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单元 第1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课件1) (共26张PPT)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09792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单元 第1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课件1) (共26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单元 第1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课件1) (共26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单元 第1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课件1) (共26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单元 第1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课件1) (共26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单元 第1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课件1) (共26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单元 第1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课件1) (共26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单元 第1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课件1) (共26张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1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 人民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 1 新政协的召开 中国共产党 各民主党派 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人民解放军 各人民团体 各地区 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 内容 选举产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国旗 国徽 国歌和采用公元纪年法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949年9月 背景 政治背景 思想背景 组织背景 与会代表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

2、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政治背景 为筹备新政协的召开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 筹备委员会的任务是为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组织背景 1949年6月底毛泽东发表了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为新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 路线和方针准备 思想背景 你能从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文中 找出新中国的性质 各阶级在新政权中的地位 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等内容吗 人民是什么 在中国 在现阶段 是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

3、的领导之下 团结起来 组成自己的国家 选举自己的政府 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 互相结合起来 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 载 毛泽东选集 第4卷 一 在国内 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二 在国外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 共同奋斗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 载 毛泽东选集 第4卷 新中国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 行使民主权利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成员 主席 副主席 中 中共成员4名 民主党派3人 这三人及当时的

4、身份分别是 宋庆龄 民革成员 李济深 民革成员 张澜 民盟成员 材料二 根据材料指出 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特点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占有近一半比例 代表了中国除反动阶级以外的一切阶级 阶层 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还规定了国家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国徽图案分别为 国旗 天安门 齿轮和谷穗其中齿轮和谷穗象征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整个画面鲜明地表现了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

5、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独立自主 新中国的成立 1 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 2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成为国家的主人 3 新中国的成立 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 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 统一的道路 进入了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4 新中国的成立 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954年 1 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 内容 规定了国家性质 根本政

6、治制度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意义 1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2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总结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保证 3 标志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 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

7、 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新中国国家性质 公民的权力 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国务院 各部委 中央军委 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示 毛泽东主席 朱德副主席 刘少奇人大委员长 周恩来任总理 2 二届人大的召开 1959年 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 3 三届人大的召开 1964年 在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 把

8、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 现代工业 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即提出了 四个现代化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原因 1 在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党派救国方案未能实现 最后在中共领导下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2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团结各阶级 各阶层力量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 1954年后政协性质与职能 性质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职能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3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方针提出 1956年 背景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9、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 目的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意义 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发展民主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 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 打下合作基础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 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 人民代表大会代替人民政协 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 行使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1956年 中共提出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的方针 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10、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1966年 1976年 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 1982年 中共提出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方针 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 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 恐怕是几个党好 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 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 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 多党竞选 等等 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 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 不搞三权分立 两院制 邓小平 阅读材料后回答 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 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西方

11、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 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建和发展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 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构 行使自治权 1 含义 各民族面临着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大杂居 小聚居 历史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建的原因 地理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内蒙古自治区 1947 西藏自治区 1965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 我国的五个省级自治区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建的意

12、义 到1998年年底 全国共建立自治区5个 自治州 县 旗 150多个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既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又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知识结构 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 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 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 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 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 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在新的奋斗征程上 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 课堂小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