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簪颗粒治疗小鼠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机理的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71289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玉簪颗粒治疗小鼠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机理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蓝玉簪颗粒治疗小鼠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机理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蓝玉簪颗粒治疗小鼠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机理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蓝玉簪颗粒治疗小鼠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机理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蓝玉簪颗粒治疗小鼠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机理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蓝玉簪颗粒治疗小鼠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机理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玉簪颗粒治疗小鼠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机理的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蓝玉簪颗粒治疗小鼠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机理的研究【摘要 】 目的: 观察蓝玉簪颗粒治疗实验性小鼠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 方法: 60 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支气管肺炎氨水(NH3)模型组、蓝玉簪颗粒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复方气管炎片治疗组. 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昆明种小鼠在 YLS8A多功能诱咳引喘仪中定时给予氨水雾化吸入,共 30 d,诱导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第 31 日起,对照组小鼠及 NH3 模型组动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1 次/d,共 15 d. 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应用 HE 染色观察各

2、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 蓝玉簪颗粒组与慢性支气管肺炎 NH3 模型组相比,肺匀浆中MDA 含量下降,肺匀浆 SOD 的含量上升,变化程度与用药量呈量效关系;HE 染色观察到蓝玉簪颗粒治疗后慢性支气管炎损伤程度改善. 结论: 蓝玉簪颗粒具有治疗 NH3 诱导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其机理是蓝玉簪颗粒可对抗氧化损伤,增强机体抗氧化酶的活力,调节氧化 抗氧化平衡,从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关键词】 蓝玉簪龙胆 支气管炎 慢性 小鼠 慢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20 引言蓝玉簪龙胆是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 Hemsl)的干燥地上部分,晶珠本草记载龙

3、胆花解毒治各种毒症,性味苦、寒无毒,主治咳嗽、气管炎、咽喉肿疼等,属藏药榜间类1. 榜间类均属高山型植物,用法独特,疗效确实,有文献报导藏成药十味龙胆花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对慢性支气管炎、儿童肺部感染有良好的疗效2-3. 我们早期的研究显示,蓝玉簪龙胆花水煎液可以提高鼠肺组织中的 SOD 活性,改善氧化/抗氧化平衡,抑制胶原沉积,保护肺组织免受损伤. 体内氧化 抗氧化平衡失调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4 ,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致病机理之一,抗氧化治疗对于减轻肺部的慢性损伤,阻止肺功能的下降和延缓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 本实验采用藏药蓝玉簪龙胆颗粒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

4、,初步讨论其可能的作用机理.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二级雌性昆明种小鼠 60 只,体质量( 202)g ,由本校动物中心提供. YIS8A 多功能诱咳引喘仪购自山东医学科学院设备站;3氨水(NH3)购自西安三浦精细化工厂, (批号 070622) ;复方气管炎片由陕西香菊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20026876) ;蓝玉簪颗粒由第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研制(批号200500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MDA)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分别 20071220,20071101).1.2 方法1.2.1 分组与建立动物模型 60 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

5、正常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 NH3 雾化模型组、蓝玉簪颗粒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复方气管炎片治疗组(每组 10 只). 小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复制参照陈氏6-7等方法进行改进. 依次以组为单位将小鼠放入 YIS8A 多功能诱咳引喘仪,应用氨水雾化吸入引咳方法诱导小鼠产生慢性支气管炎. 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前 10 d 每日给予氨水雾化吸入 5 次,每次 2 min,间隔 30 min,后 20 d 每日给予氨水雾化吸入 2 次,每次 2 min,间隔 30 min,全程 30 d,用以制备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1.2.2 治疗第 31 日起,动物药物灌胃给药,1 次/d,共计 15 d;对照组:2

6、0 mL/kg 生理盐水(NS ) ;模型组 20 ml/kg 生理盐水(NS )灌胃;蓝玉簪颗粒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当于 4 g 生药/kg,2 g 生药/kg,1 g 生药/kg 的颗粒溶于生理盐水灌胃8 ;4复方气管炎片治疗组,将复方气管炎片研成粉末,加蒸馏水配制成2.63 g/L 的溶液,按 0.05 g/kg 灌胃.15 d 后处死动物收集标本. 所有小鼠均于末次给药的当天晚上禁食,第 2 日上午处死,NS 制成100 g/L 肺组织匀浆,用于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的测定,测定均参照试剂盒说明. 其余肺组织多聚甲醛固定,包埋,切片,HE 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

7、态学变化.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用 xs 表示,采用 SPSS11.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 LSDt 检验.2 结果2.1 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对照组小鼠支气管,细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基本正常. NH3 模型组小鼠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发生粘连、倒伏、脱失,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增生、较大支气管上皮细胞可见变性、脱落和杯状细胞增生. 细支气管皱缩,周围可见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气管腔内可见大量浆液渗出物,部分区域肺泡隔断裂形成肺大泡,肺间质血管扩张淤血. 蓝玉簪颗粒高剂量治疗小鼠大支气管,细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基本正常, 纤毛上皮细胞未见明显变性、坏死、脱落、杯

