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共74张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09440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共7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共7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共7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共7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共7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共7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共74张PPT)(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山耸立的青藏高原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崎岖不平的云贵高原 起伏和缓的大兴安岭 地势陡峭的华山 急流跌宕的瀑布 孤峰林立的岩溶地貌 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 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汊纵横的珠江三角洲 漫天黄沙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地表形态的基本类型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山地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也叫地形 地貌 地球陆地表面的形态或外貌 地质作用 定义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 引起地表形态 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称为地质作用 分类 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 内力作用 同学们阅读课文及案例1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2 内力

2、作用通过哪些形式表现出来 这些形式对地表形态作用的速度相同吗 哪一种作用速度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最为显著 提示 案例1两种表现形式的比较 3 在内力作用中 哪一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最主要方式 4 什么是水平运动 什么是垂直运动 它们会使岩层发生什么变化 形成什么地表形态 5 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总趋势是什么 问题探究 1 能量来源 2 作用速度 地球内部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较快 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 较慢 不易被人察觉 地壳运动 3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主要方式 发生在地壳深处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一 地壳运动的基

3、本形式 1 水平运动 运动形式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运动结果 地表岩层弯曲变形巨大的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山 地表岩层水平位移断裂带 东非大裂谷 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垂直运动为辅 中国山脉分布图 2 垂直运动 运动形式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即上升或下降 运动结果 岩层隆起或凹陷 引起地表的高低起伏或海陆变迁 台湾海峡 练习 一 请根据下面地理信息 分析判断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 1 美洲大陆和欧洲 非洲之间的大西洋每年加宽65厘米 2 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红海每年以2 3厘米的速度在加宽 3 珠穆郎玛峰平均每年上升1 27厘米 二 褶皱山系是地壳

4、垂直运动形成的吗 地壳的水平运动 地壳的水平运动 地壳的垂直运动 答案 不是 是水平运动的结果 世界上许多高大的褶皱山系都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如 喜马拉雅山 安第斯山 阿尔卑斯山等 思考 1 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 大部分注入渤海 可千百年来 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为什么 答案 渤海海底的地壳同时也在不断下降 并且下沉的速度与泥沙堆填的速度相当 2 台湾海峡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 是地壳下降后 海水入侵所形成的 探究活动 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 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 请根据该石柱上地壳运动的痕迹 回答问题 1 公元79 15世纪 那不勒斯湾海岸处

5、于运动中 判断依据 2 公元15 18世纪 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运动状态中 判断依据 3 那不勒斯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那些特征 探究活动 下降 底部被石灰岩覆盖部分看不见了 上升 石柱有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生生物钻孔的痕迹 地壳运动具有垂直方向的运动 具有长期性 周期性特征 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或凹陷 垂直运动 相互关系 相伴发生 全球而言 以水平运动为主 垂直运动为辅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水平运动 地表形态 岩层变化 运动方式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的分类比较 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典型例子 台湾海峡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典型例子 喜马拉雅山脉 内力作用 大陆与洋底

6、 山脉与盆地 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5 学习主题二 外力作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70 71页内容 完成以下问题 石林 二 外力作用 1 什么是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 外力作用有哪几种表现形式 3 什么是侵蚀地貌 什么是堆积地貌 4 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总趋势是什么 5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有着怎样的关系 问题探究 外力作用 1 概念 外力作用的外力包括地球表面的等可以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 2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部 主要是能 3 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 和四种方式 外 太阳辐射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1 风化作用 在温度 水以及生物等的

7、影响下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 形成的地貌 使地表岩石形成风化壳 花岗岩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 生物风化 植物根劈 2 侵蚀作用 水 冰川 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 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形式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 瀑布 河流沟谷 峡谷 V形谷 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的化学侵蚀作用 九寨沟瀑布 石林 流水溶蚀作用 峰林 喀斯特地貌 岩溶地貌 以石灰岩为主 西南地区 石柱 石笋 钟乳石 流水化学侵蚀地貌 在石灰岩里面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 渗入石灰岩隙缝中 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 这溶解了

8、碳酸钙的水 从洞顶上滴下来时 由于水分蒸发 二氧化碳逸出 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 称为固化 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 称为 钟乳石 广东丹霞山 红色砂砾岩 顶平 身陡 麓缓 丹霞地貌 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原因是黄土高原地表植被较少 加之土质疏松 夏天多暴雨 台湾野柳风景区 女王头石 风蚀作用 荒漠地区风力较大 风携带沙子对地表的岩石打磨 形成了风蚀柱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风蚀柱 风蚀蘑菇 风蚀作用 最瑰丽的岩石雅丹 乌尔禾 新疆 最神秘的雅丹 白龙堆 新疆 最壮观的雅丹 三垄沙 新疆 在高纬或高山地区 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 往

9、往形成冰斗和角峰 冰斗 角峰 角峰 冰川侵蚀作用 在岩石海岸 波浪不断地击打 侵蚀岩壁 使其回退 常形成陡崖 3 堆积作用 在搬运过程中 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起来 形成堆积地貌 在沙质海岸 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 由于速度逐渐减慢 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 形成沙滩 冲积扇平原 出山口 流水堆积 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平原 入海口 高山冰川向下运动时 把地表物质刨掉并带走 下降到一定高度时 冰川融化 因此携带的大小石块被散落到原地 形成了图中的景观 在沙漠地区 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 沙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 叫新月形沙丘 迎风坡 较缓背风坡 较陡

10、风力沉积作用 请绘制两幅图的风向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怎样形成的 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3 总结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坦 外力作用 破坏地表物质 搬运 堆积 来自地球内部 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来自地球外部 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坦 同时进行 朝相反方向改变地表 以内力作用为主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比较 有些内力作用进行慢有些则瞬间改变地表 总结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 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 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11、 内力作用为主 1 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 图 该地形名称叫 2 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 图 该地形名称叫 3 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图 该地形的称叫 4 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 图 该地形名称叫 A B C D 风蚀蘑菇 峡谷 角峰 三角洲 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 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的相互转化 化石 变质作用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生成如花岗岩 侵入岩 和玄武岩 喷出岩 侵入岩坚硬致密 喷出岩有气泡 沉积岩外力作用生成 如石灰岩有明显层理 可能含有化石 变质岩岩

12、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如大理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 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循环 沉积岩 1 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 B C D 2 从 到形成各种 又到新 的产生 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重熔再生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冷却凝固 岩浆 岩石 岩浆 想一想 1 下列现象中 在缓慢中进行的是 A 山崩B 珠穆朗玛峰在升高C 地震D 火山活动2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 安第斯山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东西走向的山B 都经受过漫长的风化作用 山顶浑圆C 都属于断层山D 都处在板块交界处3 塔里木盆地中沙

13、丘属于 A 风蚀地貌B 流水堆积地貌C 风化地貌D 风力堆积地貌 B D D 4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作用形成的 A 风力沉积B 流水沉积C 流水侵蚀D 风力侵蚀5 黄土高原是形成的 A 内力作用B 流水沉积C 风力沉积D 流水侵蚀6 下列地形区中 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 A 汾河谷地B 黄土高原的黄土C 泰山D 喜马拉雅山 C C B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暖湿的石灰岩层分布区 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 云南和贵州等省 区 越南北部 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 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 法国中央高原 俄罗斯乌拉尔山 澳大利亚南部 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 古巴及牙买加等地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面积大 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 面积约91 130万平方千米 其中以广西 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 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 如广西的桂林山水 云南的路南石林等驰名中外 喀斯特地形也称为喀斯特地貌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aCO3 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Ca HCO3 2 后者可溶于水 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