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713481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5运动和力(含解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5 运动和力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 )A 小明体育考试立定跳远的成绩是10mB 小明家的台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1AC 巴中冬季平均气温为30D 正常情况下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来源】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详解】故选:B。【点睛】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

2、养这方面的能力。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 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来源】湖北省恩施州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点睛】重点是力的概念及其理解,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且一个力产生,最少有两个物体。3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水=1.0103kg/m3)则该木块( )A 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

3、NB 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C 木块的密度是0.7103kg/m3D 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来源】青海省西宁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未放置铝块前,木块漂浮,浮力等于总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木块受到的浮力是:F浮=G木=水gV排 =103 kg/m310N/kg610-4 m3 =6N,故A错误;放置铝块后,木块仍漂浮,所以F浮 =G木+G铝=6N+4N=10N;因为放置铝块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即木块刚好完全浸没,所以,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V排= V木=F浮/水g=10N/1.0103kg/m

4、310N/kg=110-3 m3,故B正确;由G=mg知道,木块的质量是:m木=G木/g=6N/10N/kg=0.6kg,所以,木块的密度是:木 =m/V=0.6kg/1103m3=0.6103 kg/m3 ,故C错误; 由于实心正方体木块的体积为110-3 m3 ,所以边长是0.1m,底面积是0.1m0.1m=0.01m2;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放入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增大的压力等于增大的浮力,即F浮=4N,所以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的是:p=F/S=4N/0.01m2=400Pa,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及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是一道力学综合

5、题,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4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C 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 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但房子总处于静止状态【来源】湖北省荆门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分析】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

6、的,静止是相对的。【详解】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所以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不能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故A错误;B、甲拉乙的力和乙拉甲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故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甲方胜了乙方,是因为甲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的最大静摩擦力,故B错误;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C正确;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所以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房子同样如此。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力

7、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等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难点是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得内容,由此题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在拔河比赛中要挑选一些体重大的同学,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5如图所示,A,B,C三个石块叠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块B所受合力不为零B 石块B受到石块A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C 石块B受到的重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石块B对石块C的压力和石块C对石块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来源】2018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故选D。【点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

8、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6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来源】2018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同都向下,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

9、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点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相等、方向都相反,都作用在一条直线上。7图是一只猴子在竹杆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F向下,F=mg B 摩擦力F向上,FmgC 摩擦力F向上,F=mg D 摩擦力F向下,Fmg【来源】四川省宜宾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因为猴子沿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所以受平衡力作用,即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重力方

10、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方向一定向上,且F摩擦力=G=mg,故只有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解题的关键是先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分析受力,再根据平衡条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8下列哪位科学家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 )A 牛顿 B 焦耳 C 欧姆 D 法拉第【来源】四川省宜宾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牛顿发现了牛顿三定律,在力学方面做出卓越的贡献;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发现了焦耳定律;欧姆通过实验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了著名的欧姆定律;法拉第发

11、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综上所述,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学常识,平时需要注意有关知识的积累,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 9系安全带可以减小因汽车紧急刹车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刹车时人的惯性会消失B 刹车时人的惯性会增大C 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D 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惯性的理解,惯性现象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0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

12、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一样大B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C 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D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来源】青海省西宁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像知道,两次木块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两次木块都受到平衡力作用,所以,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次拉动同一木块过程中,木块对木板的压力没有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故两次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等,即两次拉力相同,故A正确,B错误;同一木块,木块的质量不变,动能取决于速度,由图象知道,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所以

13、第一次木块具有的动能大,故C错误;由P=W/t=Fs/t=Fv知道,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与速度有关,因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所以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大,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要结合物体受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要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和对图象的理解来解决此题。11我国计划在2025年实现首次载人登月。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只相当于地球上的,假设月球表面粗糙程度与地面相同。在月球上,你认为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A 月球车行驶时所受摩擦力变小B 用指南针确定方向C 利用降落伞降落,以确保安全落月D 月球车可以用汽油机驱动【来源】

14、青海省西宁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只相当于地球上的1/6,所以,月球车在在月球表面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变小,则受到的摩擦力会变小;由于月球上没有磁场,所以指南针不能使用;由于月球上无大气,降落伞下落时不受空气阻力,所以不能安全降落;由于月球上无大气,汽油不能燃烧,汽油机不能工作,综上所述,只有A正确,故选A。 1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抛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B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受平衡力的作用C 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消失D 运动员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运动状态不改变【来源】

15、江苏省淮安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抛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也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会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受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情况下物体都有惯性,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人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故C错误;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员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考查了惯性现象、运动和力的关系、平衡力的判断及重力的存在,是一道力学的综合题,需要正确、全面理解基本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