8、状上皮细胞增生等病理变化,未见浆液渗出物;细支气管无痉挛改变. 中剂量组小鼠气管腔内可见少量渗出物,纤毛柱状上皮以及杯状细胞可见轻度增生, 管壁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低剂量组小鼠大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5以及杯状细胞可见增生, 管壁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管腔内可见较多浆液渗出物,肺边缘处肺气肿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小鼠. 复方气管炎片治疗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和蓝玉簪颗粒高剂量治疗组相似(图 1).2.2 咳嗽次数观察末次给药后观察 3 min 内咳嗽次数,共观察 3 次,每次间隔 2 h. 若出现 3 次以上的典型咳嗽动作(腹肌收缩或缩胸,同时张大嘴,有时有咳嗽声)算作“咳嗽”动物. 如没有则作“无咳

9、嗽”动物9. 给药后统计咳嗽次数, 公式为抑制率=(模型组咳嗽次数-给药组咳嗽次数)/模型组咳嗽次数,计算抑制率(表 1). 蓝玉簪颗粒三个剂量组均有止咳的效用,这种效用与用药的剂量成正比,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优于临床常用的复方气管炎片. 表 1 对 NH3 所致小白鼠咳嗽的影响(略)2.3 肺组织匀浆中 SOD,MDA 含量的变化模型组中 SOD 活力低于对照组(P0.05 ) ,MDA 含量高于对照组. 蓝玉簪颗粒高剂量治疗组 SOD 活力高于模型组(P0.05) ,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MDA 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 )和对照组(P0.05). 中剂量及低剂量治疗组 SOD 活力高于

10、模型组(P0.05) ;MDA 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和对照组(P0.05). 复方气管炎片治疗组 SOD 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 ;MDA 含量低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 蓝玉6簪高剂量组可将受到损伤的 SOD 活性恢复接近正常,并将 MDA 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之下,中、低剂量组也有此种效应,但均略于高剂量组;复方气管炎片也具有此种作用,但略逊于蓝玉簪高剂量组(表 2). 表 2 肺组织匀浆中 SOD,MDA 含量的变化 (略)3 讨论文献报导,慢性支管炎已成为诱导肺癌的重要因素10 . 本实验参照陈奇6方法并加以改进 . 实验中模型小鼠呈现烦躁不安,频繁跳动,咳嗽样动作较

11、多等反应. 氨水刺激约 1 wk 后,小鼠活动能力明显降低,有多只小鼠出现间断性咳嗽,消瘦,毛发灰白稀疏、干枯蓬松,纳差,大便质黏等特征. 造模 30 d,模型组小鼠肺支气管黏膜结构不完整,管壁形态亦发生改变,上皮细胞大量脱落,变性坏死,支气管管腔出现浆液渗出、黏膜层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较多肺泡壁充血水肿,细支气管皱缩,小静脉扩张并有瘀血;表明模型复制成功. 蓝玉簪颗粒高剂量治疗后小鼠咳嗽次数明显减少;肺大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病理改变和均较模型动物明显减轻.氧自由基是机体正常代谢时产生的有极强氧化能力的活性原子或基团,氧自由基攻击膜结构会使细胞组织结构和功能均遭到破坏5,

12、 SOD 活力降低和过氧化物 MDA 的堆积,氧化 抗氧化的7平衡失调,造成小鼠呼吸器官的氧化损伤,发生组织形态学的慢支病变;蓝玉簪颗粒治疗各剂量组小鼠肺组织 SOD 的生物活性明显增强. 并抑制体内的脂质过氧化,促进还原反应的发生,从而起到抑制急性和慢性炎症,减轻氨水所造成的损伤的作用.实验研究初步表明慢性支气管小鼠经过蓝玉簪颗粒治疗可得到明显改善. 其机理是蓝玉簪颗粒能升高慢支小鼠肺组织 SOD 的活力水平,抑制 MDA 的生成,从而调节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紊乱 ,对持久的炎性物质(NH3)所引起的慢性炎症具有治疗作用 . 在慢性炎症的发生过程中,多种炎性因子均参与反应,蓝玉簪颗粒对抗炎性

13、物质具体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马俊,赵汝能. 甘肃龙胆科藏药初步调查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7(2):18-20. 2朱启上, 彭莉君 ,刘艳. 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36 例J . 中国新药杂志,2003,12(3):214-216.3张京滨. 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儿童肺部感染J. 河南医药信息,2003,24(1):21.84Huang Y, Li J, Cao Q, et al. Antioxidative effect of triterpene acids of 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indl leaf in

14、 chronic bronchitis ratsJ. Life Sci,2006,78:2749-2757.5刘丽华.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血清过氧化脂检测的意义J. 安徽医学,1994,15(2):5-6. 6陈奇. 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36.7李仪奎.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 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427.8梁向艳, 李安 ,田琼,等. 肺宁对大鼠博莱霉素肺损伤早期治疗作用的机制研究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4):1263-1266.9吴学新, 赵孝林 ,闫玺宇,等. 小儿支气管炎颗粒药效学研究J. 儿科药学杂志,2006, 12(5):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