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备考全方案12题揭秘专题10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题型训练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708989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备考全方案12题揭秘专题10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题型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备考全方案12题揭秘专题10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题型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备考全方案12题揭秘专题10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题型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备考全方案12题揭秘专题10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题型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化学备考全方案12题揭秘专题10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题型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备考全方案12题揭秘专题10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题型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备考全方案12题揭秘专题10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题型训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0 反应热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1【2019届山东德州期末】已知2SO2(g)+O2(g)2SO3(g),H=-198kJ/mol,在 V2O5存在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 E4- E3+E2-E1B加入V2O5后反应经过两步完成,其中第一步决定反应速率C加入V2O5,H不变,但反应速率改变D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时,反应放热198kJ【答案】C【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的焓变为吸收能量与放出能量的差值,H=E1-E2+E3-E4,A错误;B多2【2019届福建漳州一检】在含Fe3+的S2O82和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

2、S2O82(aq)+2I(aq)=2SO42(aq)+I2(aq)的分解机理及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步骤:2Fe3+(aq)+2I(aq)=I2(aq)+2Fe2+(aq)步骤:2Fe2+(aq)+S2O82(aq)=2Fe3+(aq)+2SO42(aq)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与Fe3+浓度的大小有关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Fe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若不加Fe3+,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答案】A【解析】A铁离子可以看做该反应的催化剂,根据反应的机理,化学反应速率与Fe3+浓度的大小有关,故3【2019届山东烟台期末】“钙基固硫”是将煤中的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

3、脱硫,而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发生反应I和反应II,导致脱硫效率降低。某温度下,反应I的速率(v1)大于反应II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反应I:CaSO4(s)+CO(g) CaO(s)+SO2(g)+CO2(g) H1=+218.4kJmol-1反应II:CaSO4(s)+4CO(g) CaS(s)+4CO2(g) H2=175.6kJmol-1 【答案】A 【解析】反应为吸热反应,说明反应I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排除B、C选项;反应的速率(v1)大于反应的速率(v2),则说明反应I的活化能较小,反应的活化能较大,排除D选项,选项A正确;故合理选项

4、为A。4【2019届山东烟台期末】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H。某I2、KI混合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浓度c(I-)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HK2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3-)大【答案】C【解析】A随着温度升高,I-的浓度逐渐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5【2019届北京朝阳期末】向20 mL 0.40 mol/L 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KI溶液:H2O2+I-=H2O+IO;H2O2+IO= H2O+O2+ I。

5、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和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标准状况)如下。 t/min05101520V(O2)/mL0.012.620.1628.032.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KI能增大H2O2的分解速率B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是吸热反应C0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9.010-3 mol/(Lmin)DH2O2在反应过程中既体现了氧化性,又体现了还原性【答案】B【解析】A从反应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KI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大大加快,A正确;B根 6【2019届北京海淀期末】某电路板生产企业的水质情况及国家允许排放的污水标准如下表所示。为研究废

6、水中Cu2+处理的最佳pH,取5份等量的废水,分别用30%的NaOH溶液调节pH至8.5、9、9.5、10、11,静置后,分析上层清液中铜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平衡I:Cu(OH)2 + 4NH3 Cu(NH3)42+ + 2OH-;平衡II:Cu(OH)2 + 2OH- Cu(OH-)42-项目废水水质排放标准pH1.069Cu2+/ mgL-1720.5NH4+/ mgL-12632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废水中Cu2+处理的最佳pH约为9Bbc段:随pH升高,Cu(OH)2的量增加,平衡I正向移动,铜元素含量上升Ccd段:随pH升高,c(OH-)增加,平衡I逆向移动

7、,铜元素含量下降Dd点以后,随c(OH-)增加,铜元素含量可能上升【答案】B 7【2019届天津区县期末】有可逆反应A(g)3B(g) 2C(g)H0。该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t2、t4、t6、t8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则对应t2、t4、t6、t8时改变的条件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减小压强、升高温度B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C使用了催化剂、增大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答案】B【解析】该反应为正反应气体系数减小的放热反应,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更大,平衡

