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固体溶解专题复习讲练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714031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固体溶解专题复习讲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固体溶解专题复习讲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固体溶解专题复习讲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固体溶解专题复习讲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固体溶解专题复习讲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固体溶解专题复习讲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固体溶解专题复习讲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固体溶解度专题复习题目:如图表示A、B两种物质溶解度(S)随温度(t)的变化,请回答:在t1时,S(A)_S(B);在t2时,S(A)_S(B)(以上两空均填写“”、“”或“=”)从B的饱和溶液中提取B,应采用的方法是_(填写编号)I冷却结晶II蒸发溶剂III过滤t3时,要完全溶解40gA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_g答案 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在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从B的饱和溶液中提取B,应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故答案为:II由于在t3时,A的溶解度是80g,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80g

2、A,则40gA应溶解在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故答案为:50考点梳理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表示A、B两种物质溶解度(S)随温度(t)的变化,请回答:在t1时.”主要考查你对固体溶解度,结晶,关于溶液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考点名称:固体溶解度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要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标准:“在10

3、0g溶剂里”,需强调和注意的是: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衡址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标准,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 概念的理解: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溶解度概念中的四个关键点:“一定温度,100g 溶剂、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点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没有意义,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溶解度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

4、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示意义a.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c.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某一相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d.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e.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一般物质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快速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a.有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5、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应用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b.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c.可以知道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d.可以选择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e.确定如何制得某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方法等。运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根据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折出,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目的。如KNO3和NaCl的混合物的分离。 (KNO3,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

6、1)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大,要提纯这类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具体的步骤为:配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过滤,干燥。如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KNO3可用此法。(2)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小,要提纯这类物质,可用蒸发溶剂法。具体步骤为:溶解,蒸发溶剂,趁热过滤,干燥。如NaCl中混有少量KNO3,要提纯NaCl,可配制溶液,然后蒸发溶剂,NaCl结晶析出,而KNO3在较高温度下,还没有达到饱和,不会结晶,趁热过滤,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考点名称:结晶 结晶定义: 水的结晶1、物质从液态(溶液或溶融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的过程。2、晶体,即原子、离子或分子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

7、而形成的固体。也叫结晶体。 结晶方法:一般为两种,一种是蒸发结晶,一种是降温结晶。1、蒸发结晶(1)原理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例如: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NaCl多而KNO3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NaCl,再分离出KNO3。可以观察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得很明显时,这个溶质叫陡升型,反之叫缓升型。当陡升型溶液中混有缓升型时,若要分离出陡升型,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若要分离出缓升型的溶质,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也就是说,蒸发结晶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如硝酸钾就属于陡升型,氯化

8、钠属于缓升型,所以可以用蒸发结晶来分离出氯化钠,也可以用降温结晶分离出硝酸钾。(2)实验过程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皿放于铁架台的铁圈上,倒入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蒸发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液体,防止受热不均,液体飞溅。看到有大量固体析出,或者仅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2、降温结晶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例如:当NaCl和KNO3的混合物中KNO3多而NaCl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KNO3,再分离出NaCl。降温结晶后,溶质的质量变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

9、变小;溶液的状态是饱和状态。(1)原理 降温结晶的原理是温度降低,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溶液达到饱和了,多余的即不能溶解的溶质就会析出。蒸发结晶的原理是恒温情况下或蒸发前后的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水分减少,溶液达到饱和了即多余的溶质就会析出。例如盐碱湖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两种可溶物质混合后的分离或提纯,谁多容易达到饱和,就用谁的结晶方法,如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杂质,就要用到氯化钠的结晶方法即蒸发结晶,反之则用降温结晶。 当然有关了。溶解度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的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一般用降温结晶,溶解度曲线略平的物质,其溶解随温度变化不大,一般用蒸发结晶。 补充说明:

10、“谁容易达到饱和”就是说两种可溶物质中的哪一种物质的含量较大,那么它就先达到饱和。这时它就容易析出,我们就采用它的结晶方法。 氢氧化钙和气体除外,因为其溶解度曲线为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时,应降温,其余方法相同。 结晶法分离混合物:对于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可根据它们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的不同,采用结晶法分离。如分离KNO3和少量NaCl的混合物,可先将它们配制成热饱和溶液,然后再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离。考点名称:关于溶液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1.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3.含义: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是指每1

1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份为多少。如100g10%的NaCl溶液中含有10gNaCl.。不要误认为是100g水中含有10gNaCl。 应用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的注意事项: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进入溶液的溶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NaCl,则20gNaCl放入50g 水中溶解后,溶质的质量只能是18g。溶液的质量是该溶液中溶解的全部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溶质)。计算时质量单位应统一。由于溶液的组成是指溶液中各成分在质量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有在不超过其最大溶解范围时才有意义。例如在2

12、0时,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为26.5%,此时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溶质也不会再溶解,浓度也不会再增大。因此离开实际去讨论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NaCl溶液是没有意义的。运用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时,必须分清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a.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其溶质指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如CuSO45H2O溶于水时,溶质是CuSO4。溶质质量分数=100%b.当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如Na2O溶于水时发生如下反应:Na2O+H2O=2NaOH。反应后的溶质是NaOH,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若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3、,有沉淀或气体生成,此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因素:(1)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质录,与温度、是否饱和无关。在改变温度的过程中若引起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会改变,但归根结底,变温时必须考虑溶质、溶剂的质量是否改变。因而,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因素还是溶质、溶剂的质量。例如:将饱和的NaNO3溶液降低温度,由于析出品体,溶液中溶质的质缺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将饱和的NaNO3溶液升高温度,只是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因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2)不要认为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

14、质量分数就变小;也不要认为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变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类型(1)利用公式的基本计算已知溶质、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直接利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已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溶剂的质量。利用公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一溶质的质量已知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液的质量。利用公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体积、密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当溶液的量用体积表示时,计算时应首先将溶液的体积换算成质量后再进行相关计算。因为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中各种量都是以质量来表示的,不能以体积的数据来代替。利用公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2)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方法计算依据计算公式溶液的稀释加水稀释加稀溶液稀释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时。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之和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m浓浓%=(m浓+m水)稀%溶液的浓缩添加溶质 蒸发溶剂 加入浓溶液原溶液中的溶质与后加入的溶质质量之和等于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蒸发溶剂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没有溶质析出)原溶液中的溶质与后加入浓溶液中的溶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