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707624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电 子 备 课 教 案 项目内容课题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 知识要求 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2、能力要求(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初

2、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3、情感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3)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也无法实

3、现中国的现代化。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4)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教学难点:对天朝田亩制度评价;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教学准备教材等。教学过程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导入: 天下“太平”是中国老百姓数千年不变的愿望,“天国”是西方基督圣经给世人描绘生活理想。如果能生活在“太平”“天国”,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啊!19世纪中期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在建立人间“太平天国”的理想引导下,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

4、的农民运动。是谁为中国农民描绘了这样的理想呢?这个人叫洪秀全。他和他所创立的拜上帝会为人们阐述了“太平天国”的理论。洪秀全是何许人?他为什么能把中国农民的理想和西方理想结合起来?我们就来了解他是如何组织起百万民众,加入到建立人间天国的理想当中的?讲授新课: 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的兴起是诸多因素促成的。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

5、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板书)1、兴起的原因(板书)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设问】:有人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如何理解?”强调:分析应该结合19世纪40、50年代的国际国内背景展开,特别要指出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因果关系。2、前期斗争(板书)【过渡】:(展示课本37页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现在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一位同学负责跟随老师的讲解指出太平军胜利进军的路线;另一位同学在黑板

6、上用文字和符号写出示意路线图。指导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教师加以补充与修正小结:胜利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设问】:前期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那些?定都天京后所面临军事形势怎样?为此洪秀全、杨秀清采取那些军事措施?结果如何?措 施目 的时 间将 领 意 义北 伐西 征【过渡】:太平军对外采取军事行动解除天京之围的同时,对内整纲建制,大力加强内政建设,颁行比较完整的建国纲领前期:天朝田亩制度。2、 天朝田亩制度(板书)1、内容:【设问】:天朝田亩制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颁布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7、强调:此为本课最难理解之部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8页,观看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充分利用书中各种信息,启发学生思维。【过渡】: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设问】: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从天朝田亩制度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A、土地分配问题: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B、产品分配问题: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2、评价:进步性革命性: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8、。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满足了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原则,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过渡】: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三、天国的悲剧(板书)【设问】:太平天国前期形成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集团,主

9、要由那几人组成?后来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发动起义的工具是什么?1、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影响: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过渡】: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2、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设问】: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采取了哪些措施及进行那些军事斗争?3

10、、资政新篇(1859)(板书)【设问】: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A、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 B、内容(1)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3)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4)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设问】:从内容上看,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何会有此特点?为什么资政新篇没有真正实行?C、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

11、,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4、后期防御战(18561864):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可以作为补充内容)【设问】: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斗争对象等角度分析)失败原因:(1)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时代特点:(1)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2)一些领导入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3)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4)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板书设计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板书)1、兴起的原因(板书)2、前期斗争(板书)二、天朝田亩制度(板书)1、主要内容2、评价三、天国的悲剧(板书)1、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板书)2、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3、资政新篇(1859)(板书)4、后期防御战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