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如何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709792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如何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应急预案)如何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应急预案)如何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应急预案)如何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应急预案)如何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如何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如何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方案重大危险源几种常见场所1、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贮罐)。2、 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库区(库)。3、 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害的生产厂所。4、 企业危险建(构)筑物。5、 压力管道。6、 锅炉。7、 压力管器。事故应急救援概论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 控制危险源,减少损失(应急抢险)。2、 抢救受害人员(应急救援)。3、 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应急疏散)。4、 作好现场清扫,消防危害后果。二、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层次划分1、国家级应急救援体系 分为不同级别应急救援预案。2、省、直辖市级应急救援体系 分为不同级别应急救援预案。3、市级应急救援

2、体系 分为不同级别应急救援预案。4、企业级应急救援体系 分为不同级别应急救援预案。三、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框架(图1)四、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构成(应急救援系统是应急救措施的组织保障)。(图2) 整个系统的重心,负责协调如何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方案 1、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要迅速而有效地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小。应急措施能否有效地实施,在很大程度取决于预案与实防情况的符合与否,以及准备的充分与否。应将紧急个体、部门,如能消除应急除尽量减少事故对人或财的影响(应急救援或疏散)2、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3、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依据。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过程。第一阶段

3、: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第二阶段: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第三阶段:全面分析,科学评估。 危险源的分析。 危险度评估。 救援力量的分析等。 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评估,确认其现有的预防措施及能力,分析其充分性。第四阶段:分工负责,组织编写预案。第五阶段:制定预案要实地勘察,反复收改。第六阶段:应急预案的实施。5、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1)、预案的分类:厂内应急救援预案和厂外应急救援预案。(2)、预案的组成。按任务实施的次序:、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1的程序。、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2的程序。、实施和完成特定任务11的程序。组成完整应急救援预案(3)、一个完整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部分包括:、计划概念:对应急救援处理

4、措施一个简述和必要的说明(简介、有关概念、应急组织及职责等)。、预防程序:对潜在事故进行确认并采取减缓事故的有效措施(火灾措施、危险物质事故预防等)、准备程序:说明应急行动所需采取准备工作(培训程序、训练与演练程序)、基本应急程序:任何事故都可选用的应急行动程序。(5)、预案的主要内容:、基本情况、可能事故的基本预测、应急救援的组成和职责、报警与通讯、现场抢救、条件保障、培训与演练、预案的评估及修改应急救援预案要素应急救援预案应该具备的6大部分25个要素:6大部分(一)、应急的方针与原则(二)、应急的策划1、 危险辨识与评价2、 应急资源评价3、 应急机构与职责4、 应急机制5、 法律法规要求

5、(三)、应急的准备(程序)1、 应急设备(施)、物资2、 应急人员的培训3、 预案的演练4、 公众教育5、 互助协议(四)、应急的响应(程序)1、 现场指挥与控制2、 报警程序3、 报警统和紧急公告4、 通讯5、 人群疏散与安置6、 警戒与治安7、 医疗与卫生医务8、 现场监测9、 环境保护10、应急人员安全11、信息发布12、资源管理(五)、现场情况(程序)(六)、应急预案维护(程序)25要素1、 方针和目的2、 危险辨识与评价 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 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 根据事故种类和后果严重度,确定预案编制的级别 地理、人文(口)、地质、气象等信息 城市在布局及交通情

6、况 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等3、 应急资源评价分析和评价应急活动中可以使用或可以调动的各种资源,包括应急力量(人员),应急设备(施)、物资等。4、 应急机构与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各个特定任务的负责机构及其作用 明确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其职责 列出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特定任务包括:现场应急指挥;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专业救援队伍(消防、工程抢险、防化、监测、环保)、报警、通讯保障、救援设备和物资保障、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医疗、信息发布与公共关系、救援专家组等。5、 应急机制 明确应急响应程序 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建立分

7、级响应机制 对各应急机构的应急行动与协调进行总体规划和描述6、 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列出国家、省、市及应急救援要求的机关法律法规条件7、 应急设备(施)物资 准备用于应急救援的机械与设备、监测仪器、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办公室等保障物资。 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 描述与有关送机构的关系,如急救站、医院、救护队等 列出与有关机构签订的互援协议 定期检查与更新 列出有效地点及获取方法8、 应急人员的培训 对应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确保合理者上岗 描述每年的培训计划 描述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的频度和程度9、 预案的演练 描述每年演练计划 各

8、应急方案加预案模拟演练 描述对演练结果的评价,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10、 公众教育 描述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 了解潜在危险的性质、疏散路线,报警和自救方法。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应急救援的有关程序。11、信息发布12、 现场指挥与控制 建立现场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寻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认紧急状态,有效地进行响应决策 确定重点保护区城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 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13、 报警程序(由下而上) 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确定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报警器等 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14、 警协系统和紧急公

9、告(由上而下) 明确为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 重要的公告信息(包括健康危险、自我保护、疏散路线、医院)15、 通讯 应建立急救援过程中保证通讯网络畅通的程序 规定所需的各类通讯设备 维护通讯系统 设立设备通用系统16、 人群疏散与安置 规定实施疏散的紧急情况,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路线、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 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需要的疏散时间,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环境变化,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等 做好疏散人群的生活安置,保障条件 明确援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负责人 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运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17、 警戒与治安 应制定事故现场

10、警戒和管制程序,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畅通 描述对特殊设施和人群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 描述决定保护措施的方法与要求18、 医疗和卫生服务 规定紧急送疗服务的组织,组员的分类救护和转送方法 急救点设置,死亡认定与安置,化学品受伤和疾病盛人员的隔离、净化和治疗 送疗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掌握对危险化学品受伤人员的正确治疗方法。19、 现场监测 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监测和评估的程序,为现场的救援决策提供支持。 现场监测包括:事故的规模,危险物质的浓度及扩散状况、食物、水源、环境卫生污染监测等。20、 环境保护对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故,应建立环境保护程序。21、

11、 应急人员安全 为保证应急人员免受现场伤害,应建立相关程序。 内容包括: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标准程序、消毒程序、安全与卫生设备的配备、个人安全预防措施等。22、 信息发布 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 明确信息发布的格式程序。 准确通告事故发生,救援及人员伤亡情况。 明确接待和安抚伤亡家属的负责人和工作程序。23、 资源管理应制定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种应急救援资源供给秩序,保证应急资源及时合理的调配与高效使用。24、 现场恢复 应制定现场恢复程序,保证避免现场恢复过程中可能存在危险。 内容包括:(1) 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2) 宣布应急取消的程序。(3)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4) 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25、 应急预案维护 应建立应急预案制定、修改(修订)、审核、批准和发放的程序,保证预案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 应急常检查的信息A、 应急人员的身份、电话。B、 城市中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数量、性质及所处位置C、 工厂地图D、 运输路线E、 应急服务组织F、 应急资源G、 新的重要机构、新的居民区等 根据演练、检测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的完整文件层次 一级文件:应急救援预案的总体,全面的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