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作文序列化提升 九.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13071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作文序列化提升 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作文序列化提升 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作文序列化提升 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作文序列化提升 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作文序列化提升 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作文序列化提升 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东莞南开实验学校高三语文 作文序列化提升 九.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届高三语文 作文序列化提升 专题九 (3)观点具有启发性提出的观点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警醒和反思。2.评卷老师具体的操作标准(1)看立意千古文章“意”为先。“意”是文章的中心和灵魂。“深刻”,首先看你文章的立意深刻与否。一看你能否化大为小,从小题材、小问题落笔,通过引申发挥,往往更能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二看你能否对材料作深入的挖掘,从中产生独特的见解,发“前人之未发”,道“同学之未道”。(2)看“深刻”技法的运用“深刻”是有具体标准的。在文中,看你是否使用了几种常用常见的“深刻”技法。如议论文,只能清楚是什么,有什么,不能回答为什么,怎么办,不会用内外因果

2、法去分析问题,不会用辩证法去分析问题;记叙文,只会就事写事,就人写人,这样都不会使文章升华。(3)看能否贴近现实、反映生活,使阅卷老师产生共鸣3.考场作文要做到立意深刻,提升在“深刻”得分点上的等级,可以运用以下三种写作技巧(1)深入追问法文章表现或引用了某一材料后,要进一步追问现象的真相、原因、结果等。(2)扩展联系法由文章的材料、观点扩展开去,联系更大范围的现象展开分析说理。(3)上升哲理法从文章的材料中概括提炼出观点,从人生、处事、文化、历史等大方面展开思考。现场佳作清醒面对祖国巨变2011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近年来,中国的大国崛起可谓赚足了不少人的眼球,以至成为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而国人似

3、乎也十分赞同。高呼“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等乃是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对于此,我在为祖国崛起而深感骄傲的同时,也有着一丝担心我们是否在一些成就面前失去了清醒?就“经济成就”而言,诚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就突出。我国已于去年成为GDP世界第二的国家。但这些所谓的GDP快速增长是有代价的,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其实,在清朝晚期,中国的GDP是世界第一,比美国还牛,而英国只用了几千名士兵和几十艘军舰就轻易打败了有4亿人口的中国。因此,“唯GDP”论是错误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要想迈向现代化,仍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我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高层

4、领导者们对之清醒的认识是有很大关系的。其实,在其他方面,中国的成就虽大,但仍不足以用来自夸,而是需要加以清醒的认识。我一直很佩服温家宝总理的“清醒论”,他说“中国政府是十分清醒的”,认为只有清醒,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壮大。古语云“居安思危”,我想,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清醒正是源自于这种危机意识。试想,如果政府没有这种清醒与危机感,国家何以能挺过亚洲金融风暴、非典、大地震与金融危机,更何以不断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民生的持续改善?一个人,只有“知己之处境,审他人之势”,才能长足发展,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大国崛起需要的不仅仅是民族自信心和人民的勤劳智慧,他更需要一群人,一群能在他受阻时给他力量、在他前进时打镇

5、定剂的人。这些人便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民族的脊梁”。柏杨曾指出中国人的缺点,只是让国人改掉陋习。我在这里谈清醒,也是出于这样的心情。我并不是在灭祖国之威风,长他国之志气,而是提醒一下,我们不能为暂时的成就冲昏了头脑,而要冷静一下,清醒地审时度势,为的只是更加安全地前行。是的,面对祖国巨变,我们需要清醒!得分点评当很多考场作文都在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和大好形势高唱赞歌的时候(并非不可),这位同学却在面对鲜花掌声、欢呼鼓噪的热闹中,独自保持一份清醒,从中国崛起的大好形势中,冷静观察其中蕴含的危机、潜在的不利因素,眼光不可谓不独到,思想不可谓不深刻。而且分析问题能辩证地对待成就、对待赞扬,再加之语言冷峻老

6、道,列举比美国还牛、GDP是世界第一的清王朝却败在英国几千名士兵和几十艘军舰的手下一例,不啻盛世警钟,无怪乎博得评卷老师的青睐。尽管新材料作文提倡多角度立意,但能运用相反联想,如此从相对的方向立意的考生毕竟极少,获得满分当之无愧。如何使文章深刻起来1.“深刻”的标准“深刻”是考试说明中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条要求。“深刻”要求作文的见解深刻,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记叙性文章要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议论性文章要说理透彻,思想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透过表象,透过局部,透过暂时,深入探究事物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根本属性。现象是本质的

7、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理性概括。如果我们写记叙文能够透过事件的过程或人物的表现,积极地反映生活或展示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写议论文能够透过纷繁芜杂的事物表象抓住问题的核心,那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了。“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有以下四种基本途径。概括共性:探究现象的共同特征,概括事物的本质。探究背景:探究现象存在的背景,凸显事物的本质。比较异同:通过比较异同来辨析事物的本质。辩证分析: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分析现象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就是要求在行文中能运用辩证思维,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探求问题产生的

