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上海冠龙高级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141594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上海冠龙高级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上海冠龙高级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上海冠龙高级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上海冠龙高级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上海冠龙高级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上海冠龙高级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上海冠龙高级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冠龙高级中学2006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一 课内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回答问题 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

2、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候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

3、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1、“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2分) 【 】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一样遭遇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C.(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D. (他的声名)像流浪汉、士兵等劳苦大众那样被社会吞噬。2、“风儿和暖的阳光冬天,白雪”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在不容大声说话的地方,描写自然景物的动态,

4、反衬出墓地的宁静。B.象征伟人将与大自然一样永世长存,更显示了他人格的崇高。C.由于没有奢华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D.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活泼的景物可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3、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这样写起到什么作用?(2分) 4、作者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把它们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5、如果要简述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下面的语句中哪四项是必不可少的?(4分) 【 】【 】【 】【 】A.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B.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C.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D

5、.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E.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F.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G.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H.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声I.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二、课外现代文阅读语段(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母亲与莫扎特 这似乎是一个不伦不类的题目,母亲目不识丁,根本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曾有过一位什么莫扎特。记得那一年我刚把音响搬回家时,她蹑手蹑脚走过来,奇怪地望了望这庞然大物,问我这是什么物体? 是冥冥中的命运,把母亲和莫扎特连在一起,我知道这样说对谁也讲不清,我只有对自己一遍遍倾诉。 两年前的夏天,我常去

6、两个地方消遣:一是月坛邮票市场,一是灯市口唱片公司。抱着邮票回家,邮票不会说话,任你摆弄,任你和那些古今中外的哲人或动物相会就是了,母亲只是悄悄坐在床头看我摆弄,看腻了,便倒下睡着了,微微打着鼾。唱片不是邮票,买回来不是看的是要听的,而且,常觉得音量太小难听出效果,便把音量放大,震得满屋摇摇晃晃;又常在夜深人静时听,觉得乐曲融合着沉郁的夜色才有韵味,才能把心融化母亲常无法休息。我几次对老人说:“吵您睡觉吧?”她总是摆摆手:“不碍的,听你的!”我问她:“好听吗?”她点着头:“好听!”其实,我知道,一切都是为了我。在母亲的眼里,孩子的事再小也总是大事。她就是那么默默地坐在床头,陪我听到很晚。在那些

7、个无月多云或星稠云淡的夜晚,母亲并不关心那个大黑匣子中的贝多芬、巴赫或曼托瓦尼,母亲只关心一个,那便是我。 八月一天的黄昏,我又来到了灯市口,偶然间看到了一盘莫扎特安魂曲的激光唱片。我拿了起来,犹豫了一下,买还是不买?这是莫扎特一生最后一部未完成曲,拥有它是值得的。但是,我还是把它放下了,我实在不喜欢莫扎特,我一直觉得他短短一生写的乐曲太多太滥太流畅,缺少柴可夫斯基的忧郁、勃拉姆斯的挚情,更缺少贝多芬的深刻。我知道这是我的偏执,但在音乐面前喜欢与否,来不得半点虚伪。 这天黄昏,我空手而归,母亲还好好的,正坐在厨房里帮我择新买的小白菜和嫩葱。我问她:“今晚您想吃点儿什么?” 她像以往一样说:“你

8、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吧!”几十年以来,她都是这样辛勤操劳,却从不为自己提一点点要求。我炒菜,她像以往一样站在我旁边帮我打下手。晚饭后我听音乐,她像以往一样坐在床头默默陪我一起听,一直听到很晚很晚谁会想到,第二天她老人家竟会溘然长逝呢?母亲依然如平日一样默默坐在床头,突然头一歪倒在床上,无疾而终,突然得让我的心一时无法承受。丧事过后,我想起那盘安魂曲,我无法不把它与母亲联系在一起,人生哪有这样的巧合?莫非莫扎特在启迪我母亲即将告别这个世界,灵魂需要安慰?而我却疏忽了,只咀嚼个人的滋味!我很后悔没有买。如果买下让母亲临别最后一夜听听也好啊!我甚至想如果买下也许能保佑母亲不会那样突然而去呢!我直感到对不

9、住莫扎特,我直感到对不住母亲。 不要执意追求什么深刻,平凡、美好,本身不就是一种深刻吗?母亲太过平凡,但给予孩子最后一刻默默的爱,难道不也是一种深刻吗?我看到梅纽因写过的一段话,说莫扎特的音乐“像一座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园,外面幽美宁静,里面却是火热的”!母亲难道不也是这样的吗?我没有理解莫扎特,也没有理解母亲。鬼使神差,我又来到灯市口,可惜,那盘唱片没有了。 6请根据文中材料,简要说说文章通过几件事情来表现母亲的平凡而美好。(3分)答: 7阅读全文,分三条概述作者对母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8本文主要写母亲,却以“母亲与莫扎特”为题,为什么?(4分) 答: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

10、项是(4分)A母亲去世前没能听到莫扎特的音乐,和莫扎特确实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作者承认题目有点“不伦不类”。B母亲本来不喜欢音乐,但常常陪儿子听音乐,天长日久,爱屋及乌,也能听出音乐的韵味,觉得好听。C文章最后一段文字,能够使读者在充满遗憾、同情的余味中,思考应该如何关爱母亲、珍惜亲情。D平凡、美好就是深刻,这是作者在丧母之痛中领悟的哲理,也是使文章主题得以深化的画龙点睛之笔。E文章虚写“几十年”,实写“两年前的夏天”,其中着重写母亲“最后一刻的爱”,显得重点突出,血肉丰满。三 古诗文默写(4分)10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11 蝉则千转不穷, 。12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也。1

11、3 是故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四 课内文言阅读语段(18分)阅读下面师说的最后两段,完成1520题。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之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4.解释文中划线词语。(4分)常: 通: 嘉: 贻:15.下列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B 术业有专攻C 年十七,好古文D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6.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12、)A 闻道有先后/余嘉其能行古道B 闻道有先后/不求闻达于诸侯C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7.文中有一句话和原文不符,请写出来并改正。(4分)错句:改为:18.翻译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2分)翻译:(2)不拘于时,学于余(2分)翻译:19.对文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第一段举历史名人为例,进一步论证论点。以孔子为例,更有说服力。B “圣人无常师”一方面说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原则,与全文第一段相呼应、相印证。C “圣人无常师”也为全文第二段“古之

13、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D 第二段说明写作缘由,这属于附记性质,从全文来看,只是起到交代的作用,和中心关系不大。五 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024题。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旅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丰厚其葬,高大其垄垄:田埂B据以其所有共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存吾存:问候D今四封之民封:疆界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不对,则无以事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