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129874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 2018年1月(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西周时代的君主政治是建立在以下哪一制度的基础之上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XX(小华扮演):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XX(小明扮演):爱卿,此

2、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2由右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知他们正在学习的相关历史是: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印度取经C郑和下西洋D清军出兵雅克萨3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以下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孔子以“仁”“ 礼”为核心 B孟子“仁政”学说C董仲舒人性本恶 D朱熹以“天理”为核心4上海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是在:A元代 B明代中晚期 C清嘉庆道光年间 D鸦片战争以后长城大海 B. 唐朝前期 地中海外兴安岭库页岛大海A秦朝 陇西C元朝 新疆海南西坡利亚大海外兴安岭库页岛台湾西藏海南诸岛海南西坡利亚巴尔喀什湖D清朝前朝 葱岭西藏海

3、南诸岛台湾、钓鱼岛太平洋外兴安岭库页岛5关于下列四个朝代疆域四至的图示,不正确的是:6某英国人著书说,中国的郑和船队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就已经到达过加勒比海。你认为判断该说法是否成立的最可靠依据是:A史学权威的观点 B当地的民间传说 C历史文献的记载 D当地的出土文物7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是:A葡萄牙 B西班牙 C意大利 D荷兰8马克思认为“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了警种”,其含义是指独立战争:A冲击了欧洲封建秩序 B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C使殖民者感到恐惧 D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者9右图是权利法案颁布300周年纪念币。之所以纪念权利法案的颁布,是因为它:A明确提出了人

4、权和公民权B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C向世人宣布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原则D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10与“法兰西第一帝国”“滑铁卢”“民法典”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人物是:A路易十四 B拿破仑 C路易十六 D罗伯斯庇尔11“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A狄德罗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12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民主运动的推动 B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C社会审美观的

5、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13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顺序是:生产日益集中 生产力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A BC D14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A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C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想泛滥15以下国际条约中,苏、中、美、英四国都参加签字的是:A联合国家宣言 B波茨坦公告 C雅尔塔协定 D开罗宣言16小张探究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揭秘 B美苏“冷战” 始末C“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 D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1719世纪末20

6、世纪初,近代中国传播的最重要的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进化论 D马克思主义18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在于:A加强专制集权 B改革社会弊端C引进欧美政体 D改革旧的官制19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历史事件与年代对应正确的是:A抗美援朝20世纪40年代 B“文化大革命”20世纪50年代C浦东开发开放20世纪70年代 D香港回归20世纪90年代二、综合分析题(3题,共计60分)(一)1860年代(15分)21完成下列1860

7、年代革命与改革的表格(8分)时 间革命或改革内容强权人物 A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农民赎买份地 B 1861年起中国 C 口号: D 恭亲王奕等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颁布 E 解放宣言 林肯1864-1870年德国王朝战争政策:“铁血” F G 年 日本 H 废藩置县,文明开化等明治天皇22结合所学,概述1860年代的世界大势和中国形势。(7分)(二) 中国古代的君权与相权(20分)我国历朝盛世如上述者(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与康熙、雍正、乾隆)之出现,几乎都是一字号的雄才大略、君权神授、独裁专制的英明之主也。在我国历史上,往往也是皇权愈大,政治愈清明,大小官吏,愈不

8、敢贪赃枉法。当然我们这四百多位皇帝,不能个个都做汉武帝、唐太宗,一般才具平平或贪恋酒色不喜早朝的懒皇帝,甚或像“扶不起的阿斗”,那就要靠宰相辅政了。宰相和皇帝一样,也有好坏嘛。像王莽,他就要乘机弄权,由宰相晋升作假皇帝,然后篡位作真皇帝了。像姬旦(周公)、萧何、曹参、魏征、王安石、张居正,那就如钱穆所说的副皇帝(见钱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基本卫道之士,他认为传统中国的相权,是制衡君权的法宝,比现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制还要完美。中国相权哪能制衡君权?它只是君权的直线延伸和代理。皇帝如是秦皇汉武,宰相就是皇帝的爪牙;皇帝如是阿斗,那么以重典治国的诸葛丞相,就是代理皇帝,他们之间没什

9、么制衡关系。 唐德刚袁氏当国23根据所学,请说明周公何以能称为“副皇帝”?(7分)24钱穆先生认为“传统中国的相权,是制衡君权的法宝,比现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制还要完美。”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5分)25结合所学,评析材料中唐德刚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观点。(8分)(三)新闻报刊与近代中国(25分)材料一: 孙诒让(后来的经学大家,温州读书人)从光绪十三年(1887年)起就开始订阅申报和万国公报。张棡(温州读书人)则是从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始已有定期阅读申报的习惯。瞿骏清末上海对江浙地方读书人的文化辐射 材料二: 墨海书馆(1843年由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现代出版社)采用铅

10、字活字和新式的滚筒印刷机,实现了机械化印刷,速度远远超过传统木刻印刷,一台印刷机一天可印50000个双面页。其最初半年的印刷量便轻易超越从前手工机器的全年产量,达到338万余页。1872年4月创办的申报(英国人创办)每份八文钱(当时乘坐人力车一段短途车费尚需一百文铜钱),初创时销量只有600份,创刊四个月后,仅上海日销量就达3000份之多。李江晚清现代印刷技术的输入及其影响材料三: 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出版于1894年,次年严复即选择此书予以及时地译述。1896年,此书开始以抄本的形式在其师友圈子中流传。然而,此种仅以抄本在朋友间传阅的方式毕竟限于较为狭小的圈子。天演论在国闻汇编(国闻报副刊

11、)上以连载的方式首次公开发表,标志着其传播模式突破了人际关系的限制,而发展到大众传播,这显然是一个重大转折,是进化论风靡全国的真正开端。陈其泰、刘永祥天津国闻报与晚清新思想的传播材料四:中国近代报刊相关数据表时期1895年前1895-1898年1898(政变后) 1913年1914年“五四”时期数量15家(除港澳)60家487家840家(据中国年鉴)1134家(据申报)名称举例字林西报(英文,1850年英国商人)/万国公报(1868年美国传教士)/申报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立宪保皇派18981902年日本:清议报/新民丛报(康梁主办)190204年国内:大公报/时报 革命派19000

12、7年:日本:游学译编/大陆/湖北学生界/江苏/浙江潮/民报;上海:苏报/国民日报/警钟日报/中国女报 (秋瑾主编)/女子世界综合性:东方杂志(190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办)青年杂志(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新潮根据现行高中教材及瞿骏清末民初读书人是怎么交朋友的整理26据材料四,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有何趋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6分)27根据材料与所学,报刊的发行与阅读会给当时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4分)28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300500字左右,15分)黄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20道,共40分) 1 B2 A3 C4 C5 B6 D7 C8 B9 D10 B11 D12 B13 C14 D15 A16 A17 C18 A19 C20 D二、综合分析题(3道,共60分)(一)1860年代(15分)21. 填表: (每空1分,共8分)A:1861年 B:亚历山大二世 C:洋务运动 D: 自强求富 E:宅地法 F:俾斯麦 G:1868年 H:明治维新22. 世界大势与中国形势: (7分)19世纪60年代伴随工业化浪潮从西欧向世界扩展,欧美日主要国家通过革命、改革等方式建立、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加紧殖民扩张,扩大世界市场,初步建立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国伴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不平等条约冲击和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