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道士塔阅读练习1 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08908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道士塔阅读练习1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道士塔阅读练习1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道士塔阅读练习1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道士塔阅读练习1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道士塔阅读练习1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道士塔阅读练习1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道士塔阅读练习1 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道士塔阅读练习1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南京余秋雨六朝金粉足能使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的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许多事,本来属于全国,但一到南京,便变得奇崛,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历代妓女多得很,哪像明末清初的“秦淮入艳”,那样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见识,使整整一段政治文化史都染上了艳丽色彩?历代农民起义多得很,哪像葬身紫金山的朱元璋和把南京定都为天京的洪秀全,那样叱咤风云,闹成如此气象?历代古都多得很,哪像南京,直到现代还一会儿被外寇血洗全城,一会儿在炮火中作历史性永诀,一次次搞得地覆天翻?中华民族就其主干而言,挺身站起于黄河流城。北方是封建王朝的根基所在,一到南京

2、,受到楚风夷习的浸染,情景自然就变得怪异起来,南京当然也要领受黄河文明,但它又偏偏紧贴长江,这条大河与黄河有不同的性格。南京的怪异,应归因于两条大河的强力冲撞。应归因于一个庞大民族的异质聚汇。这种冲撞和聚汇,激浪喧天,声势夺人,因此,南京城的气魄,无与伦比,深深铭刻着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的体验,玄武湖边上的古城墙藤葛拂拂,明故宫的遗址仍可寻访,鸡鸣寺的钟声依稀能闻,明孝陵的石人石马巍然端立,秦淮河的流水未曾枯竭,夫子庙的店铺重又繁密,栖霞山的秋叶年年飘落,紫金山的架势千载不移,去中山陵、灵谷寺的林阴道,永远是那样令人心醉。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在南京,不存在纯

3、粹学术性的参观,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杭州是过于拥护的沉淀,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我多次对南京的朋友说,一个对山水和历史同样寄情的中国文人,恰当的归宿地这一是南京,除了夏天太热,语言不太好听之外,我从不掩饰对南京的喜爱。心中珍藏的千古名诗中,有不少与南京有关,其中尤以刘禹锡的古头城为最: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1000多年前的诗人已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再加上1000年,南京城实在是气可吞天。【注】石头城:战国时,楚国在南京建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把它更名为石头城,并建筑

4、宫殿;后经六朝繁华,至初唐已荒废。淮水:即秦淮河,流经南京。女墙:城垛。1.请回答这篇散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下以两个问题的看法:(1)明、清、近代、现代的政治风云在南京表现出什么特点?(2)文中所列举的历史事件各有什么特点?【解析】(1)第一段提到六朝金粉和明、清、近代、现代。第二段专门谈“明,清、近代、现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政治事件,符合“政治风云”的范围和“在南京表现出”的要求;该段第一句话,概括了其特点,关键词是“奇崛”。(2)事件首先要搞清文中列举了哪些历史事件,答案应从第二段中找,概括一下三个疑问句即可。【答案】(1)许多事在南京变得奇崛。(2)政治文化史上染上艳丽色彩。农民起义叱咤风

5、云(成大气象)。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意思对即可)2.这篇散文中,(1)南京城市风貌的两大特点是什么?(2)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解析】(1)此题答案应从第四、五段中找,考查抽取段中重要的语句和概括性语句的能力。(2)产生的原因应向前文(具体指第三段)去找,因为“特点”是用“因此”来说的。【答案】(1)气魄无与伦比。把历史溶解于自然。(2)一个庞族(中华民族)的异质的聚汇,或两条大河(南北文明)的强力冲撞。3.这篇散文中,选用北京、杭州与南京作比较有何作用?(2)文章结尾引用刘禹锡的石头城诗有何作用?【解析】(1)考查比较的作用,让学生明确比较就是以此衬彼或以彼衬此,都是为了突出描写主体的某

6、种特点。(2)考查引用的作用,要明确所引内容的含义和用在文中的目的。【答案】(1)突出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的特点。揭示“把历史溶解于自然”的原因:南北文明汇聚。(2)引发读者对南京由盛而衰的历史的联想。引出对当今南京“气可吞天”的赞颂。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被外寇血洗全城”“在炮火中作历史性永诀”分别指清初统治者镇压反斗争历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覆灭的历史。B.作者借“受到楚风夷习的浸染”,指出南京受到南方文明深刻影响。C.“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体验”中“悲剧性体验”是反语,作者借此引了对今日南京的描写。D.石头城诗中“旧时月”,含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

