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与答案(全套)26588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708172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与答案(全套)26588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与答案(全套)26588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与答案(全套)26588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与答案(全套)26588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与答案(全套)26588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与答案(全套)2658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与答案(全套)26588(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 】 A 陈云B周恩来C邓小平 D毛泽东 2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 【 】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C对外贸易发达,财政收支状况良好 D中国已经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B.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C.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4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清朝军备落后 B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C道光帝犹豫

2、不决 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5、海国图志 一文的作者是【 】 A、魏源 B、陈独秀 C、康有为 D、林则徐 6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B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7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D农村

3、人民公社化 8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 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9毛泽东在【 】 讲话中,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 C. 论人民民主专政D. 在七届中央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0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的口号是【 】 A.和平、民主、统一B.和平、民主、团结 C.和平、民主、建国D.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1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 A.1945年8月14日B. 1945年8月15日? C. 1945年9月3日D. 1945年9月2日 12延安整风运

4、动的中心内容是【 】 A.反对官僚主义 B. 反对宗派主义 C. 反对党八股 D. 反对主观主义 13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1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A打击B赎买C 限制D保护 15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 淞沪会战论持久战发表 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 AB CD 16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 C1923

5、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1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显著特点是【 】 A工业化与改造并举B改革与发展并举 C建设与改造并举D稳定与发展并举 18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 A社会主义现代化B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C农业合作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 1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0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帝国主义的

6、经济封锁D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C先进的 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2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 】 A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B促进经济发展 C实行精兵简政D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3、东北抗日联军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的代表人物是【 】 A. 杨靖宇B. 彭雪枫 C. 左权 D.

7、赵一曼 4、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口号是【 】 A、民主 B、人权 C、自由 D、科学 5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 】 A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B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 C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D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现象 6、近代史上,与香港有关的条约有哪些?【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下列人物中,属于维新运动著名领袖的有【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黄遵宪 D、皮锡瑞 8中日甲午战争中,牺牲于黄海战役的清军将领有【 】 A、邓世昌 B

8、、 林永升 C、丁汝昌 D、刘步赡 9遵义会议解决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有【 】 A. 组织问题B. 军事问题C. 政治路线问题 D.思想路线问题 10下列人物中,属于洋务派地方代表的有【 】 A. 张之洞 B. 左宗棠 C. 林则徐 D. 奕訢 11反对国民党政府反动政策的学生运动有【 】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一二一运动D、五二运动 12上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日友好条约签订 13、下列运动中,孙中山亲自参加或领导的是【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法运动 D、护国

9、运动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中的“争取中间势力”的中间势力是指【 】 A. 小资产阶级 B. 开明绅士 C. 地方实力派 D.民族资产阶级 15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是【 】 A、要不要进行民主革命B、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实行共和制度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161961年,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八字方针,这八个字是【 】 A巩固 B提高 C调整 D充实 17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的领导出现过一些失误,属于错误的方针政策有【 】 A、立三路线 B、五一六通知 ?C、九大路线 D、十六条 1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 A国营经济B私人资本主义

10、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个体经济D合作社经济 19、下列哪些改革内容是清末“新政”中的内容?【 】 A、鼓励留学 B、建立新军 C、废除科举 D、奖励工商 20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有【 】 A粉碎了日本的速胜计划 B为中共起了掩护作用; C鼓舞了士气D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社会的同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A B C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B C D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以下

11、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B ABC ABCD AB ABC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ABCD AB ABC ABCD A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C ABCD AB ABC ABCD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AB ABC ABCD ABC ABCD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以下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

12、争的最高峰 C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C对外贸易发达,财政收支状况良好 D中国已经开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造 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4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军备落后B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C道光帝犹豫不决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 5、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作者是() A、胡适B、陈独秀C、鲁迅D、李大钊 6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B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7邓小平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