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04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2713287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0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0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0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冲刺训练:文言文一、(20195衡水金卷高三第二学期压轴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本题共4小题,19分)吴璘,字唐卿。少好骑射。绍兴元年,箭筈关之战,金人遁,璘功居多。四年,金兀术、撒离喝以大兵十万至仙人关下,璘自武、阶路入援,震鼓易帜,血战连日。金兵大败,二酋不敢窥蜀者数年。露布献捷,迁定国军承宣使。十年,撒离喝渡河入长安,璘遣姚仲拒于石壁砦,败之。十一年,与金统军胡盏战剡家湾,败之。初,胡盏与习不祝合军五万屯刘家圈。璘以叠阵法更休迭战,士殊死斗,金人大败,降者万人。三十一年金主亮渡淮璘遣子挺节制军马挺与敌战于瓦亭败之璘自将至城下守陴者闻呼相公来观望咨嗟矢不忍发敌一鸣鼓,锐士空

2、壁跃出突璘军。璘军得先治地,无不一当十。至暮,璘忽传呼“某将战不力”,人益奋搏,敌大败,遁入壁。会天大风雷,金人拔营去,凡八日而克。璘入城,父老拥马迎拜不绝。乾道元年诣阙,两宫存劳之使相踵,又命皇子入谒。及还镇,高宗解所佩刀赐之,曰:“异时思朕,视此可矣。”璘至汉中,修复褒城古堰,溉田数千顷,民甚便之。三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师,追封信王。上震悼,辍视朝两日,赙赠加等。高宗复赐银千两。初,璘病笃,呼幕客草遗表,命直书其事曰:“愿陛下毋弃四川,毋轻出兵。”不及家事。高宗尝问胜敌之术,璘曰:“弱者出战,强者继之。”高宗曰:“此孙膑三驷之法,一败而二胜也。”尝著兵法二篇,知兵者取焉,王刚中尝谈刘锜之

3、美,璘曰:“信叔有雅量,无英概,恐不能当逆亮。”刚中不以为然,锜果无功,以忧愤卒。璘选诸将率以功。有荐才者,璘曰:“兵官非尝试,难知其才。以小善进之,则侥幸者获志,而边人宿将之心怠矣。”(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二)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三十一年/金主亮渡淮/璘遣子挺/节制军马/挺与敌战于瓦亭/败之/璘自将至城下/守陴者闻呼/相公来/观望咨嗟/矢不忍发/B三十一年/金主亮渡淮/璘遣子挺节制军马/挺与敌战于瓦亭/败之/璘自将至城下/守陴者闻呼/相公来/观望咨嗟/矢不忍发/C三十一年/金主亮渡淮/璘遣子挺/节制军马/挺与敌战于瓦亭/败之/璘自将至/城下守陴者闻呼/

4、相公来/观望咨嗟/矢不忍发/D三十一年/金主亮渡淮/璘遣子挺节制军马/挺与敌战于瓦亭/败之/璘自将至/城下守陴者闻呼/相公来/观望咨嗟/矢不忍发/【解析】A“璘遣子挺/节制军马”错,从语境来看,是吴璘派儿子吴挺率领部队,不是吴璘派出儿子后自己率领部队;D.“璘自将至/城下守陴者闻呼”错,从语意上来看,“守陴者”应是守城者,应在城上,故应在“城下”后断,不能在前断;C.两处皆错。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字,古代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用于称平辈或尊辈。B绍兴,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一种名号,为汉高祖首先创制。C露布,公开

5、的文告,一种写有文字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D赙赠,在中国古代,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送布帛财物助丧家办理丧事的习俗。【解析】“汉高祖首先创制”错,应是“汉武帝”。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吴璘少年喜武,骁勇善战。他少年时就喜欢骑马射箭;和金兵交手,他多次取得胜利,威名赫赫,吓破敌胆,曾使金兀术、撒离喝多年不敢进犯四川。B吴璘通悉战法,克敌制胜。面对胡盏与习不祝的五万军队,他用叠阵法,让兵士更换休息和战斗;他多次以孙膑的三驷之法取胜,并著有两篇兵法。C吴璘为人所敬,受到信任。宋军攻下城池,城中父老乡亲围住他的马叩拜不断;他入朝拜见,皇家多

