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李将军列传第2课时教案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7128779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运城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李将军列传第2课时教案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运城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李将军列传第2课时教案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运城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李将军列传第2课时教案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运城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李将军列传第2课时教案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运城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李将军列传第2课时教案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运城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李将军列传第2课时教案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运城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李将军列传第2课时教案 苏教选修《<史记>选读》 .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李将军列传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文,把握李广的才能、品质和不幸遭遇2、 掌握所、用、固、因、去等文言词语3、 学习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从李将军列传分析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时数: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了解史记 2、预习李将军列传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李广是西汉抗击匈奴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将领,也是千百年来受人们喜爱的历史人物之一,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下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2、 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父司马淡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深受道家影响,批判儒、墨、名、法、阴、阳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司马迁,

2、汉武帝即位,司马淡作了太史令,元封无年(前110年)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封建统治阶级认为是千载难难逢的盛典,司马淡因病沿在洛阳,未能参加,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司马迁适从西南回来,他就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遗尚给司马迁,三年后,司马迁继伍太史令,他以极大热情来对待自己的职务,“绝宾客之知,亡室家这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并开始查阅整理历史资料,经过四、五年的准备,正式开始写史记此年四十二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 课文主旨:本文记叙了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迫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

3、的钦佩,对李广不幸结局的同情,同时也揭了朝延赏罚不公,刻薄寡恩与黑暗之道的社会现实。4、预习指导:(1)断句:杀首/虏多 胡兵亦以为汉有军付军于旁/欲夜取之 后/汉以马邑城诱匈奴 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2)词语:骑,用作动词是读q、骑;用作名词时读j、古代一人一马成为一骑 莫府幕府。预习任务:(板书)(1) 熟读课文(2) 参照课下注释,在文中找出能表示年代的词语,理清文章的时间顺序(3) 简述李广在各个年代的生平遭际(4) 根据时间顺序及李广在各个时代的生平遭际,划分文章的情节结构第二课时重点:1、检查预习情况 2、讲解课文第一部分教学过程:1、 学生读课文前两段,纠正其中的错误

4、,齐读2、 课文个段中表示年代的词语:(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第一段:孝文帝十四年第二段:天子(课文注释:汉景帝)第三段: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课文注释:汉武帝元光二年)第七段:元狩四年3、 学生简述李广在各个年代的生平遭际,教师总结:李广是名将之后,出身于“世世受射”的家庭,从小就练就一身高强的射技,汉文帝时,从军击匈奴,因“杀首虏多”提为汉中郎。汉景帝时为上郡太守,在抗击匈奴时,曾亲射匈奴射雕者、解鞍惑胡骑。汉武帝时期元光年间,李广身为边将,他出雁门关击匈奴,被俘后夺马逃脱并且射杀追骑;担任右北平太守时,在打猎中曾经射中石头,并且“中石没镞”。他为人“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关心士卒。元狩年

5、间,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被任命为前将军,卫青要他出东道,失道被责,卫青又逼李广对簿,李广最终悲愤自刎。4、 课文情节结构:第一部分:(12段)李广在汉初文帝、景帝时期的生平遭际第二部分:(37段)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李广为边将的一系列活动第三部分:(810段)李广晚年为前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最后被倾轧逼迫而死的经过。第四部分:(11段) 作者的论赞,表达作者对李广的无限景仰5、 讲解课文第一部分:重点词句:故槐里:祖籍;以良家子:以身份;用善骑射:因为,由于 杀首虏多:战斗中,斩获敌人首级和俘虏的敌人很多,两者是并列关系 从弟:堂弟。 中郎将:武官名,各个时代的地位不同,秦汉时,

6、统领皇帝侍卫唐代是低级武官,北宋初年为虚职,后被取消。 “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格,搏击、格斗;所与后面的几组词组构成“所”字结构。翻译:有冲锋陷阵、攻破关隘以及搏击猛兽的勇猛表现。 而文帝曰:表原因,因而。 “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用作动词,前进;所,表大约数目,可译为“左右”。 翻译:“前进,在不到匈奴阵地二里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 “胡兵终怪之”:意动用法,以为怪。 “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代词,代匈奴骑兵 “大军不知广所之”:动词,到或去,与“所”构成所字结构, 翻译:不知道李广他们到哪里去了。6、 学生默读第一部分,教师在教室巡回解答学生的疑问。(35分钟)7、 提问

7、:第一部分重点记叙了什么内容?记叙了几件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重点记叙李广为上郡太守时的一段经历;记叙了两件事:射杀匈奴射雕者。李广解鞍惑胡骑。 提问:通过这两件事,司马迁塑造里李广什么样的形象?用什么方法来塑造李广形象的?(要求:在原文找出有代表性的句子)(提问23名学生)提示:“中贵人将数十骑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杀其骑且尽。”几十个人快被三个人射杀光,足见三人的射技高超。“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李广单独射三个射箭高手,结果射死两人,生擒一人,足见李广的射技更为高超。总结:通过“射杀匈奴射雕者”这件事,刻画李广高强的射技,把李广与匈奴射雕者进行对比。塑造人物

