税率和计税基础。( )错误 正确 7 .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企业合并确认的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该差异的纳税影响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正确 错误 8 .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即使适用税率发生变化,也不需要对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进行调整。( )错误 正确 9 . 递延所得税资产不要求折现。( )正确 错误 10 . 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未来的纳税影响就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错误 正确 下列不属于现金使用范围的是( )。职工工资、津贴 劳务报酬 购买设备价款 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

13、奖金 2 . 小企业购入债券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债券利息收入时以( )法摊销。加权平均法 直线法 备抵法 加速法 3 . 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甲企业决定以所拥有的一项非专利技术交换乙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对丙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294000元,公允价值为280000元;非专利技术的账面余额为282000元,公允价值为280000元;假设整个过程没有发生任何相关税费。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债权投资 281000 贷: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 281000 借:长期债权投资 294000 贷: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 294000 借:长期债权投资 2

14、80000 贷: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 280000 借:长期债权投资 282000 贷: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 282000 4 . 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的小企业,预收的款项在( )科目核算。其他应收款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预付账款 5 . 2004年3月5日,甲企业销售一批产品给乙企业,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产品价款为20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4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借:现金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借:银行存款 234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借:银行存款 166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判断题 (共 5 题) 6 . 无形资产指小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