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田家炳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09444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田家炳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9课 诗歌与小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市田家炳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9课 诗歌与小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市田家炳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9课 诗歌与小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市田家炳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9课 诗歌与小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市田家炳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9课 诗歌与小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田家炳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9课 诗歌与小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田家炳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导学案:第9课 诗歌与小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诗歌与小说【学习目标】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学习目标1明确各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2诗经的内容及特点3“楚辞”的特点及评价4汉赋的特点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安文学、南北民歌及骈文的原因6唐诗发展的原因7唐诗发展的不同阶段、各自代表人物及风格8宋词发展的原因9宋词的流派划分及各自代表人物10元曲发展的原因11明清小说发展的原因【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 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总集,保存了从 到 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它的出现,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它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

2、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2楚辞:是战国时期 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 方言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又称“骚体”。 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3 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 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特点是专重铺陈排比、 。代表人物有西汉司马相如、东汉张衡等。二唐诗1唐诗辉煌的原因:大唐帝国的繁荣、开放和多元的文化;科举制度的确立;太平盛世的安乐给初唐和盛唐的诗人带来诗歌的灵感;安史之乱后走向衰落的唐朝也造就了一批伟大的诗人。 2成就: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繁荣时期,五言七言、律诗绝句都臻于完备。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和五万首诗歌。初唐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盛唐有高适、岑参

3、的边塞诗,孟浩然、王维的田园山水诗。李白被称为“ ”,显示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有将进酒等;“诗圣” 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中唐 的创作成就最高。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是广为流传的佳作。晚唐诗人杜牧和李商隐,杜牧的江南春充满历史的沧桑感,李商隐的爱情诗流传千古。3特点:题材丰富,流派众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三宋词与元曲1词:又称 ,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流传至今的宋词有两万首,词作家一千三百多人。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北宋中后期,_ _为词的发展打开新格局,是宋词中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代表

4、作永遇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_ _所写的满江红中的名句,流传千古。辛弃疾的词也表现了昂扬斗志。2元曲中许多作品抒发了汉族文人愁闷的情怀,也表达了下层文人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四明清小说1原因: 和 兴起,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话本脱胎而来的 ,逐渐发展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2成就:(1)明清时期的四大奇书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 、金瓶梅。(2)三言二拍是指: 、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3)批判现实的代表作有:最著名的长篇小说红楼梦、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杰

5、作、 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基础自测(试一试 你行的)1战国时期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取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是A楚辞B汉赋C诗词D散曲2关于汉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是汉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B其突出特点是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C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D汉赋主要是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3关心民间疾苦,自言“惟歌生民命,愿得天下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抱负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王昌龄D孟浩然4下列词作者的风格有相似之处的一组是A柳永李清照B辛弃疾李清照C柳永苏轼D苏轼李清照5下列文学形式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赋诗词话本小说B诗赋词话本小

6、说C赋词诗话本小说D词诗赋话本小说自主思疑(合作探究,情况反馈)【课堂学习】释疑解惑问题预设一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二有的学者认为“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你认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试以隋唐和宋元文化的发展为例加以说明。再生新疑第9课 诗歌与小说知识梳理一1诗经 西周初期 春秋中期 2屈原 楚国 离骚 3赋 楚辞 文采华丽 二2诗仙 杜甫 白居易三1长短句 苏轼 岳飞四1工商业城镇 市民阶层 章回体裁小说 2(1)西游记(2)警世通言(3) 儒林外史基础自测A

7、 D B A A问题预设一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转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戏曲丰富多彩,牡丹亭等名剧先后问世,地方戏剧繁盛,京剧形成。“吴派”画家;“扬州八怪”开创了一代新的画风。这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巨著。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巨大的进展和创新。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夜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8、。二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隋唐文化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当时,我国南北统一,疆域辽阔、政治稳定;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国内各族人民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天文学方面,僧一行从实测中得到地球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测量子午线的第一次。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使这一时期教育空前发展,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文学方面,李白的诗作豪迈奔放、寄托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深情厚意,这是唐朝最繁盛时期的写照;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诗作则更多地反映人民的悲惨生活及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的凋敝。宋元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加上宋元社会相对安定,对外交往活跃。因而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利用,这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除此之外,天文学方面。元朝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工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时期东京的繁华。两宋之交的社会变乱,在陆游,辛弃疾等人的诗词中、都打上下深深的烙印。总之,上述史实充分证明,文化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治稳定为依托,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真实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