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业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709311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业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业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业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业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业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业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业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苏淮安高考信息卷)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指出,五四运动与国民党的号召,并无彼此参与的关系,却有互相呼应的效果,为北伐铺设了民意基础。作者认为二者互相呼应是基于共同的() A.指导思想B.斗争策略C.实践方式D.革命任务答案D二者的指导思想不同,五四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无产阶级的,国民党的号召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故A项错误;斗争策略是指斗争方法,五四运动是采取游行示威的方式进行反帝反封建,北伐战争是以战争方式进行的,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是动员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下实现的,故二者的实践方式不同,C项错误;五四运动和北伐

2、战争的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故D项正确。2.(2019江苏扬州期初)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中序号“九”的内容是()目录序号内容三南开学校八黄埔军官学校九十二南昌起义二十六坚持在重庆(上) A.五四风暴B.从统一广东到北伐C.长征路上D.抗战胜利和双十公告答案B黄埔军官学校成立于1924年,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因此序号“九”对应的时间段是19241927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错误;“从统一广东到北伐”发生在19251927年,符合时间限制,故B正确;长征发生在1934年到1936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

3、错误;“抗战胜利和双十公告”对应的时间是1945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错误。3.(2018江苏南京二模)开国上将李天佑在把敌人挡在湘江面前中记载:“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了伤,营连指导员也剩得不多了。在脚山铺阻击时战士们喊着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的口号,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以上叙述反映了()A.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中国共产党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D.工农红军主力摆脱了围追堵截答案B“湘江”“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反映的是红军长征开始时为了冲破敌人的封锁线,渡过湘江,与国民党殊死搏斗的情景,此时中国共产党正处于

4、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B项正确。A项是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是在红军长征之前,排除;D项是在渡过金沙江之后,排除。4.(2018江苏无锡期末)“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需要这个民族能看到新的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目前的处境尽管艰难,只要奋起救亡图存和勇于变革,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A.洋务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抗日战争D.五四运动答案C日本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符合第一个条件“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为此,国

5、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点燃了新的希望,符合第二个条件“这个民族深信目前的处境尽管艰难,只要奋起救亡图存和勇于变革,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C项正确。洋务运动、五四运动与第一个条件不符,A、D两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与第二个条件不符,B项错误。5.(2017江苏三市三模)美国某报刊在评价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某一军事行动时称:“中国在山东方面的胜利,已经打胜日本四十年来军事胜利的记录,为欧战后军事上又一伟绩。”该军事行动() A.有力地支援欧洲战场B.是抗战以来最大胜利C.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D.使日本军队首尝败绩答案B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据材料可知,该军事行动指的是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第五

6、战区长官李宗仁指挥的战役,杀敌一万多人,给予日军重大打击,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故B项正确。6.(2018江苏苏州期末)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警备阜阳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奸匪。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该密令表明()A.蒋介石积极部署“围剿”红军B.抗日战争已进入决胜阶段C.国共两党全面内战已爆发D.阶级矛盾正成为主要矛盾答案D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共产党部队实施新一轮的“围剿”,材料中的部署正是蒋介石打内战的先兆,说明国共两党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故D项正确。红军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番号,故A项错误

7、;抗日战争此时已经胜利,故B项错误;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于1946年6月,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2018江苏南通、扬州、泰州模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时间大事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材料二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

8、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材料三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摘编自王建郎、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请回答:(1

9、)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2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4分)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6分)(3)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4分)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4分)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政策举措: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积极作用:国民党的革命性增强,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促使民众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推动国

10、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3)实质任务:实现国家统一;获得民族独立。主要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苏盐城模拟)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192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说明当时() 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化B.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D.中国共产党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答案D1927年,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但革命性质没有变,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故A项错误;“它推翻了地

11、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是对乡村的权力结构进行改造,不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故B项错误;192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乡村权力的改造,不是乡村民众的政治追求,故C项错误;192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乡村权力的改造,表明中国共产党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故D项正确。2.(2018江苏镇江一模)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A.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B.刘邓大军跃进大

12、别山C.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D.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答案A材料中“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描述的是红军长征期间的艰难处境,长征期间召开的遵义会议,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中“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排除。3.(2018江苏三市模拟)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国共产党两次走

13、向成熟的关键在于()A.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D.接受共产国际指导答案A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成长历史。材料中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熟的两次会议分别是中共七大和遵义会议,这两次会议均是在抗日战争和土地革命实践基础上对不成熟革命思想的反思,故A项正确。4.(2018江苏如东调研)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资料记载:“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据此可知,此时()A.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B.全民族抗战尚未形成C.国民党已经停止抗日D.国共两党停止了合作答案A根据

14、材料中“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可知日军和中国的抵抗力量同时存在,并且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再结合“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可知这时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A项正确。5.(2018江苏南京一模)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罗店第四军溃退,但左右各部队未动摇,故未致大害。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材料表明()A.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B.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C.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胜利的信心D.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战主战场答案C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全民族抗战从193

15、7年七七事变开始,B项错误;“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表明平型关大捷增强了国民党抗战胜利的信心,C项正确;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抗战主战场,D项错误。6.(2018江苏徐州考前冲刺)“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6个旅,共40万人。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为此,解放军实施了()A.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B.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C.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D.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答案C面对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的态势,解放军实施了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2018江苏扬州调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以后两千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