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6 概括分析与拓展探究(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089727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6 概括分析与拓展探究(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6 概括分析与拓展探究(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6 概括分析与拓展探究(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6 概括分析与拓展探究(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6 概括分析与拓展探究(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6 概括分析与拓展探究(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6 概括分析与拓展探究(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学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26 概括分析与拓展探究 新人教版 一、(2020台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题。与诸弟书(节选)清曾国藩诸位贤弟足下: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二则,此三事者,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

2、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可以骤几,至于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予身体甚弱,不能苦思,苦思则头晕,不耐久坐,久坐则倦乏。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注释】审:清楚,明白。洎(j):至,到。骤几:很快成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_3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_二、(2020达州)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3、回答文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4、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

5、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4【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3分)_5【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 她)这样说:_。(2分)三、(2020东营)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文后题目。【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7、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李绅寒松赋【注释】芊眠:茂密状。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盘簿:牢固状。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叶:相合。隆:高。谅:确实。固:鄙视。取:取法。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穹石盘簿而埋根()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甘冒霜而停雪()7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_8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_9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_四、(2020济宁)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文题。【甲】余闻之也久。明道中

8、,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乙】 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注释】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咨嗟:赞叹。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贤于材人远矣()不宜劳思于此()11翻译下列句子。得为众人而已耶?_

9、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_12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_;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_的过程。五、(2020朝阳)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文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10、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注释】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n):汴水。余浸:支流。岩阜:假山。芡(qin):水生植物。富:丰饶的物产。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醉翁之意不在酒()(2)佳木秀而繁阴()(3)修竹森然以高()(4)以为陂池()14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