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提分微课3 “三法”实验探究酶的本质及特性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09446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提分微课3 “三法”实验探究酶的本质及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提分微课3 “三法”实验探究酶的本质及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提分微课3 “三法”实验探究酶的本质及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提分微课3 “三法”实验探究酶的本质及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提分微课3 “三法”实验探究酶的本质及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提分微课3 “三法”实验探究酶的本质及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课件: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提分微课3 “三法”实验探究酶的本质及特性(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第三单元 提分微课3 三法 实验探究酶的本质及特性 栏 目 导 航 一 试剂检测法 鉴定酶的本质二 用 对比实验法 探究或验证酶的高效性 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三 用 梯度法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或pH 1 设计思路 从酶的化学本质上来讲 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 少数的酶是RNA 在高中教材中常见的一些酶 如淀粉酶 蛋白酶等 其本质都是蛋白质 所以对酶本质的鉴定常常是变相地考查蛋白质或RNA的鉴定方法 因此 利用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而RNA与吡罗红染液作用显红色的原理设计鉴定方案即可 一 试剂检测法 鉴定酶的本质 2 设计方案 1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

2、物 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 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 如图所示 在35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 甲 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 丙 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正确的是 C A 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 丙和丁中蛋白块消失B 甲中溶液呈紫色 乙中溶液不呈紫色 丙中蛋白块消失 丁中蛋白块不消失C 甲和乙中溶液呈紫色 丙中蛋白块消失 丁中蛋白块不消失D 甲和乙中溶液都不呈紫色 丙中蛋白块消失 丁中蛋白块不消失解析 本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 因为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 蛋白酶和蛋白液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鉴定蛋白质常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 呈紫色反应 实验 中的甲和乙试管始终显示紫色 不能形成对

3、照 而实验 改用观察蛋白块的存在情况 丙中蛋白块消失 丁中蛋白块不消失 形成鲜明的对照 说明了猪笼草的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丁中蛋白块加水 因没有蛋白酶催化分解 不消失 所以A错误 乙中蛋白液在加水后蛋白质不消失 所以能呈紫色 故B错误 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 所以D错误 1 验证酶的高效性 设计思路验证酶高效性的方法是 对比法 实验变量为不同类型催化剂 因变量为底物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 二 用 对比实验法 探究或验证酶的高效性 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设计方案 2 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探究方法 对比法 设计思路常见的方案有两种 即底物相同但酶不同或底物不同但酶相同 最后通过观察酶促

4、反应能否进行得出结论 设计方案 2 2018 山西名校联考 现有甲 乙 丙三支试管 先向三支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再按下图所示步骤操作 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 A 甲试管和乙试管对照 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 甲试管和丙试管对照 说明酶活性受高温影响C 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 实验结果是乙试管和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解析 甲与乙对照 底物相同 酶不同 可证明酶的专一性 A正确 甲和丙对照 酶相同 温度不同 可以说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B正确 甲试管中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还原糖 用斐林试剂检验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以出现砖红色沉淀 C正确 乙试管中

5、胃蛋白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丙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失活 两试管中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D错误 3 2018 武威一中月考 某同学为了验证酶的相关特性及其作用底物情况进行了三组实验 实验一 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1混合 可得到中间产物乙 实验二 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1和酶2混合 可得到小分子物质a 实验三 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2混合 不能得到中间产物乙及小分子物质a 下列相关推理 错误的是 A 小分子a可能是大分子物质甲的基本组成单位B 酶2的作用底物很可能是中间产物乙C 由实验一和实验三可得出酶1具有专一性D 由实验一 实验二和实验三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和温和性 C 解析 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可知 小分子物质a

6、可能是大分子物质甲的基本组成单位 A正确 结合实验一 实验二和实验三进行分析 酶1的作用底物是大分子物质甲 而酶2的作用底物不是大分子物质甲 酶2的作用底物很可能是中间产物乙 B正确 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三进行分析可知 酶1的作用底物是大分子物质甲 但未涉及酶1对应的第二种底物 故不能推测酶1具有专一性 C错误 三组实验均未涉及无机催化剂 以及温度和pH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故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和温和性的结论 D正确 1 探究酶的高效性时 对照组应用无机催化剂对照 2 用不同底物 同种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时 若是用淀粉酶和淀粉 蔗糖 两种底物 则应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 不能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1

7、 设计思路 设计实验时需设置一系列不同温度 或pH 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 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酶促反应所需时间最短的一组对应的温度 或pH 最接近最适温度 或pH 相邻组间的差值 即梯度值 越小 测定的最适温度 或pH 就越精确 三 用 梯度法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或pH 2 设计方案 4 2012 全国卷 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存A B C D 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5 0 6 0 7 0 8 0 9 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 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 的淀粉液1mL 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 摇匀 将5支试管放入70

8、恒温水浴中 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取出各试管 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mL 摇匀 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 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 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 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 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 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 2 解析 1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本题探究的是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因此 温度应为无关变量 必须适宜 而70 恒温水浴的温度过高 会导致5组试管中的酶因高温而失活 最终使不同pH下的实验结果一样 2 本题使用的是斐林试剂 通过检测产物的生成量来确定酶的活性高低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必须要加热 如果不加热 则任何一组都不会发生颜色反应 中70 应改为37 因为人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7 在观察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之前应将各试管放在50 65 水浴中一段时间 因为在高温条件下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显色 谢 谢 观 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