8、形象的方法:对比。“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一百名骑兵对几千名骑兵,数量悬殊,李广的骑兵担心不无道理。“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面对几十倍敌人,李广从容镇定,毫不慌乱,从事件的结果看,李广的选择是正确的。总结:通过“李广解鞍惑胡骑”,刻画了李广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超人胆略,把李广与部下骑兵进行对比,方法:对比。第一部分小结:课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射杀匈奴射雕者” 、“李广解鞍惑胡骑”,两件事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射技高超、临危不乱、胆识过人的将军形象8、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李广的形象。9、 作业布置:掌握以下句子: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前,前

9、未到匈奴陈二里所。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第三课时重点:讲解第二部分教学过程:1、 检查课第一部分重点句子的翻译。2、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李广在西汉初年的生平和遭际,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李广在汉武帝时期的遭际课文第二部分(37段)。这一部分记叙了李广在汉武帝元光年间为边将时的一系列活动。3、 学生分别朗读各个自然段,并指出其中不懂的词语,教师集体讲解。4、 重点词句:第三自然段“使大军伏马邑旁谷”:伏后省略介词“于”(在)翻译:派大部队在马邑两旁的山谷中埋伏。“广以卫尉为将军”:以,凭借;卫尉,统领卫士守卫宫廷的官员翻译:李广由卫尉被任命为将军。“鞭马南驰数十里”:鞭,名词用作

10、动词,鞭打;南,名词作状语、向南。“为虏所生得”:为,表被动、被匈奴活捉。第四自然段“尝夜从一骑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从,使动用法、使跟随。翻译: 曾经在一天夜里,李广带着一名随从骑马外出。“止广宿亭下”:止,使动用法、使止;宿,用作动词,住宿。翻译:勒令李广停宿在霸陵亭下。第五、六、七自然段“广居右北平”:驻扎。“广出猎”:外出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于是/再翻译:于是又再射它,但箭头最终不能再射进石头。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即使/比得上 翻译:即使是他的子孙或别的什么人向他学习射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李广。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11、 尽:全、都。尝:品尝。第一个食:动词,吃。第二个食:名词,饭食。 翻译:发现了水,士兵不全都喝过,李广不接近水;士兵没全都吃过,李广不尝饭食。 “士以此爱乐为用”:爱戴/高兴、乐意/表被动 翻译:部下都爱戴他,乐于听他的调遣。 “见敌急”:看到/逼近。5、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6、 这一部分记叙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重点记叙了李广出雁门关击匈奴和任北平太守的经历。总结:这一部分写到了李广的哪些事?明确:被俘后夺马逃脱;杀霸陵尉;射石;上射虎;以射为戏;与士卒共甘苦等。分析:这些片段对塑造李广的形象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些事件除第一件写得详细外,其它的都是精彩片段的描写,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方式,通

12、过“被俘后逃脱”、“射石”、“射虎”等细节,突出写了李广娴熟、高超的射技,生动地展示了一代名将的风采。另外,这一部分又通过其它片段的描写,展现了李广的性格。他治军简易,体恤士卒,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能与士卒同甘共苦,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去展现李广的优点,同时也如实写了他的缺点,如“杀霸陵尉”说明了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的缺点,这也体现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特点。7、 学生翻译课文,教师指导。8、 作业布置:掌握以下句子: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士以此爱乐为用 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第四课时重点:讲解第三、四部

13、分。教学过程:1、 检查作业:学生翻译第二部分的重点句子。2、 导入新课:课文前面两部分司马迁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射技高超、有胆识且能善待士卒,但是又有缺点的西汉名将李广。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法让我们对李广有了正确的认识,但这位西汉名将的是否就仕途平顺呢?我们通过课文的第三部分来了解一下。3、 内容提要:课文第三部分写李广晚年的为前将军,跟随卫青攻打匈奴,最后被倾轧逼迫而死的经过。4、 学生朗读课文(810段),教师板书重点词句。重点词句:“今乃得一当单于”:乃,才;得,得到;一,一次;当单于,与单于正面作战。“固自辞于大将军”:固,坚决;辞,拒绝;于,向。“军亡导”:亡,通“无”、没有;

14、导,向导。“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幸,幸运地;出,出征。“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知,认识;无,无论。翻译:百姓听说这件事,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李广的,年老的还是年轻的都为他流泪。典故:刀笔吏,指宫廷或衙门的文职官吏。这个词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较早的正式的书都写在竹简或木简上,一旦书写错误需要修改时,人们就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重写。叫“刊”;刊,本意“个性” ,有成语“不刊之论”。古时候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到、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刀笔并用。因此历代文职官员被称为“刀笔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泛指所有人;正,行为端正。翻译:自身行得正,不发命令下面也会执行;自身的行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本意:桃树和李树都不会说话,(可是由于它们的美丽,人们常到这里来观赏)但在它们的树下自然而然地就走出一条小路。 比喻义: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心就能感动别人。5、 人物形象分析: 李广是司马迁笔下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带名将形象。李将军列传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塑造李广的形象:(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