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A卷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27072771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衡水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A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第 卷一、选择题(共50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都曾缔造过辉煌的文明,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三者在政治体制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下列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A自然地理因素对古代政治文明的方向选择有重要影响B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是政治制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C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民主法制水平的高低D主流思想取向决定政治文明的方向2. 白寿彝中国通史认为古代某种政治制度是“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组织蜕变发展而来的宗族关系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统治工具”。该制度 A. 适应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B. 强调以父系血统维护政治秩序

2、C. 体现了奴隶主对奴隶残酷压榨D. 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3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反映了秦汉时期A. 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B. 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C. 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D. 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4.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深远影响,而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

3、代的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牵制国人思想 C.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D. 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5. 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这里“书法”的含义是A. 写字的笔法艺术 B. 古人的治史态度C. 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D. 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6钱穆国史大纲指出:“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此田亩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B因军功而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7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

4、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8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B国家重农抑商政策调整C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9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这说明当时中国A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 B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C玉米

5、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0.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11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其中,“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的灾难”指的是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B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C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D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品12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6、棉布进口 棉纱进口A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B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13长期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保全了帝国的领土完整,它们使外国列 强慑于群众起义,特别是在经历了的恐怖以后,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希望。”材料中的“” 事件 A促使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反映了民主革命的高涨 C体现了中外民族矛盾的激化 D是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14传统观点认为,孙中山辞职、退位清帝享受优厚待遇、袁世凯上台,标志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高全喜在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中则认为,辛亥革命的和平结束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革命

7、派的软弱与妥协导致辛亥革命果实丧失B清帝顺应形势主动退位促成权力的平稳交接C政权和平转移的同时又使国家免受战争之害D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北洋新军实现了和平夺权15据严中平等人编著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记载,1916年,中国棉纺织业每生产一包l6支纱司 获利7. 61元,1917年升到36. 93元,1919年达70. 65元。这主要得益于 A国民政府鼓励大力发展实业 B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全面开展 D国际形势为工业发展提供契机16百年以来,我国前卫的学术语境和精神气候经历了多次嬗变,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如“五四”时期的“反传统启蒙”,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反帝救亡

8、”,五六十年代的“反西方冷战”等。据此判断,“五四”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词最有可能是A爱国进步B迷信落后 C救亡图存D正义理性17. 1920年11月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宣言中提出:“将生产工具机器、工厂、 土地、交通机关等收归社会公有,社会共用。要按照共产主义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此宣言 A表明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革命之路 B奠定了中共“一大”党纲的基础 C为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奠定基础 D明确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18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写道:“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

9、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可说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 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学 C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原因 D苏联支持国民党1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20右图为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对中国战 局的时事报道。此报道中最有可能看到 A日军速亡中国计划破产B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

10、为 C国民政府发表抗战宣言 D国共两党联合抗战情况21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五年内在湘、鄂、赣区域由政府投资27亿余元,建设包括钢铁、煤矿、电冶等12项、30余个大型厂矿五年后(民国三十年)钢、铁、铜等类产品应满足全国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别加大对该地区煤矿的勘探工作对我国特产而世界急需的钨、锑、锡等,由中央统制对外贸易。”从材料可见A政府工作重心已转向经济建设 B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 C大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 D中共已完全丢失了南方根据地22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

11、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C转嫁战争负担 D强化物资管制23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24. 1971年10月27日蒋介石说:“本届联合国大会,竟自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置公理、正义不顾,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次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决不承认其任何效力。”材料中所谓的

12、“非法决议”A纵容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B否定了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C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肯定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25.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26右面是1978年-1984年间中国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元)的增长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说明 A人民公社体制仍有积极作用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得到推广

13、 D生产责任制保证了粮食丰收27.“村子里开会,有分组讨论,也有全体大会,还有投票表决,和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差不多。”材料现象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完善 B我国民主实现了全民公决 C政治协商体制进一步得到巩固 D基层民主政治得到了扩大28“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 )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 )处应为A康德 B苏格拉底 C 智者学派 D伏尔泰29读下图,可反映出 古希腊人口结构与公民所占比例图示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并非所有人在希腊都享有民主政治30据文献记载,在古代罗马,一些外邦人假装使自己沦为罗马公民的奴隶,再由该公民通过合法的手段解放后,获得被释奴身份。进而取得罗马公民资格。材料现象 A表明奴隶的社会地位高于外邦人 B反映了罗马公民经常释放奴隶 C说明公民资格是移民罗马的前提 D体现了罗马公民法的社会影响31.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