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变迁与展望ppt课件.ppt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708295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变迁与展望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变迁与展望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变迁与展望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变迁与展望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变迁与展望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变迁与展望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变迁与展望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部大开发的既往与开来 战略变迁与展望 o 认识西部 o 西部大开发的历程 o 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认识 o 西部大开发战略变迁 o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成就 o 西部大开发的不足 o 西部大开发新阶段面临的挑战 o 西部大开发新阶段的着力点 主要内容 认识 西部 o西部包含的地域范围 西北五省 西南五省 内蒙 广西 o截至1999年 人口3 2亿 占全国人口 28 56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71 9 国土面积 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 71 3 陆地边界线长达1 8万公里 占 全国陆地边界的82 据不完全统计 个少数民族中有 个分布在西部 有 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3个民族省区和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o历史上的

2、西北地区并不落后 唐宋后随着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政治中心的东迁 以及西北地区地理气候的变迁和生态环境 的恶化 西北地区逐渐落后 o 左宗棠的新疆屯垦戍边 兰州兴办教育 工业等 主要 着眼于守护疆土 巩固边防 o 抗战时期 作为全国的战略大后方 战时经济下的西部 成为全国民族经济的中心地带 西部近代工业得到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 西部开放开发也随之进入到一个新纪元 主要着眼于应对战争需要 o 1949年以后 一五 二五 和 三线 建设时期的西部 开发 是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和国际形势下 既照顾地 区经济均衡发展原则 又是准战时经济环境下的立国方 略 构筑了交通 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主要框架 形成和 发展

3、了一批中心城市 初步奠定了现代工业和科技基础 近代以来的西部开发 甘肃省情 自然条件严酷 生态环 境脆弱 国土面积广阔 生态地位重要 地处交通要冲 区位优势明显 资源相对富集 工业基础较好 人力资源丰富 技术力量较强 历史文化厚重 发展潜力巨大 基础设 施薄弱 瓶颈制约严 重 产业竞 争力不强 自我发展能力不 足 社会事业落后 贫困问题 突出 体制机制不活 开放程度较低 基本省情 5 不同省区占GDP比例 6 39个工业行业产值占比 7 一 当代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及意义 o 区域发展不协调 东西矛盾 o 资源富集区 人和自然资源矛盾 o 社会发展阶段的要求 经济和生态矛盾 西部大开发的历程 二

4、战略定位 o 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 西北的交通枢纽 o 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o 全国重要的新能源 o 有色冶金新材料 o 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 o 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o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 基地 三 西部大开发的历程 o1999年3月 正式提出 西部大开发 战略思想 o1999年6月 系统阐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 o1999年9月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写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文件 o2000年1月13日 国务院印发 关于转发国家发展和计划委员会 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汇报 的通知 西部大开发 战略确立 o2000年1月19日

5、22日 西部大开发会议在北京召开 西部大开发 战略进入实施阶段 西部地区开启了发展的新纪元 o第一阶段 2000 2005年 搞好开局 打好基础 o第二阶段 2005 2010年 加快发展 开创新局 o第三阶段 2010 2020年 全面推进 深入实施 四 西部大开发的纲领性文件 o 关于转发国家发展和计划委员会 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 想的汇报 的通知 国务院 2000 1 13 o 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2000 10 6 o 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2000 12 o 十五 西部开发总体规划 2000 7 10 o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

6、干意见 2004 3 21 o 开拓创新 扎实工作 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温家宝讲 话 2005 2 5 o 西部大开发 十一五 规划 2007 3 1 o 胡锦涛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 7 6 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认识 一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长期性 艰巨性 一 战略的演变 区域均衡发发 展战战略 区域非均衡 发发展战战略 区域非均衡 协调发协调发 展战战 略 增强中西部地区的 经济实力 缩小地 区发展差距 形成 我国独立的 比较 完整的工业体系和 国民经济体系 降低了资源配置 的宏观效益 促进了地区经济尤 其是东部地区经济 的向前发展 为区 域经济的发展增添 了活力 区域差

7、距扩大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 差距 西部大开发 战略 二 西部大开发战略既是一个经济战略 也是一 个超经济战略 重点任务务 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调整工业结构 发展特色旅游业 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 三 一般的区域战略是大区域支持小区域 而西 部大开发战略则是小区域支持大区域 一般的区域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 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国家战略格局 中的地位 o 一 西部大开发战略 四轮驱动 四轮驱动 二 主体功能区 优化开发区域 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 始减弱的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较强 经济和人口 集聚条件较好的区

