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五) 神经调节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70764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五) 神经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五) 神经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五) 神经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五) 神经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五) 神经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五) 神经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五) 神经调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下限时集训(二十五) 神经调节(限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2016浙江五校联考)给予相同位置不同刺激,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结果如下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刺激类型刺激强度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时长相等)产生的感觉类型感觉强度较小 较弱针刺激较大刺痛较强较低 较弱热刺激较高热感较强A.传入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外正内负B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感受器不同C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频率,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D从刺激到感觉形成,在完整的信号通路中都以电信号为信息编码形式2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

2、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神经元之间一般需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3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结构为反射的结构基础,至少含有两个神经细胞B在人体中,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中C在反射弧完整且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感受器兴奋一定会引起效应器兴奋D在完成反射活动时涉及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4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位变化对应于 PQ 兴奋传导过程B电表记录到处电位值时, Q 处无 K 外流C电

3、表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若 S 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反向偏转5下面表示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轴突膜处于 bc 段时,钠离子大量内流,消耗 ATPB轴突膜处于 ce 段时,钾离子大量外流,不消耗 ATP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D适当降低膜外侧 Na 浓度, c 点上移6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 1 所示,图 2 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中乙处的 Na 浓度比甲处低B图 2 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 0 mVC图 2 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 (处未处理),

4、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图 2 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 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7(2016山西四校联考)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 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 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 C 处,A、D 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 D 处,肌肉和 F 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兴奋从 E 到 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的转变D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8图 1 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图 2 是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相

5、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 1 中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B图 2 丁区域发生 K 外流和 Na 内流C图 2 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只能由左到右D图 1 中共有 5 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 CD E9下图甲和图乙表示兴奋在传递过程中,突触处通过神经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包含的人体内环境的组成部分是组织液B图甲中释放的神经递质为抑制性递质C图示只体现了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图乙中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递质,离子 Y 最可能是钠离子10(2016湖南六校联考)科学家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和钾离子浓度

6、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含有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细胞外液对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 和 K 进入神经细胞内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B由图中三条曲线 a、b、c 可知,细胞外液中 Na 浓度高低的关系是 abc,由刺激之前三条曲线重合可知细胞外液中 Na 浓度不影响静息电位的峰值。11解析:选 B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长期记忆 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大脑皮层 W 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 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12解析:选 CC 项中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的,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

7、皮层以下;条件反射是出生以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 础上建立起来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13解析:(1)低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无意识的活动由脊髓控制,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可以控制脊髓的活动 。(2)蚊子叮咬可刺激皮肤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 (3)神经冲动经过突触时发生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神 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高级神经中枢对控制左右手的运动神经元发出的不同的“指令”即神经递质。(5)当看到蚊子叮咬时,控制左手姿势保持不变,此时大脑皮层对左手发出的为抑制性指令。 Cl 等负离子内流会使突触后膜内外的 电位差进一步

8、增大,从而使控制左手的运动神经元处于抑制状态。答案:(1)脊髓大脑皮层(2)感受器由正变负(3)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 神经递质(5)抑制 负离子如 Cl 内流14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即电信号的形式 传导。由于在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在体内兴奋 的传导是单向的。 (2)静息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 a 段;运动神经元 1 兴奋后,释放的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结合,引起 Na 内流,产生动作电位,相当于图乙的 A 处变化;抑制性神 经递质促进阴离子内流,加大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导致突触后膜维持外正内负的电位,下一个神 经元受到抑制(无法兴奋);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引起钠离子大量内流,导致细胞外液中阳离子 浓度减小。答案:(1)局部电流单(2)静息A阴正增大外15解析: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属于胞吐,体 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 动性。乙 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它能使肌肉收 缩, 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止了乙酰胆碱的作用,导致肌肉松弛。Ca 2 内流是神经递质释放的必要条件,血钙降低,从而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答案:(1)效应器(2) 胞吐一定的流动性(3) 松弛(或不能收缩或舒张) (4)血钙降低导致突触间隙(细胞外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Ca 2 内流减少,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