8、原因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思维过程看,“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有两个方向:一是由果寻因,二是循因导果。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一因可以多果,一果可以多因。如2010年江苏卷作文“绿色生活”,一考生在剖析当前实现“绿色生活”的深层次原因时,就用了一果多因的分析方法:发展现状的制约,理念还没有切实地深入人心,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人的欲望太多太疯狂等。(3)观点具有启发性“观点具有启发性”主要指观点要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能让读者有所感悟,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能够对某个问题豁然开朗。如2010年北京卷命题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一考生立意新颖,比较北大与清华两所名校后,把北大比作“仰望

9、星空”,作为中国的文化领袖站在时代前沿,把清华比作“脚踏实地”,踏实为社会作贡献。观点颇具启发性。2.怎样使文章“深刻”(1)关注社会现实,能发现现实中值得思考和注意的问题新颖在于有独到发现,包括对历史和对现实的发现。就学生来说,最重要也是最可能的,还是对现实有所发现的问题。不少好文章都对社会有所感,甚至对某些社会不良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但它很正确,能促进人思考,推动社会进步,这就很有意义,能让阅卷老师会心一笑。(2)认真学习理论,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比如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要从政治理论的学习中真正汲取营养,这种得益于政治而收效于高考作文的事情,过去经常出现。学习政治,绝不只是死记硬背,关键在于

10、树立正确的观点,学习辩证的分析方法,如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个别看一般、透过偶然看必然等。这种辩证的分析方法,理科学生也应该掌握。(3)善于多向思维、求异思维善于多向思维,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观察问题,努力寻找新颖的见解;善于求异思维,反向、侧向思考问题,提出与常见观点不同的观点。反向(逆向)思维法确立一个鲜明的中心,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也可从问题的对立面去思考。但所持观点或所得见解要经得起自我反驳,使说理周密,不带片面性。用逆向思维法可能会有创新的、独到的深刻见解。例如:a.不要班门弄斧(弄斧要到班门,这样才能超越自我,符合当今社会的竞争形式)b.莫学杞人忧天(要有“忧天”意识,像环保、计划生育等

11、)c.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是内因)d.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臭皮匠不可能赛过诸葛亮,一般人才与精英人才之关系)e.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癞蛤蟆为什么不能吃天鹅肉,只要有理想,有追求)f.知足常乐(不知足才能常乐,人在不断进取中享受过程的快乐)运用逆向思维一定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对有些传统的得到公认的说法不要轻易地否认,所谓“逆向”,有时不过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而已。应当注意的是有些“敏感”问题、国家政策等,不可妄言,不要去“逆向”。比较思维法“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人们正是看到了事物的差别,从它们的不同中抓住了事物的特点,从而才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不怕不识货,

12、就怕货比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较有纵比和横比两种情况。纵比就是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的发展趋势。例如,近三年和前三年相比,中国大陆中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横比则是将同类的不同事物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们的特点。例如,将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同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对比,看看高低如何,各有什么特点。这些对比都有助于深入探讨教育教学的规律。通过与相关或相对事物的比较,或求同,或求异,以正确地认识事物,把道理讲透。发散思维法善于对一个观点从不同方向作辐射式联想,或一层深入一层地想下去。这就是俗称的“多角度思考”。例如:关于诚实人a.做诚实人,说诚实话,办诚实事b.

13、做人不能诚实,诚实人吃亏c.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d.诚实人终究不吃亏e.诚实不等于愚蠢、糊涂、无能f.诚实人朋友多,朋友多了路好走g.善有善报,恶有恶报h.诚实与虚伪“三问”思维法就是对一个话题或观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采用追问的方式,自问自答,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观点、看法。例如:关于素质教育,可以从“为什么”角度不断追问,得出观点。为什么要素质教育?因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为什么负担过重?因为考试压力大,竞争激烈。为什么竞争激烈?因为高等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什么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为我国经济、科技实力不足。为什么实力不足?(4)“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窥一斑而知全

14、豹。有的是把典型的小事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上去思考。例如从一个人的变化,一个家庭的变化,认识到社会的变化。有的是看到事物的苗头,预测它的发展趋势和结果,从而看出它的意义。教材里提到的,商朝的箕子由商纣王吃饭的变化,看到了纣王思想的变化,想到国家前途,预见了商朝的灭亡。有的是从看似不相干的小事,悟出了带有普遍性的道理。游褒禅山记就是由登山这件小事,悟出了治学、做事的大道理。1.思考下面的事物或情况,对它们进行两面性分析,或运用求异思维,提炼出新颖深刻的见解。(1)雪_(2)虎_(3)蚕_(4)笑_答案略。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堆里,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堆中心线开始找。”有人答:“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正确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略。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