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2015-学年高中历史导学案:必修三专题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09465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2015-学年高中历史导学案:必修三专题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2015-学年高中历史导学案:必修三专题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2015-学年高中历史导学案:必修三专题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2015-学年高中历史导学案:必修三专题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2015-学年高中历史导学案:必修三专题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2015-学年高中历史导学案:必修三专题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2015-学年高中历史导学案:必修三专题二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前先学案必修三 专题二编写人:杨素琪 审核人:王新华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自主学习】一、 学习目标1. 概括汉字、书法、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音乐、2. 舞蹈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理解书、画、舞、乐的功能和意义。3.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二、 重点难点4. 重点:古代艺术发展的表现形式。5. 难点: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三、 学法指导依据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标记和理解重要概念和历史结论,并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和预习思考题。四、 要点透析知 识 梳 理知识拓展一、汉字与书法:1、汉字的发展起源:_时代,陶器刻画符号。成熟:商代的_文、商周时期的_文统一:以秦

2、朝的_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书同文)。2、书法艺术历程条件:a字体丰富、数量庞大、单体汉字;b士人群体;c_的改进。历程:A:秦汉时期:_性文字;B:魏晋南北朝: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的_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C:隋唐:书法艺术达到顶峰。草书代表:_、_。楷书代表:_、_,被誉为_。D:宋朝:书法倡导有意无法、追求个性,代表人物为“宋四家”。E:明朝:更加强调个性化。汉字的字体演变:甲骨文_隶书_楷书_草书。演变趋势:由_到_,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个性化。更加强调个性的创造。绘画:历程: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源头。战国:用毛笔绘制在棉帛上。两汉:汉代帛画。魏晋:_出现,顾恺之

3、代表作:_、_。唐朝:雍容华贵、注重法度的盛唐气象。代表作有阎立本的_和吴道子的_。宋朝:a山水画:独立画种,注重意境。B民间风情画:代表作有北宋张择端的_。明清时期:a人文画:借物抒情、不拘一格、追求神韵、意趣。b木版刻画、年画、壁画、剪纸、布贴画。特点:既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也有非功利、重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音乐战国:湖北随县出土青铜编钟。秦汉:设立乐府机构,广泛收集各地、各族音乐。南北朝、隋唐:民间音乐进入宫廷“燕乐”:秦王破阵曲。明清:中国音乐丰收期,产生了诸如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舞蹈宫廷舞:仅满足宫廷文化消费需要,产生于

4、夏商时期,鼎盛于隋唐,衰落于明清。民间舞。戏曲(功能:休闲娱乐、传播文化、社会教化)戏曲的渊源:_、原始宗教歌舞、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初步形成:宋朝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_脱颖而出。成熟:元杂剧,代表作有关汉卿的_、王实甫的_、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繁荣:明代:传奇剧清代京剧:以徽剧、汉剧为基础,吸收昆曲、秦腔等剧种的有点和特长,是中国文化的国粹。关键:徽班进京。1、“四大徽班”为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俱为徽调著名戏班。据载,三庆班于1790年进京为乾隆帝祝寿,后受乾隆帝所宠爱。因为臣下有所议论,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2、京

5、剧行当:生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有老生、小生与武生之别;旦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有正旦、花旦、武旦等分支;净俗称花脸,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以表现其或粗犷豪迈、或阴险毒辣等不同性格;丑一般在鼻梁、两眼之间画一块自粉,属喜剧角色。五、预习思考1.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 )A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B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C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 D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2.北宋时期之所以以山水花鸟为主流的文人画以外,出现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各民族融合与交流的进一步加强C商业经济兴盛和城市的发

6、展 D“重文轻武”是朝廷的基本国策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人山水画的叙述,正确的是( )山水画在宋朝时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北宋的文人山水画构图宏伟,体现出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南宋文人山水画以描述江南风光为主张择端的文人山水画最有名A B C D4.下列有关唐朝绘画艺术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是基础 B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C手法创新,题材多样,画派众多 D吴道子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 5.在论及元杂剧时,明朝的王骥德感叹:“(文人的贫穷)由天地开辟以来,俟夷狄立中华,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此话反映了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是( )A元代城市经济繁荣 B迎合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C文

7、人贫穷地位低下 D继承发展了前代戏曲精华课 堂检测案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l 【课堂检测】1.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右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A.逐渐形象化 B.逐渐多样化C.逐渐简约化 D.逐渐国际化 2.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据你推测,汉瓦上的文字的字体是:( )A 大篆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书3.下列关于书艺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秦小篆和汉隶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 B 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C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8、 D 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 4.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下图中国探月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 )它是中国汉字 它是中国书法 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 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A B C D5.“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魔术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课 堂训练案课 堂训练案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l 【当堂训练】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

9、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2.从宋代话本到元代杂剧再到明清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艺术:( )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 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3.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 )A.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有趣 B.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C.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从而绘画极具生活实用性D.刻画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4元杂剧作家众多,名剧迭出,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0、。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最突出的社会意义是( )A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 B反映了民族矛盾的激化C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D把元杂剧艺术推向顶峰5.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互动探究案 互动探究一材料一 (东京 )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唱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

11、、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研究出现了

12、怎样的变化? 互动探究二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材料二: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尚书 多士材料三 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秦琅邪台刻石回答:材料一中对中国文字起源的看法有无道理?为什么?材料二的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秦朝“书同文”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课 后拓展案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课后拓展一:选择题1.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原始岩画 B. 汉代帛画 C. 中国文人画 D. 民间绘画2.在论及元杂剧时,明朝的王骥德感叹:“(文人的贫穷)由天地开辟以来,俟夷狄立中华,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此话反映了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