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针对练一.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13102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针对练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针对练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针对练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针对练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针对练一.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届高三语文 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针对练一央视领导发现青歌赛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其次是金钟奖办得红火,导演组希望接下来的青歌赛能有全新改变。王导称并未听说过有过传闻,在他看来,原因是“没那么多人才,跟不上比赛的频率”,所以停一届并非坏事。事实也的确如此,青歌赛曾经产生了蔡国庆、宋祖英、谭晶、萨顶顶等一大批在歌坛颇有影响力的明星,但从2006年以后就再难跟上之前的风光了。(选自2012年4月9日长江日报)答:_答案青歌赛今年确定停办二、定向概括(设定角度式压缩)2.“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个结论是从下面文字哪些方面得出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个字。钓鱼岛及其附属

2、岛屿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部,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分布在东经1232012440,北纬25402600之间的海域。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中国渔民世世代代在该海域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早在明朝初期,中国就将钓鱼岛列入防区。清朝不仅沿袭了明朝的做法,继续将钓鱼岛等岛屿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内,而且明确将其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甲午海战后,钓鱼岛被日本窃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签署的作为规定战后国际秩序的国际重要法规文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窃占的所有中国领土。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中也明确接受波茨坦公告。1951年美国等一些国家在排除

3、中国的情况下与日本缔结的“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规定北纬29度以南的西南诸岛等交由联合国托管,而美国为唯一施政当局。该条约所确定的交由美国托管的西南诸岛并不包括钓鱼岛。以上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答:_答案地理位置历史归属国际法规(理)解析该题属“角度”(方面)概括。其中第二方面包括历史上的发现、命名、使用和管辖,可用“历史归属”概括。三、下定义3.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给“城市文化标志”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所谓城市文化标志,就是表示城市文化的特征的一些符号、元素、标志,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城市文化标志大多以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最著名的自

4、然人文景观、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等为象征,显示出一个处于地域文化中的城市的历史内涵、文化形象与文化特征。城市文化标志是最能代表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具体事物,它具有文化象征的特殊意义。答:_答案城市文化标志是选取城市的历史遗存、自然景观、建筑、名人等来反映城市最突出的文化特征的象征性符号。解析首先从“一些符号、元素、标志”“文化象征”等词语里概括出城市文化标志的核心概念,即“象征性符号”。再从城市文化标志的内容、作用方面抽取主要信息,作为“象征性符号”的定语。最后将这些信息组成完整通顺的判断句。四、提取关键词4.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

5、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环境的和谐;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从学科性质上看,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从研究方法上看,生态美学可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但是更根本的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庄子体会到鱼在水中畅游的快乐,现代人体会到藏羚羊趋于灭绝的痛苦,只能进行体验,不能以科学实验来证明。关键词:_答案生态美学和谐美学体验五、写结论题5.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在横线上续写合适的一句话,不超过15个字。匠人们在选择小提琴木料时,非常在意树木的年轮。在他们看来,每棵经历岁月洗礼的大树中都藏有一个精灵,而这个精

6、灵正是一把提琴的灵魂。木料选出,风干切割后,放入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房间四到五年。这样,本来混沌的木板就有了灵异,万籁俱寂中那些曾经吐纳的自然之气,收藏的百鸟之声,才会像沙漏一样从木头中渗透出来。琴的制作如此,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一个人要成大器,必须_。答案长期积淀,韬光养晦解析该题写结论,是从上面形象化的比喻材料中得出的。因此有一个把形象性语言转化为平实、直白性语言的潜在要求。对“木料选出”“放入房间四到五年”这一材料的深层概括有一定难度。六、寓意提炼题6.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有个姓朱的人,一心想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了家里的资产,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了手。他得意扬扬地回到了家,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白白浪费了家里的资产和三年的光阴。寓意:_答案不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去学那深奥且缺乏实际意义的技术。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