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高一语文宽容序言.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14161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高一语文宽容序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人教高一语文宽容序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人教高一语文宽容序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人教高一语文宽容序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人教高一语文宽容序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高一语文宽容序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高一语文宽容序言.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宽容序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 2掌握寓言虚拟情节,富有深意的特点,从而体会本文主题。 3掌握一般序言的写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理解想象与联想,从中选取并归纳主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灵性,善于围绕主题进行想象和联想。 3开展读书活动,围绕宽容一书召开读书讨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同时围绕现实生活,教育学生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文化及人际关系。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体会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的特点,理解本文的深刻含义。 难点 体会宽容的真正

2、含义,教育学生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文化及人际关系。 解决办法 (1)介绍宽容这部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宽容有初步的了解。(2)采用针对性的阅读,分析具体语句,理解本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真正含义。 (3)通过课堂讨论,更加深入地对宽容予以阐释,加深理解。 (4)通过课堂练习,训练学生的想象、联想的能力。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安排学生阅读宽容一书,安排读书讨论会,让学生自我介绍宽容一书的主要内容。 (2)分小组讨论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的。 (3)写作训练 运用想象与联想,表现一定的主题。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黑板上报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

3、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的诗句),问学生这首诗写的含义可以用哪两个字来概括。(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引申在人类的历史上,好与环、恩与怨总是同时存在,时代的不同、文化的差异、阶级的矛盾等都会带来种种不理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林则徐的诗句告诉我们,只有宽容才会摆脱隔阂的阴影,真正走向相融一体。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勇气、魄力、博大的胸怀,今天让我们倾听房龙先生的宽容序言,在作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中体验宽容。(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学习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并进而体会本文主题。 三、整体感知 请学生自读预习提示和注释,对作家和作品有个整体的了解。

4、掌握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6),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1月14日生于荷兰鹿特丹,1903年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完成本科学业。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后任记者、编辑和播音员等。1913年,出版第一部专著荷兰共和国衰亡史。1921年,人类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解放(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了当时整整一代年轻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

5、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在久违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又被国人重新发现,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 宽容初版于1925年。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 一读:这篇序言的写法很有特点,像是散文诗,又像是寓言,初读一遍,你能否说出这个寓言大致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学生小组讨论,经老师点拨后明确 在一个无知的山谷,有着一群守旧的人们,他们固守着传统,愚昧、落后、固执,决不允许新生力量的出现,面对一位敢于向外边的世界探险,寻求解放和自由的青年

6、,他们不予理睬,反而加以残酷的镇压,最终青年被残忍的杀害,而这些愚昧的人们也最终遭到了自然的报应。 作者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二读:细致朗读,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你能否说出这篇文章中一些具体事物代表什么?有什么含义? 学生小组讨论,经老师点拨后明确 山谷:无知的领域,“宁静”见其愚昧,平静得可怕。 小溪:知识的源泉,在此文中“发源于昔日的荒山”指源于落后,“消失在未来的沼泽”指必须接受更新,打破旧势力,争取解放。 守旧的老人:反动守旧的势力,他们对新生事物极力排斥,甚至予以打击、疯狂的镇压。 山的那一边:指新的世界,具有新生力量的美好生活。“

7、那边的山上有牧场,牧草同样肥沃,男男女女有同样的血肉,城市是经过一千年能工巧匠细心雕琢的,光彩夺目。” 青年:追求新生力量的勇敢的探险者,他不愿只停留在过去的生活,渴望新生事物,但毕竟力量有限,最终被强大的邪恶的反动的保守势力残忍地杀害。 最终特大干旱时山谷里的景象:无知的人们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应。 三读:作者虚构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从而提出主张对异见的笑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作者的联想与想象极为丰富,体验一下如果不用联想与想象,直接来表述作者的意图,效果会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讨论,经老师点拨后明确 联想与想象的运用,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化,容易让人理解和接

8、受。如果不这样,而是直接以议论的语气写作,就会变得干枯,乏味,也不会这样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与共鸣。总结、扩展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尽管采用寓言的形式,但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表达。在当今的社会,野蛮、落后、愚昧的民族,面对新生的力量,加以残酷的镇压,并没有采取“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这种想象与联想的运用,突出了这种效果,在我们自己的写作中也应该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 学生练习 运用联想与想象,谈论以下几个话题(任选其一) (1)灯 (2)亲情 (3)社会公德布置作业 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宽容?请针对这一问题写一篇作文。附:板书设计宽容序言房龙山谷无知死寂小溪知识干涸应该宽容老人守旧

