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培训讲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27101124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培训讲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安区福永同和保馨苑工程项目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批: 深圳市春鹏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福永同和项目监理部二零一四年四月1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同和保馨苑(不含桩基)2.建设地点: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3.建设单位:深圳市同和工贸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深圳市物业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深圳市春鹏建设监理有限公司6.施工单位:深圳市粤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7.本工程位于福永同和工业区内,紧靠广深公路边,距广深高速(G4)出口直线距离3.5公里,与立新水库隔广深公路相对,东侧视线可见凤凰山(至山脚直线距离约2公里),与宝安国际机场直线距离约3公里,交通条件便利,景观环境条件良好,为

2、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本工程属一类高层建筑。同和保馨苑总建筑面积:14433.18 m,其中住宅10660m,幼儿园1613.18m,管理用房100m,核增建筑面积100m,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1960m,总户数141户,设停车位89个。保馨苑住宅为层数地上2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67.35m,一层为物业管理用房、架空绿化、入户大堂及保馨苑住宅,二层及以上各层均为保馨苑住宅。幼儿园层数为地上3层,建筑高度12.6m,一层为晨检室(值班室)、活动室、卧室、衣服储藏间、卫生间、洗衣房、医务保健室、隔离室、主副食加工间及相关仓储;二层为活动室、卧室、衣服储藏间、卫生间及办公室;三层为音体活动室及卫生间

3、。二、编制依据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2.相关的地方性技术标准、规范及标准图集;3.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设计变更;4.现行智能化工程施工相关规范、规定,主要有: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入侵探

4、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2-200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2005;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392003;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J08-83-2009;智能建筑评估标准DG/T J08-602-2001;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YD5070-200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三、专业工程特点本工程项目智能化系统有: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风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照明、

5、电梯、热力等;2.安全防范系统:防盗报警、闭路电视监控、巡更、门禁等;3.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电视、电话、装饰灯光等; 4.综合布线系统;5.电源与接地系统;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设项目中弱电接地干线设置;在智能化系统各弱电桥架、竖井内分别独立设置等电位接地干线与总等电位联结端子连接,均采用扁钢作接地线。四、监理工作流程 熟悉图纸、参加图纸会审参加设计交底审核智能化工程承包单位资质审核施工单位技术管理体系、质保体系施工前检查环境要求:土建施工情况;土建工艺(机房面积、预留洞);施工电源;地板铺设等。器材检验:外观检查,型号、规格、数量;电缆电性能测试;管线测试;仪器仪表及设备检查。安全

6、、防火要求:消防器材;危险物品堆放;孔洞防火措施等。施工过程监理(巡视、旁站、检查、测试隐蔽工程验收)电缆桥梁、线槽、电管敷设。架空缆线、管道缆线、埋式缆线(隧道缆线)及其它线缆布放。智能化设备安装:框架、机箱、配线部位、仪器仪表等。智能化系统各子分部(含主要分项)系统测试按检验批审核评定各分项工程质量审核评定子分部及分部工程质量组织竣工验收(预验收)监督施工单位整改参加竣工验收图1五、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施工前期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1.审核专业施工方案和有关设计文件,并提供可能的优化反馈意见,特别是工程信息点总量设置及其配置,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安装维护方便;2

7、.审核工程承(分)包单位资质和相关人员资格证件,其资质应与所承包的工程内容及范围相符,且具有特殊行业的施工许可证,项目经理资质及等级证书及特种专业施工人员上岗证书均为有效;3.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其施工组织安排,人员、进度、质量技术措施、操作工艺和安全等制度健全,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人力资源保证(分包单位提出的有关施工技术人员配置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工期要求);施工机械设备保证(分包单位用于本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工期要求);质量保证(分包单位提出的质量目标明确,管理措施到位);安全保证(高科技,特殊专业施工的安全措施符合本工程施工要求);施工条件及计

8、划进度保证(施工前对土建及安装其它专业的要求明确,施工计划进度符合本工程总工期要求)。检查三检和三按制度的落实情况(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按制度:严格按照图纸、严格按照工艺、严格按照标准)。4.审核及认定进场材料、设备质量,材质、设备性能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进口材料、设备还需提供国家商检部门证明及中文的有关技术文件,合格证、质保书等资料。光缆等新材料、新设备进场应具有法定的准用文件及有关性能测试报告。还需提供安装、使用、维护保养和试验要求等有关技术文件。)5.审核工程图纸及技术资料,熟悉和掌握工程系统集成及各子系统的系统配置和系统布局等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

9、标值1.线缆敷设安装工程的检查,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在允许焊接的金属结构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金属预埋件上安装支架时,应焊接固定;支架不应安装在具有较大振动、热源、腐蚀性及排污沟道的位置;也不宜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及能移动的构筑物上;线槽拐直角弯时,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10倍;强弱电均采用PUC管时,弱电配管宜避免与强电配管平行敷设。若必须平行敷设时,相隔间距宜大于0.5m;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接地设备之间,应用金属软管连接,并设存水弯,金属软管长度宜小于2m;黑色钢管与镀锌桥架之间跨接时,应在黑色钢管端焊一只铜螺栓,用4mm2的铜

10、线与镀锌桥架连接;保护管埋设于墙内或混凝土内时,其保护层应15mm;敷设在电缆沟道内的保护管,不应紧靠沟壁;线槽的直线长度超过50m时,宜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地面暗敷设线槽一般为3m,留0.6m处设一出线口,超过6m宜加装分线盒;线槽出线口和分线盒必须与地面平齐;弱电缆需同一线槽内敷设时,应用金属隔开,分开敷设;保护管弯成角度应大于(等于)90;保护管的弯曲半径:明敷设,穿无铠装的电缆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穿铠装电缆以及埋设于地下与混凝土内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倍;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及明显的弯扁;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保护管的两端管口应带线箍或打成喇叭形;智能

11、建筑电管内有PE线时,每只接线盒都应与PE线相连;采用镀锌电管配管时,其跨接应符合设计及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规定;穿过楼板(或平台)继续向前明敷的保护管段,宜高出楼板(或平台)1m;当配管采用镀锌电管,设计又规定管子间需做跨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明敷配管应采用设计指定的专业接地线卡跨接;埋地或埋设于混凝土中的电管,可采用熔焊跨接;若电管不允许采用熔焊跨接,可采用穿PE线方式;若管内布有裸软PE铜线,电管可不跨接,但PE线应与它所经过的每一只接线盒相连;护管连接后应保证整个系统的电气连续性; (21)一般线缆敷设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7; (22)多芯电缆的弯

12、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 (23)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等于)40%;线槽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等于)60%; (24)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25)信号线路、供电线路、连锁控制线路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信号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 (26)每一个接线端上最多允许接两根芯线; (27)敷设光缆前,应检查光纤;光纤应无断点,其衰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缆长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的敷设长度;架空光缆的接头应设置在杆旁1m范围内; (28)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

13、0倍。光缆的牵引端头应作好技术处理(可采用牵引力自动控制性能的牵引机进行牵引,牵引力应加于加强芯上,其牵引力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10m/min;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1km);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 (29)光缆敷设完毕,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确认没有损伤时,再进行接续; (30)管道敷设光缆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应有人工逐个人孔同步牵引。预先作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在管道内穿行;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好,并盘成圈放置在托架高处; (31)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与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 (32)光缆的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做好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33)光缆敷设后,宜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34)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2.电源与接地系统安装的检查,应符合下列标准、规定:以下电信设备均应接地:直流电源、电信设备的机架、机壳、入站通信电缆的金属护套和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