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复习资料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709309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长与《山海经》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阿长与《山海经》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阿长与《山海经》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长与《山海经》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长与《山海经》复习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阿长与山海经考点:事件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情感脉络,欲扬先抑写法侧面烘托1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 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文章写了:“长妈妈”名字来历。长妈妈喜欢切切喳喳。不许我走动。睡觉摆大字。懂得许多规矩,如元旦吃福桔,还教给我很多道理。给我讲长毛故事。给我买来山海经。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2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阿长性格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形象。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地位低下,没有文化,有点粗俗、迷信,饶舌多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长妈妈名称来历:先前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他回去了,我

2、那什么姑娘才来补他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他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地位低下,连个像样名字都没有。隐含着作者同情。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方或自己鼻尖饶舌多事。摆大字等细节描写。母亲问起这事时,他不开口。但到夜里依然如故不拘小节,质朴,有些愚钝。元旦吃福桔,将福桔“塞在我嘴里”虽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祝福。交给“我”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我”关心爱护。讲“长毛”故事,讲到“脱下裤子”“外面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话,更是让人看到长妈妈无知和纯朴。写到买山海经时,作者用了相当多篇幅和非常具体细节描写,作者只是随意告诉阿长山海经事,他却真买了回来,令作者

3、对他产生了衷心敬意。体现了这位长妈妈善良、热心和对孩子关心、爱护。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美德。文章自始至终一直在刻画他对孩子关心爱护品质:从他“不许我动”到吃福桔祝福,以及“晒裤子用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道理和后来买山海经中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他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3依照文中时间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感情态度词句,对比前后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作者对他她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对他繁琐规矩和很多道理也

4、觉得“非常麻烦”;而后对他讲长毛故事产生“空前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爱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甚至“完全消失”。最后他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了“新敬意”,因为作者说:书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真挚感激、怀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深沉祝福:“仁厚黑暗地母呵,远在你怀里永安她魂灵!”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人物形象给人意外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就叫先抑后扬写法。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4、在阿长买山海经之前,还写了哪些事?这样写有何作用?此前,先写远房的叔祖使“我”接近了书籍,交代了“我”是怎

5、样地渴慕山海经,而又为什么求之不得,又是怎样地念念不忘。有了这些铺垫,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喜过望,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5、文章的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前半部分为何要写那么多的琐事? 前半部分略写的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全面的了解,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这些真切的描写,很多都带着贬义,是“抑”的一面,可以说都是在为写买山海经一事做铺垫。即便是这“抑”的一面,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着长妈妈的善良、朴实的品质,由中年的鲁迅写出来,满是怀念、尊敬与同情,同时与后文买来山海经形成对比,使文章波澜起伏,并突出了阿长对鲁迅的疼爱关心和鲁迅对阿长的感激怀念之情。 6、题目“阿长与山海经”中“与”表示什么关系?作者用意何在?表示并列关系。前后两者有相同的地方,都在作者的人生路上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山海经的作用,激发了作者的学习兴趣,鲁迅的读书生涯就是从山海经开始,作者对它的印象也最深。文中说“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到现在还在眼前”就是例证。 长妈妈的作用:长妈妈的善良、朴实、热情、乐于助人、主动承担教育责任、对孩子真诚的爱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教育着“我”。所以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也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感激、怀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