9、苦难青年创新死亡【有关材料】 一、关于房龙和他的著作 体重200英磅、粗壮结实的荷裔美国人亨德里克房龙,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 他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说,20年代他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于是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看花地总算看完了。这50年中,

10、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这么吸引我了。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幸实斋还深远呢!郁达夫在林徽音译本古代的人的序言中分析了房龙的写作艺术,认为他的方法 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的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 房龙于1882年出生在荷兰的鹿特丹,家庭虽然很富有,但是父亲不关心孩子,彼此分居,所以他从小“逃避在过去之中”,从10岁起就沉溺于史学,以至于后来“了解17世纪胜过了解20世纪

11、”。他受荷兰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莫斯影响很深,一贯反对愚昧和偏执,并且对劳动人民深为同情。房龙从1903年后在美国、德国求学,获得博士学位,但这没有使他飞黄腾达,也没有从此专门在书斋里讨生活。他甚至认为: 凡学问一到穿上专家的拖鞋,躲进了它的“精舍”,而把它的鞋子上泥土的肥料抖去的时候,它就宣布自己预备死了。与人隔绝的知识生活是引到毁灭去的。房龙在上大学前后,屡经漂泊,当过教师、编辑、记者,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有一度还曾经专门从通俗剧场中学习说话风趣的技巧。1913年起他开始写书,到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从此饮誉世界,直至1946年去世。房龙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

12、文字,拉得一手小提琴,还能画画,他的著作的插图便全部出于自己手笔。现在这本宽容,最初出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房龙在这里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他在1940年准备出版此书第二版时,正是法西斯势力在全世界猖獗之日,这是对他的“宽容”理想的严重打击。但是房龙没有放弃理想,号召正直的和有正义感的人“养精蓄锐,保存自己,以便迎来开始进行重建工作的那一天”。房龙毕生持人文主义立场,在有的问题上不免有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观点,这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关于房龙和他的著作,见宽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二、宽容后记(节选)作者:(美)

13、亨德里克房龙 出版商给我写信说:“宽容一书出版于一九二五年。现在已经快成古典作品了,我们想搞一个普及本的永久性版本,重新定一个大众化的价格。”如果他们要对原作作必要的安排,我还愿意写最后一章吗?也许我可以试着尽力说明,宽容的理想在近十年内为什么这样惨淡地破灭,我们如今的时代为什么还没有超脱仇恨、残忍和偏执! 这一切肯定有原因,如果的确有,而且我也知道的话,那我可以讲出来吗? 我回答说,解剖美丽的宽容女神的尸体不是一件高兴的事,却是应该做的,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 捕捉大猎物的猎人都熟悉森林居住者的习惯。他们告诉我说,野兽具有集群本能,外面的野兽休想加入它们的部落,不管加入者增添的力量对于它们迅速

14、削弱的实力来说是多么有利。那些假装懂得不会说话的鱼的心理的人对我讲,甚至在这些冷血动物当中,当一个陌生的鱼出现时,也有一种固定的行为准则,在河流岩石之间固定的场所栖息的鱼,从来也不会让一条外来的鱼加入自己的行列。 我不很精通动物学,但我学到了一点关于人类的知识, 当我研究人类在所谓历史时期(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人类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行为记载时,我发现了什么呢?我发现从开始到现在,人类从来就是“群居动物”,只有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属于由同路人结成的某种排他性集团,这个集团的成员都苟和于自己继承的信仰、偏见、偏爱、恐惧、希望和理想时,这个人才真正感到幸福。 当然,经济上的需要偶尔可能迫使某些人群,包括互相对抗的部落,按照某种政治方式行事。然而这种安排总不能持久。真正使许多人不顾艰难险阻和危险聚集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许多泾渭分明的共同信仰、共同偏见、共同偏爱、共同恐惧、共同希望和理想。 世界各地差不多所有的人从一开始都用什么名字称呼自己呢?这种例子多得惊人,他们称自己是“上帝的人”或“上帝的选民”,更荒谬的是,“属于上帝的人”。埃及人在其他人的眼里是卑贱的小农,但他们却把自己看作是“上帝的人”。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苏密”现在人们所知的官方名字是芬兰,它的意思(人们告诉我)是“上帝的人”。太平洋上的许多部落我们最熟悉的只是塔希提岛人也称自己为“上帝的人”。波利尼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