8、逆向移动,说明升高温度;t4为减压: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t6时刻逆反应速率不变,正反应速率突然增大,说明增大反应物浓度;t8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则加入了催化剂;故B正确。答案选B。8【2019届北京东城期末】相同温度下,分别在起始体积均为1L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g)+3Y2(g) 2XY3(g) H=-akJ/mol 实验测得反应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反应条件起始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所用时间/min达到平衡过程中的能量变化X2Y2XY3恒容 13010放热0.1akJ恒压130t放热b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上述反应,、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不同B

9、中:从开始至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X2)=0.1mol/(Lmin)C中:X2的平衡转化率小于10%Db0.1a【答案】D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入到1.0 molL1 Fe2(SO4)3溶液中铜粉溶解,溶液变蓝金属铁比铜活泼C将5 mL 0.005 molL1 FeCl3溶液和5 mL 0.015 molL1 KSCN溶液混合,达到平衡后再滴加4滴1 molL1的KCl溶液溶液红色加深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D向10 mL

10、 0.1 molL1 AgNO3溶液中滴加4滴0.1 molL1 NaCl溶液,然后再滴加4滴0.1 molL1 Na2S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有黑色沉淀生成相同温度下,Ag2S的溶度积比AgCl的小【答案】A【解析】A少量Fe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三价铁离子遇到KSCN溶液变成血红色,10【2019届南昌十中月考】已知FeCl3溶液与KSCN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许KC1固体,溶液颜色变浅B升高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C加入少许KC1固体或者加入少许FeCl3固体平衡常数均发

11、生变化,且变化方向相反D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Fe(SCN)3c3(KCl)/c(FeCl3)c3(KSCN)【答案】B【解析】A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分析,化学平衡为Fe3+3SCN-Fe(SCN)3,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中Fe3+、SCN-浓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故A错误;B反应一定存在热效应,升高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故B正确;C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浓度不影响平衡常数,故C错误;DFeCl3+3KSCNFe(SCN)3+3KCl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平衡常数表达式K=cFe(SCN)3/c(Fe3+)c3(SCN),故D错误。故选B。11【2019届河

12、北唐山期末】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FeCl3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Cl溶液溶液红色变浅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C饱和氯化银溶液与饱和碘化银溶液等体积混合有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D用洁净的铂丝蘸去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紫色该溶液一定是钾盐溶液【答案】C【解析】A、KCl不影响铁离子与SCN的络合反应,则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Cl固体,12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光催化分解水制氧气:2H2O(l)2H2

13、(g) + O2(g) H1+571.6 kJmol1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2H2O2(l)2H2O(l) + O2(g) H2196.4 kJmol1一氧化氮分解制氧气:2NO(g)N2(g) + O2(g) H3180.5 kJmol1A反应是人们获取H2的途径之一B反应、都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反应H2O2(l)H2O(g)+ O2(g)的H285.8kJmol1D反应2H2(g)+2NO(g)N2(g)+2H2O(l)的H752.1 kJmol1【答案】C【解析】A、反应是通过光催化分解水制氧气的同时也得到氢气,所以是人们获取H2的途径之一,选项13有、3个体积均为0.5L的恒容密闭容器,

14、在、中按不同投料比(Z)充入HCl和O2(如下表),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O2(g)2Cl2(g)+2H2O(g)H。HCl的平衡转化率与Z和T的关系如图所示。容器起始时T/n(HCl)/molZ3000.25a3000.25b3000.25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0Ba4v(逆)D300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值为320【答案】D【解析】A、由图象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HCl的平衡转化率在减小,即升温平衡向左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0,所以A正确;B、在相同温度时,n(HCl)相同,Z=a时HCl的转化率大于Z=4时HCl的转化率,即容器中增大了n(O2),使Z4,即a4,同理可得4b,所以B正确;C、容器 即Z=4时,反应某时刻处于R点,即HCl的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