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073712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丰县实验高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教师:李为爱项目内容课题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使命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复习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失败的原因。复习难点:对革命纲领的评价,失败原因分析。教学准备教材、教案。教学过程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兴起与发展:1851年初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1年秋,永安建制,分封王爵: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改南京为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同清朝对峙的政权2全盛:18531856年通过北伐、西征在军

2、事上达到全盛 (P5455)3转折点天京变乱(P56)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概况:韦杀杨,石出走影响:清乘机反扑,再困天京;太平天国由盛转衰4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二、太平天国的两个文件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冬)建国纲领 (P55)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评价:革命性:它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空想性: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产品归公,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落后性:它建立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2后期:资

3、政新篇(1859年冬)治国纲领作者:洪仁玕 内容:评价:进步性、革命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空想性:没有涉及农民要求最迫切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迫于形势,没有实行。三、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1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资政新篇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2 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表现板书设计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兴起与发展:2全盛:18531856年通过北伐、西征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P5455)3转折点天京变乱(P56)二、太平天国的两个文件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2后期:资政新篇(1859年冬)治国纲领三、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教学反思 反思:知识梳理第一步,测验必须要有,这样才能发现学生不足之处,然后根据学生不足之处再次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