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713497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5 运动和力一、单选题1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 我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NB. 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托起10m高的水柱C. 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D.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点睛: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2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对于生产、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事例中利用物质透光性的是( )A. B. C. D. 【来源】江苏省2018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拉力器

2、上的弹簧是利用了弹簧的弹性,不符合题意;B、连接在电路中的碳棒,利用了碳棒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C、能吸引铁钉的磁体,利用了磁铁的磁性,不符合题意;D、用玻璃做阳台的窗户,可以保证室内明亮,光照充足,利用玻璃良好的透光性,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物质的物理属性包含:密度、比热容、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熔点等等。3下列估测数据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A. 人散步时的速度约为lm/sB. 一个普通成年人身体的体积约为60dm3C. 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蛟龙号”探测器,目标探测深度是1.1104mD. 一本人教版初三物理教科书的重力约为20N【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物

3、理试题【答案】D【解析】解:C、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蛟龙号”探测器,目标探测深度是1.1104m此选项符合实际。D、物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3kg10N/kg=3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4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内加入适量的液体,可完成如下四个实验:在这些实验的设计中,把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的是( )验证力使物体发生形变;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观察液体的热胀冷缩:模拟潜水艇的浮沉。A. B.

4、C. D. 【来源】天津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解:用力挤压瓶子,瓶子可以发生形变,利用该装置把瓶子的微小形变转化为液柱高度的变化,将微小形变放大以利于观察,故符合题意;当大气压变化时,细管中液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利用该装置将大气压的微小变化转化为细管内液柱高度的变化,故符合题意; 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液体温度变化时体积会发生变化,利用该装置可以将液体体积的微小变化放大,从而验证液体的热胀冷缩,故符合题意;将瓶子放在水中,通过玻璃管向瓶内吹气,可以看到瓶子上浮;通过玻璃管向外抽气,可以看到瓶子下沉。通过此实验可以直接模拟潜水艇的沉浮,不需要把微小变化放大,故不符合题意。

5、故选:A。点睛:物理量变化非常不明显,但是确实发生了微小变化,采用“科学”的方法,这种把微小量放大有利于观察的方法在物理学里称为“微小量放大法”。5科学家经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估算不是胡乱猜测,它的结果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例如经过测量一个成年人“一拃(zha)”(伸开五指,拇指与中指间最长的距离)长度约为20cm,一张课桌的高约为4拃,估算高度约为80cm。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A.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B. 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C. 一个初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500N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来源】山东

6、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70m,即0.07mm,故A不符合实际;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1m/s,故B不符合实际;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50kg左右,由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知,重力大约是:G=mg=50kg10N/kg=500N,故C符合实际;一斤(500g)鸡蛋大约是8-10个,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注意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6下列测量工具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A.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B.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

7、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C. 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 机械停表大盘记录的单位是秒,小盘记录的单位是分钟【来源】广西省玉林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解:A、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正对刻度线正确;B、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正确;C、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故C错误;D、机械停表大盘记录的是秒,小盘记录的是分,故D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很简单的解答此题。7下列物体重力约为1N的是( )A. 一枚大头针 B. 两个鸡蛋 C. 一头奶牛 D. 一个篮球【来源】广西省玉林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

8、案】B点睛:首先要对物体的重力有个初步的了解,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8如图所示,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A. 将运动得越来越慢 B. 将立即停止运动C. 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D. 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来源】贵州省安顺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由小车沿桌面做匀速运动知道,小车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即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上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若突然剪断轻绳,拉力消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小车只受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摩擦力方向与小车的运动方向相反,所以

9、小车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故A正确,BC错误;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突然剪断轻绳时,小车对接触面的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体的受力分析,注意分析各个力的施力物体各是什么,做题的时候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防止容易问题复杂化。 9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f1=0,f20 B. f1=0,f2=0 C. f10,f2=0 D. f

10、10,f20【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先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运动,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A不受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上A的合力不为零,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故A正确。故选:A。点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均为零,分别以A和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A与B间、B与地间的摩擦力。10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轻质弹簧至图甲所示位置;松手后,木块最终静止在图乙所示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B. 木块离开弹簧后最终会

11、停下,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木块离开弹簧后减速运动过程中,水平面对木块的阻力不变D. 图乙中,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来源】江苏省2018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随形变量减小而变小,故A错误;B、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阻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B错误;C、木块离开弹簧后,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D、图乙中,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二力的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

12、衡力,故D错误。故选:C。点睛:(1)弹性弹簧形变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4)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11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骑车出行既健康又环保。周末小华骑自行车去森林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B. 上坡前,小华用力蹬脚踏板,是为了增大惯性C. 自行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 匀速转弯时,自行车和人构成的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

13、试题(Word版 含答案)【答案】C点睛:1.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来说,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则为运动,位置不改变,则为静止;2.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3. 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力;3.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受力不平衡。12下图中各实验结论中,不能解释对应的生活应用或工作原理的是 A. 做功冲程 B. 照相机C. 僵持的“人象大战” D. 滑动变阻器【来源】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A、向下压活塞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硝化棉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燃烧,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同,而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机械能,故A错误; B、如图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

14、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C、如图实验保持静止时,二力平衡,人像大战僵持时,也为平衡状态,二力相等,故C正确;D、如图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导体的材料、粗细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滑动变阻器就是利用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而工作的,故D正确;故选A。点睛: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做功和压缩冲程有能的转化,且两次能的转化过程相反,考题中常出现要牢记。1321届足球世界杯已于2018年6月14日在俄罗斯莫斯科拉开帷幕,在足球赛场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踢出的足球在场地上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B. 足球在空中下落过程

15、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 静止在场地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对平衡力D. 守门员将足球踢出,守门员没有对足球做功【来源】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A. 踢出的足球在场地上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B. 足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速度增大,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C. 静止在场地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二力方向都是向下的,且作用于两个物体,不是对平衡力,故C错误;D. 守门员将足球踢出,守门员对足球有力的作用,且足球在力的方向通过了距离,符合做功的条件,做了功,故D错误;故选A。点睛:注意牢记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特别是作用于一个物体,与相互作用力不同,要分辨清楚。14以下安全警示语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 汽车尾部标有“保持车距”惯性B. 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