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2709059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数学成就天文历法农学成就医学成就。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代表,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另外,中国古代在数学、天文、历法、农学、医学等领域也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具有实践性、实用性和总结性的特点,科学性、创新性不足,明清时期开始落后。线索2: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体现了中国古代从先秦到清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也是不同时代在艺术形式上的反映。适应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2、古代文学呈现平民化、世俗化的发展趋势。线索3:中国古代艺术成就:汉字、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戏曲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书法艺术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阶段,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中国绘画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和物外之美。中国戏曲艺术也是历史悠久,元杂剧的形成是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清代形成的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必记精要盘点一、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及明清时走向衰落的原因1领先原因(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2)政治:古代中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政府的管理之下,政治局面相对安定,这也有利于科技的繁荣与进步。(

3、3)经济: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古代中国的生产力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4)政策: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同时,封建政府为保证国家赋税收入和长治久安,非常注重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促进了科技进步。(5)对外交往:中华文明同外来文明不断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的融合,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2走向衰落的原因(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政策,

4、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人才。(4)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二、两宋时期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表现1思想上: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2科学上: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应用于印刷行业;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指南针应用于航海。3书法上:宋代随着市民阶层的兴

5、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出现了各具形态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他们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4绘画上(1)重文轻武的国策使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画家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2)伴随着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5诗歌上: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两宋之际,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宋词形成了婉约和豪放两大风格。6小说上:宋代商业繁荣,城市生活丰

6、富,市民阶层兴起,通俗的、内容丰富的说书流行。话本是宋元时期主要的小说形式,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三、古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科技文化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中国科技文化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地位,出现造纸术、九章算术等成就;汉赋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3隋唐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全面繁荣的特点,许多

7、方面在世界领先。中唐以后,政治黑暗,出现大量表现人民痛苦、揭露黑暗统治的文学作品。4宋元时期: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高度繁荣,三大发明在此时完成或外传。文学艺术方面,风俗画、话本和词、曲兴起;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促使杂剧繁荣。5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等因素,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学技术虽仍走在世界前列,也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文化领域里专制色彩浓厚,同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和戏曲成为文学主流,很多作品

8、具有反封建色彩。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爱惜原料,将剩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后,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茧丝成为造纸的重要原料B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C造纸术未能满足大众消费D制丝术与造纸术相得益彰解析:选B根据材料“将剩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后,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可知,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故B

9、项正确。2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解析:选B材料内容是说南宋时,文人周必大应用活字印刷术,不能说明其玉堂杂记最早记载活字印刷术,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符合史实。3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该科技成就()A由少数民族带到中原B由阿拉伯人传到中国C金朝开始应用于军事 D助推了世

10、界文明的转型解析:选D火药的发明源于炼丹,并非由少数民族带入中原,故A项错误;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故B项错误;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代后期,故C项错误;火药传入欧洲对推翻中世纪封建统治、实现社会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4中国古代著名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都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A在理论上能不断与时俱进B形成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C融入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D对自然环境提出较高要求解析:选C农业与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可以看出强调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故C项正确。5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化、辞藻华美、

11、对偶工巧,充分体现了我国南方地区民歌特色的文学形式是()A汉赋B唐诗C楚辞 D宋词解析:选C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题材,与题干所述相符,故C项正确。6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他所说的文学体裁()A通俗易懂、豪放飘逸B重章叠句、四言为主C平实浅近、句式工整D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解析:选A根据材料“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 为民间之日用”,宋金之际,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相继入据中原,他们带来的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相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乐曲散曲

12、,其特点是通俗易懂、豪放飘逸,故A项正确。7明代许仲琳在封神演义中以姜子牙的口吻表达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号召诸侯“吊民伐罪”,哪吒剔骨还肉、黄飞虎反商归周等强调了“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这从侧面反映了()A理学失去了社会约束力B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C资产阶级追求自由生活D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父逼子反”“君逼臣反”“不得不反的精神”得出当时的士人主张打破传统的“三纲五常”,追求自由平等,故B项正确。8文艺创作有两个异常鲜明的走向,一是对以市井社会为中心的“世情”的揭示较以往有较大开拓;一是对以知识阶层为中心的“性情”世界的

13、抒发有所强化,后者主要源自文人自身的精神诉求。这些文艺创作的新走向应该同时出现于()A先秦 B秦汉C隋唐 D明清解析:选D文艺创作以市井社会为描绘重点和文艺创作以知识阶层为描绘重点同时出现是在宋朝以后,故D项正确。9唐人史邕曾这样描述一书法家的作品风格:“风雨惊兮魍魉走,山岳动兮龙蛇斗。千尺松枝如蠹朽,欲折不折挂岩口。”下列与其风格相似的作品是()解析:选C材料所述书法家的作品风格是草书。A项作品风格是楷书,故A项错误;B项作品风格是行书,故B项错误;C项创作风格是草书,与材料一致,故C项正确;D项作品风格是篆书,故D项错误。10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参观博物馆时,对秦朝残缺不全的“左丞相印”封

14、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对封泥字体特点争执不下。以史为据,可知该封泥字体()A字形方正,笔画详备,规矩严整B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C字形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D工整清晰,飞洒活泼,雅俗共赏解析:选C字形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是小篆的特点,而小篆创始于秦代,故C项正确。11据记载,宋代一些画家“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这反映了宋代()A绘画水平日趋下降B市民文化日渐兴起C经济题材画占主导D画家多是经商的人解析:选B材料“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风俗画兴起,故B项正确。12右图是八大山人作品孤禽图,整幅画的画面仅在中下方绘一只水禽,鸟的眼睛一圈

15、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副白眼向天的神情。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A注重写实,形态逼真B讲究布局,气势雄壮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解析:选C解读图片信息,图中禽鸟一足立地,一足悬,缩颈,拱背,白眼,一副既受欺又不屈,傲兀不群的情态。流露出愤世嫉俗之情,故可判断出该画是文人画,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图片内容不符。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个激荡的时代,它所统辖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全球通史材料二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的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