8、域 限制开发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 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 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 态安全的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 区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43个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31处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87个 国家森林公园 565个 国家地质公园 138个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现有开发强度 未来发展潜力 三 区域规划过多 重点不突出 去年以来 中国先后 将12个区域规划上 升到国家层面 而许 多区域规划等 也即 将获批 没有重点 批量的区域规划只会 导致同质性 普惠的 优惠政策 略等于大家均 无 众多的区域规划还有可能互相冲 突 三 国家支持重点 区域 产业

9、今后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基础阶段 国家并没有出台专门的产业 发展政策 西部大开发的政 策基本上属于区域优惠政策 对产业发展的优惠支持力 度相对较小 关键就在于区域产业结构的 优化与区域产业的发展 10大产业振兴计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 船舶 钢铁钢铁汽车车 石化纺织纺织 物流 轻轻工 电电子 信息 有色 金属 装备备 制造 新能源 新材料 信息网络 节能环保 生物医药 高端制造产业 四 产业演进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第一产业存在不断减少的趋势 第二产业先是 迅速增加 然后趋于稳定 第三产业则呈不断 上升的趋势 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 轻工业比 重不断下降 最后逐步趋于稳定 在第二产业内的各工业部

10、门之间 加工工业与 基础工业 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 相比 比重趋 于增大 呈现出高加工度化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 一 产 业演 进的 规律 二 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共同性 没有培养起内生 性产业 1 资源输出 收益 不等 如 西电东送 西 气东输 2 投入巨大 产出 很小 如 青藏铁路 退 耕还林 五 西部发展一定要西部区域打破路 径依赖 路径依赖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 就好比走上 了一条不归之路 惯性的力量会使这 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 并让你不能轻 易走出去 四英尺八点五英寸 打造十三板块 1313工程 一带 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三区 三区三区 始祖文化

11、陇东南文化历史区 黄河文化 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 敦煌文化 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 13板块 西部大开发战略变迁 o 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意义的认识不断提升 西部大开发十年战略变迁 o 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 o 阶段性开发目标不断递进 西部大开发十年战略变迁 o努力建 设经济 繁荣 社会进 步 生 活安定 民族 团结 山川秀 美的新 西部 o 重点任务不断拓展 西部大开发十年战略变迁 西部大开发十年战略变迁 o 区域开发的着力点不断完善 整体推进与重点 区域开发相结合 整体推进 分类指导 泛区域开发 o 政策保障机制不断强化 西部大开发十年战略变迁 法制立法保障 优惠倾斜政策推动 o以人为本

12、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富民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西部大开发的思路从为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到越 来越突出以人为本和富裕西部近4亿人民 西部大开发十年战略变迁 o基础设施建设从强调水利 交通 能源等生产型重大工程项目不断向改善 农村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和完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等社会发展型项目转变 o 发展思路不断突出人本和富民 o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从治理水土流失 江河污染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社会转变 把农民当前生计和长远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统筹实现生 态改善 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 强调 五个结合 以切实解决农民增 收和长远生计问题 o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在注重科技教

13、育发展 增强发展的人才和技术支撑能力的 同时 不断强调要改善和保障社会民生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o 产业发展日益注重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 西部大开发十年战略变迁 西部大开发十年成就 存在的问 题及成因 东西部差距继续扩大 经济内生动力不足 竞争性工业发展明显不足 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利益补偿机制发展滞后 政策环境尚未完全形成 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仍较落后 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尚未 彻底破题 西部大开发十年不足 o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o 国内宏观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o 主体功能区划带来的挑战 o 两型 社会建设带来的挑战 o 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带来的挑战 西部大开发新阶段面临的挑战 o今后

14、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 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 上一个大台阶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建成国家重要 的能源基地 资源深加工基地 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人 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 小 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西部大开发新阶段的着力点 o如何提升产业竞争力 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 经济优势的转化 培育和形成自我发展能力 o如何在继续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 率 发挥基础设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 o如何在促进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同时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 理机制 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构建 两型 社会 o如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 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 o如何统筹区域发展 形成各区域间优势互补 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