6、次施以恩宠;他要返回时,宋高宗解下佩刀相赐。D吴璘能够识人,善于管理。他认为刘锜有雅量而无英勇的气概,恐怕不能抵挡迎击完颜亮,结果刘锜未能建功;他选拔将领不以战功,而是凭借才干。【解析】“不以战功,而是凭借才干”错,应是“不以才干,而是凭借战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至暮,璘忽传呼“某将战不力”,人益奋搏,敌大败,遁入壁。(5分)译文:到傍晚,吴璘忽然传声呼喊“有的将领作战不效力”,士兵听到后更加奋力拼搏,金兵大败,逃回营垒。(2)初,璘病笃,呼幕客草遗表,命直书其事曰:“愿陛下毋弃四川,毋轻出兵。”(5分)译文:起初,吴璘病重的时候,叫手下草拟临终前所写的章表

7、,命令直接写道:“希望陛下不要放弃四川。不要轻易出兵。”【解析】(1)“暮”“力”“益”“壁”各1分,句意1分。(2)“病笃”“草”“愿”“毋”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吴璘,字唐卿,少年时喜欢骑马射箭。绍兴元年,在箭筈关战役,金兵被打跑,吴璘功劳最多。绍兴四年,金兀术、撒离喝率领十万大军到达仙人关,吴璘从武州、阶州前来援助。宋军鼓声震天、改变旗帜,和金兵连续几天浴血奋战。金兵大败,金兀术、撒离喝多年不敢进犯四川。宋军高举露布,传递捷报,吴璘被升迁为定国军承宣使。绍兴十年,撒离喝渡过黄河进入长安,吴璘派遣姚仲在石壁砦抗拒金兵,击败金兵。绍兴十一年,和金统领胡盏在剡家湾交战,打败了他们。当初

8、,胡盏与习不祝会合五万军队在刘家圈驻扎。吴璘用叠阵法更换休息和战斗,宋兵都拼死奋战,金兵大败,金兵有一万人投降。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渡过淮河,吴璘派遣儿子吴挺管辖军队。吴挺在瓦亭和金兵交战,打败金兵。吴璘亲自率兵到达城下,守城的人听到下面呼唤“相公来了”,都观望赞叹,不忍心射箭。金兵一鸣鼓,精锐士兵尽出营垒冲进吴璘军队。吴璘军队事先已修好了战地防线,无不以一当十。到傍晚,吴璘忽然传声呼喊“有的将领作战不效力”,士兵听到后更加奋力拼搏,金兵大败,逃回营垒。此时正赶上刮起大风打雷,金兵拔营逃跑,宋军总共用了八天攻下城池。吴璘进入城中,城中父老乡亲围住他的马,叩拜不断。乾道元年,吴璘入朝拜见,两

9、宫派来慰问的使者接连不断,两宫又命令皇太子拜见吴璘。等吴璘要返回方镇时,高宗解下自己所佩带的刀赐给吴璘,说:“以后想起我时,看一看这把刀就可以了。”吴璘到达汉中,修整恢复褒城过去的塘堰,灌溉几千顷田地,对老百姓帮助很大。乾道三年,吴璘病逝,年龄六十六岁。(孝宗)赠他为太师,追封他为信王。皇上惊愕悲悼,罢朝两天,越级赐给办丧事的钱财。高宗又赐银千两。起初,吴璘病重的时候,叫手下草拟临终前所写的章表,命令直接写道:“希望陛下不要放弃四川,不要轻易出兵。”没有谈及家事。高宗曾问他制胜的办法,吴璘说:“以弱为先,强者继后。”高宗说:“这是孙膑的三驷之法,一次失败而两次取胜。”吴璘曾经写有两篇兵法,了解

