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08983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个文件的异同点。3.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或现象发展进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2.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树立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三、教法:问题法四、学法:自主探究法五、教学过程导入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19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加紧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激化,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

3、民起义。进行导入讲授新课(一)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知识链接课本p46学习思考: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回答,老师归纳答案提示:马克思指出了中国起义的欧洲原因,即西方列强的侵略。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一是白银外流加重了人民负担;二是五口通商使东南亚棉纺织业受到冲击,出现大量以农民为主体的流民。同时由于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签订,使基督教大规模传入中国,本来是为殖民侵略服务的宗教,却被农民阶级利用和改造。总之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激化了原有的阶级矛盾,二基督教的传入又为中国农民提供了反封建的理论武器。因此

4、,从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原有的阶级矛盾这个角度来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根本原因)(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2.准备工作引导提问:起义前,洪秀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学生回答,老师归纳(1) 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2) 洪秀全创立宗教理论。老师讲解:洪秀全指出:“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

5、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提出问题:以上材料反映了洪秀全的宗教思想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是农民阶级平等的思想、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教义的结合。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起来斗争,它不同与基督教,它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先

6、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3.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初,建国号“太平天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称号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人名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3)定都天京: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事件北伐西征天京突围目的推翻清朝的统治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解除天京之围结果失败胜利胜利意义沉重打击根据地和物质基础巩固天京革命大本

7、营(二)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引导提问:“天京事变”为什么会发生?学生回答,老师归纳(1)原因: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落后性、分散性、狭隘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因而,天京事变的悲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尽管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但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却不能够居安思危,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享乐思想发展很快。随着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等级而来的

8、必然是争权夺利。这也是小生产者狭隘性的表现。这样,他们背离了当初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则,领导集团原有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快就遭到了破坏,个人私欲膨胀,最终演变成令人心痛的天京事变。(2)概况:引导提问:“天京事变”的概况如何?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洪逼杨韦石杀责走疑灭杀杀(3)影响:引导提问:“天京事变”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处于左支右绌的艰难境地,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2.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第二次鸦片战

9、争以后,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先后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1864年,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一起进攻苏南,左宗棠率领的湘军进攻浙江,太平军相继失去了苏州、常州、杭州。天京和附近地区也处于清军的包围之中,形势日益危急。3.太平天国的失败(1)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2)失败原因:引导提问: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归纳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不可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因此革命也就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再有太平天国也没有彻底战胜封建思想的

10、武器。天京事变的起因就是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另外,参加太平军的将士大都是农民,他们大多是迫于生计才参加革命,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在北上途中打了许多胜仗,但却弃地不守,得而复失。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国手里就只有一个天京了。各地反动统治秩序重新恢复,严重威胁着革命政权;北伐失败原因也属战略上的失误。 无论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还是战略上的失误,都是因为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洪秀全给予这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唯一的思想武器是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改造了基督教,反映了农民朴素的平等思想,因而,这种宗教对于农民革命的发动虽然有积极作用,但它终究不是科学理

11、论。由于宗教上的隔阂,太平天国不能联合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清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由此可见,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可能把革命斗争引向彻底胜利。客观原因:中外发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内部存在许多弱点,可是它所面临的敌人除满族贵州、汉族地主这些封建反动的封建势力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这些反动势力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他们对农民战争的敌视却是一致的。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知识链接p49学习思考:试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答案提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应该是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客观上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这是外部因素,不

12、是它失败的主要原因。失败的主要原因只能从主观方面进行分析。主观上,一方面由于太平天国还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要求解放,敢于用武装斗争来反封建反侵略。但是,农民毕竟是具有分散性、狭隘性和自私性的小生产者,存在着宗派思想和享乐思想,不可能制定明确的革命纲领并用来团结广大民众,参与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出现了诸多过激政策,排斥知识分子;难以长期地维持革命纪律并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最终出现了农民政权的封建化;他们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和纲领,只能求助于宗教和平均主义。太平天国颁布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但不可能实现,或者无法实行,就不能长期保持农

13、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另一方面是战略上的失误,例如偏师北伐而孤军深入、定都天京的决策失利以及多次贻误与各地起义联合的时机等。题目中的看法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没有从斗争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入手,所以是不正确的。4.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引导提问:太平天国的发生有何意义和教训?学生回答,老师归纳(1)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太平军占领清朝统治的半壁江山,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与清政府分庭抗礼,争夺天下。太平天国所到之处,地主官僚,望风而逃,黎民百姓,夹道欢迎。因此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

14、的衰落和崩溃。除了担负起反封建的任务,农民还担负了反侵略的任务,这个任务,农民阶级虽然不可能彻底完成,但是由于农民阶级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确实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想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2)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学生阅读教材自己总结)1.天朝田亩制度(1)中心内容:关于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无处不均匀”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关于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2)基本目的:建

15、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3)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4)评价: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空想性: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另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2.资政新篇这是太平天国在后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2)内容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经济:主张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