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5章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0328104822).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713083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23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5章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03281048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5章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03281048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5章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03281048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湘教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5章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0328104822).pdf(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高考 物理 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经历的阶段和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2 理 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重难点 3 掌握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 不同 重难点 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时期人类活动与环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采集 狩 猎社会 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 对环境的影 响有限 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平 衡关系 农业社会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 2020 高考 物理 广度都明显增大 环境遭到破坏不协调 但对人地关系有了一 定程度的认识 工业社会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 前的规模和高度 环境问题愈发严 峻

2、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和谐 论 又称为人地协调论 应 运而生 信息社会 又称为后 工业社会 人类社会的组织制度 经营管理 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 了一系列变革 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 向生态 化 低碳化 绿色化 循环化 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二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1 传统发展观念 往往只片面追求解决增长 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简单地把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尺 忽视人文的 资源的 环境的指标 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 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由片面追求 GDP 增长的单一目标

3、模式 向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资源环境持 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3 可持续发展 概念 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的发展 内涵 是资源环境承载力 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综 合体 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2 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1 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扩大生产规模 增加产品产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减少经济活动 2020 高考 物理 和提高消费水平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 环境 为代价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 水 森林 矿藏 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果

4、 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 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使人类陷 入严重的资源 环境危机 改变传统的以 高投入 高消耗 高污 染 为特征的发展模式 通过引入市场机 制 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2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利用由高耗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 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资源的方向 转变 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 资源类型可持续利用措施 土地资源 防治土地荒漠化 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 保护基本农田 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 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水资源节约 保护水资源 防治水污染 海洋资源伏季休渔 禁止滥捕 沿海环境污染治理等 3 环境污染的治理 加快构建绿

5、色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构建政府为主导 企业为主体 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落实减排承诺 4 生态保护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防治荒漠化 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 扩大轮作休耕试 点 推进退耕还林还草 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养生息制度 建立市 场化 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3 公众参与 从我做起 2020 高考 物理 推进绿色 发展 建 设美丽中 国的工作 重点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构建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倡导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

6、式 推进荒漠化 石漠化 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严格保护耕地 推进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 建设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1 采猎文明时期 人们靠采集和狩猎为生 生物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 人地 矛盾突出 2 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的进步 3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经济增长 4 为了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把环境放在首位 停止一切对环 境的开发利用 5 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的基础是 A 经济可持续发展B 社会可持续发展 C 生态可持续发展D 文化可持续发展 提示 1 采猎文明时期 人们的生产活动规模较小 影响强度不大 环 境问题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

7、 2020 高考 物理 2 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3 可持续发展不仅指经济数量上的增长 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 高 因而只能说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 4 可持续发展不排斥对环境的开发利用 仍要重视发展 所不同的是 可持续发展强调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要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要注重质量 其开发利用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5 C 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2020 高考 物理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基本观念包括发展的观念 鼓励社会经济增长 公平的观念 强 调代际和区际之间

8、的公平 环境的观念 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 权利的观念 强调平等发展和正当的环境权利 问题 1 人地协调观 可持续发展为何把社会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 提示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 普遍的权利 只有发展 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 人口激增 生态危机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 技术 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 最终摆脱贫穷 愚昧和落后 问题 2 人地协调观 可持续发展为何把环境保护作为追求的基本目标 2020 高考 物理 提示 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 互为因果 发展社会 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它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 境为依托 归纳总结

9、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含义具体做法 公平性 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 代际之间 人 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 不同国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各国都有发 展权 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 2020 高考 物理 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环境 持续性 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 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 之内 寻求可持续发展 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合理开发 和利用自然资源 处理好发展经 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 原则 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 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 民族 宗 教 文化的制约 以积极 务实 的态度参与环境领域中的国际 合作 3 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0、的区别 项目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 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 经济的增长就 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 其终极目 标是生态 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 方式 高投入 高消耗 低产出低投入 低污染 高产出 消费 模式 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 文明 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 主要考虑经济 利益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 还要考虑社 会文明 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时间 尺度 当代人的最大需求强调代际公平 空间 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 采取封闭式 掠 夺式和转嫁式的发展方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 是一种互补的发 展方式 2020 高考 物理 1 2017年 7 月 浙江安吉小鲵自然保护区入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

11、单 安吉 小鲵对生存环境特别挑剔 主要栖息于一片海拔1 300 多米的高山沼泽地 据此 完成 1 2 题 1 浙江省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 A 环境的观念B 权利的观念 C 公平的观念D 发展的观念 2 针对安吉小鲵的保护 最关键的是 A 严防外来物种的入侵B 禁止高强度捕猎 C 保护原生态栖息环境D 迁至野生动物园 1 A 2 C 第 1 题 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为保护环境 体现了可 持续发展中环境的观念 第 2 题 安吉小鲵生存受到威胁是因为其生存的环境遭 到破坏 其不能适应改变了的环境导致的 故保护其原生态栖息环境是最关键的 2020 高考 物理 走可

12、持续发展之路 循环经济 已经融入了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 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 生深远的影响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符合可持 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 经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2020 高考 物理 问题 1 综合思维 什么是循环经济 提示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问题 2 人地协调观 循环经济有哪些模式 提示 工业是清洁生产 农业是生态农业 归纳总结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

13、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根据资源 输入减量化 资源再利用化 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三个原则 把经济活动组织成 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2020 高考 物理 2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 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把对环境 的危害减至最小 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 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 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生态农业 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用生态系统的观点 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 道 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特点 农业资源得 到再生 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整了农业结构 保护了农业资源 使 资源再生 永续利用 2

14、020 高考 物理 综合效益突 出 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了物质和技术投入 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物 质能量的利用率 提高了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良性循 环 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 使农 林 牧 副 渔五业合理发 展 并可调节气候 减少灾害 2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 集约化利 用 资源利用一次利用 利用率低多次利用 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循环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 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2 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目标 增长方式上有很大

15、差别 读下图 完成 1 2 题 2020 高考 物理 1 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增长方式是 A 高消耗 高排放 低增长 B 低消耗 高排放 高增长 C 低消耗 低排放 高增长 D 高消耗 低排放 低增长 2 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 A 秸秆焚烧还田B 矿渣生产水泥 C 垃圾转移国外D 污水灌溉农田 1 C 2 B 第 1 题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高消耗 低增长 高排放 可 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的增长方式是低消耗 高增长 低排放 第 2 题 矿渣生 产水泥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2020 高考 物理 人地协调观 古老农耕文明 稻鱼共生系统 青田县位于浙

16、江省东南部 瓯江流域的中下游 素有 九山半水半分田 之 称 该县传承千年的 稻鱼共生 系统 2005年 6 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首批 全 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农民在山脚下用泥土堆起田埂 引溪水灌溉稻田 鱼啄食杂草与小虫 在稻田里自然生长 2020 高考 物理 图 1 稻鱼共生系统 景观图 图 2青田县稻田养鱼示意图 2020 高考 物理 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属亚热带季 风气候区 境内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独特的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据此完成 1 2 题 1 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 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B 修建温室改善热量 C 兴修排灌水利设施D 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2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 该农业模式 A 能灵活地适应市场B 农产品的类型多样 C 提高了生产效率D 稻鱼共生 保护环境 1 C 2 D 第 1 题 水稻生产 要求排灌便利 图中稻田最低水位的高 2020 高考 物理 度考虑到鱼群通过能力 所以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 排灌水利设施 第 2 题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 该农业模式实现了稻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