10、兵法的人从吴璘这里获得经验。王刚中曾经谈到刘锜的优点,吴璘说:“信叔有雅量,无英勇的气概,恐怕不能抵挡迎击完颜亮。”王刚中不以为然,刘锜果然未能建功,因忧愤而去世。吴璘选拔将领全都凭借战功。有以才干举荐的,吴璘说:“管理军队的官员如果没有尝试,很难知道他的才干。(如果)因为小的长处而晋升他,那么企求非分的人会得意,而守边的官兵和老将的心就懈怠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本题共4小题,19分)孙洙,字巨源,广陵人。羁丱能文,未冠擢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治平中

11、求言,以洙应诏疏时弊要务十七事后多施行,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乞增谏员以广言路。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敛缗钱,以取赢为功,洙力争之。方春旱,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旱蝗为害,致祷于朐山,撤奠,大雨,蝗赴海死。寻干当三班院。三班员过万数,功罪籍不明,前后牴牾,吏左右出入,公为欺奸。洙革其甚者八事,定为令。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先是,百官迁叙,用一定之词,洙建言:“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12、”诏自今封赠荫补,每大礼一易,他皆随等撰定。元丰初,兼直学士院。澶州河平,作灵津庙,诏洙为之碑,神宗奖其文。擢翰林学士,才逾月,得疾。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习肄拜跽,偾不能兴,于是竟卒,年四十九。帝临朝嗟惜,常赙外赐钱五十万。洙博闻强识,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条理。出语皆成章,虽对亲狎者,未尝发一鄙语。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士大夫共以丞辅期之,不幸早世,一时悯伤焉。(节选自宋史孙洙传)【注】丱: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三班院:北宋前期的人事管理机构,负责统计、考核、差遣三班使臣。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群臣进秩事/理

13、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B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C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D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解析】正确标点为: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

14、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未冠,指男子未满二十岁。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加冠之礼,以示成年。B“制科”指皇帝临时设置科目选拔特殊人才的制度,因皇帝的命令称“制”,故名。C“元丰”是宋神宗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可有一个或多个年号。D跽,古人坐时臀部贴脚后跟,臀部离开脚后跟呈跪姿,上身挺直,就是“跽”,表示恭敬。【解析】“跽”不都是表示恭敬,如鸿门宴中“项王按剑而跽”中的“跽”就是表示吃惊、害怕。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孙洙年少登第,深受时人器重。他未冠考中进士,后被包拯等人举荐参加制科考试,进献五十篇策论,陈述政事

15、切中事理,被韩琦誉为“今之贾谊”。B孙洙直言进谏,为官革除弊端。担任同知谏院时,他应诏上疏列举时弊和要务,并请求增加谏官数量;主管三班院时,明察官吏欺奸的弊端,革除其甚者。C孙洙请求外任,为民阻止苛政。他不满王安石驱逐谏官御史,主动请求补任地方官职;在海州知州任上,常平使者欲多征缗钱以求政绩,他极力争辩。D孙洙学博言雅,文风典雅华丽。他熟悉典章旧制,谈论古今之事很有条理,且出口成章,对人不说粗鄙之语;他的文章典雅华丽,有西汉之风。【解析】“应诏上疏”是在兼任同知谏院之前。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5分)译文:发运

16、使征调民夫疏通漕渠来使盐船通行,孙洙与他对抗不让步,多次(或“三次”)上奏请求停止这项徭役。(2)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5分)译文:当时参知政事职位有空缺,皇帝将要任用他,多次派遣中使、尚医前往慰问。【解析】“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1)5分;大意2分,“浚”(疏浚,疏通)、“以”(连词,表目的)、“止”(使停止,废止)三处各1分。(2)5分;大意2分,“阙”(空缺)、“数”(屡次,多次,再三)、“劳问”(慰问)三处各1分。【参考译文】孙洙,字巨源,是广陵人。童年时就擅长写作文章,未满二十岁就考取了进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