7、意思,它是六朝繁华的见证,是繁华易逝的象征。E.“1000多年前的诗人已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中“气派”是反语,真正的含义应该是“凄凉”。【解析】A项,“指清初统治者镇压反清斗争的历史”错误,“南京大屠杀”就不是。C项“悲剧性体验”不是反语。文中第二段内容可以证明,E项,“气派”不是反语。“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是指刘诗意境开阔;刘诗的内容才可为“凄凉”。【答案】BD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西湖梦余秋雨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是为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

8、长长的生命堤坝。清人查容咏苏堤诗云:“苏公当日曾作此,不为游观为民耳。”恰恰是最懂游观的艺术家不 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形象雕琢成游观物,于是,这样的堤岸便成了西湖间特别显得自然的景物。不知旁人如何,就我而论,游西湖最畅心意的,乃是在微雨的日子,独个儿漫步于苏堤。也没有什么名句逼我吟诵,也没有后人的感慨来强加于我,也没有一尊庄严的塑像压抑我的松快。它始终只是一条自然功能上的长堤,树林也生得平适,鸟鸣也乐得自如。这一切都不是东坡学士特意安排的,只是他到了这里做了太守,办了一件尽职的好事。就这样,才让我看到一个在美的领域真正卓越到了从容的苏东坡。但是,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

9、是太狭小的存在。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他们的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器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极偶然地调配到了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水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做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也许正是对这类结果的大彻大悟,西湖边上又悠悠站出来一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20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避官场与市嚣。他的诗写着实高明,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咏梅,几乎成为

10、千古绝唱。中国古代,隐士多的是,而林和靖凭着梅花、白鹤与诗句,把隐士真正做道地、做漂亮了。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苏东坡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能够偏偏到杭州来做一位太守,更是一种极偶然、极奇罕的机遇。然而,要追随林和靖却不难,不管有没有他的才分。梅妻鹤子有点烦难,其实也很宽松,林和靖本人也是有妻子和小孩的。哪儿找不到几丛花树、几只飞禽呢?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扮作半个林和靖是最容易不过的。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

11、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有着浓重的霉味,却是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西湖梦节选)1.写出你对这篇散文中几个词语的理解。(1)第三段中“一架僵硬机器”指的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2)第五段中加点的三个“志向”,内含是否相同?【解析】(1)文中已说白居易、苏东坡做了太守,再联系他们“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

12、架僵硬机器中的零件”,“极偶然地调配到了这个湖边”就不难理解“一架僵硬机器”的所指了。(2)指林和靖之类的归隐文人隐居前所怀有的改造社会、实现自己政治主张的意愿和决心,是指林和靖之类的归隐文人隐居后要将自己隐居前的意愿和决心清除掉的志向。【答案】(1)封建社会的行政体制。(2)与相同;但与不同。2.最后一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是什么?【解析】“封闭式的道德完善”是指隐居文人实现了自己不与社会抗争而安贫乐道的志向,即隐居文人保全了个人的气节。至于“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只要联系前面的“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后面的“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等等,就不难理解了。【答案】隐居文人个人的气节保全了

13、,却影响了整个社会文明突进。3.文章最后一句使用了借代、比喻的方法,阅读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句中“梅瓣”“鹤羽”指代的是 。(答案不超过10个字)这里使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其好处是 。(答案不超过22个字)(2)“像书签一般”的比喻,提示了其主体 的特点。(答案不起过12个字)【答案】(1)隐居者的诗文、道德(或隐居文化)将抽象的意思表达得生动、形象、增加了文采(2)只有点缀作用、可有可无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白居易、苏轼对自然、社会及苏堤建筑有着较为完整和独立的认识,达到了他们所处的时代的最高水平。B.白堤、苏堤便利了百姓,可作者却基于对白、苏二人及社会的整体认识

14、,借此表达了一种遗憾、一种批判。C.作者称赞了林和靖的清高和才华,认为他才真把隐士“做道地、做漂亮了”,后来的归隐者不过是东施效颦。D.文中白、苏与归隐文人构成了鲜明对比,作者热情赞扬了白、苏的积极入世,对归隐者也给予了深厚的同情。E.作者由西湖的历史遗迹及故事引起思索,谴责了封建的用人制度,并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对文人归隐给予了批判。【解析】A项将文中第三段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理性思考”“文化品位”篡改成了“自然、社会与堤坝”。C项作者称赞了林和靖写诗的才华,但未称赞他的清高。文中说他“把隐士真正做道地、做漂亮了”,是说他成了隐士,而不是称赞他的归隐。文中第四段后边关于追随林和靖的话,意思是归隐并不难,没有“后来的归隐者不过是东施效颦”的意思。D项“热情赞扬了白、苏的积极入世”说的有点过火。文中确实有赞扬,第一段即是,但文中也流露对白、苏的遗憾甚至批判的意味,第三段可以证明这一点。作者并未同情归隐文人,相反,对其是持否定态度的,文章第五段末尾和第六段可以证明这一点。【答案】B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