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九年级)23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2706376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试卷九年级)23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试卷九年级)23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试卷九年级)23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试卷九年级)23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愚公移山 同步训练 一 基础知识 1 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仞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荷担者三夫 始龀 汝 无穷匮也 一厝雍南 2 翻译 1 何苦而不平 2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3 甚矣 汝之不惠 4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3 写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古今词义 1 太行 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 2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 何苦而不平 4 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解释 1 始一 反 焉 2 甚矣 汝之不惠 3 河曲智臾亡以应 4 一厝朔东 二 文言文阅读 一 太行 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 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吾 与汝毕力平险

2、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 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 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 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 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 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 厝朔东 一厝雍南 自此 冀之南 汉

3、之阴 无陇断焉 1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 用原文回答问题 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 其妻的态度是 在移山 过程中 其邻人的态度是 智叟的态度 是 3 上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 主要运用了 的人物描写方法 4 其妻献疑 和 智叟笑而止之 的话很相似 那么 其妻 和 智叟 对愚 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5 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 用原文回答 6 选 出 与 这 段 文 字 的 意 思 不 相 符 合 的 一 项 A 愚公决定移山 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B 愚公一家排除困难 决心移山 C 愚公移山 得到了邻人的帮助 D 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 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 7 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 屈其理

4、而服其志也 的评点 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 而言的 8 选文第三段说 帝感其诚 所谓 诚 指的是 9 天 帝 是 被 什 么 所 感 动 因 而 命 夸 娥 氏 的 二 子 搬 掉 两 座 山 的 10 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 r n ch ng s y h ch n ku shu y ng 2 1 还 愁 什 么 挖 不 平 呢 2 冬 夏 换 季 的 时 候 才 往 返 一 次 3 你太不聪明了 4 你的思想太顽固了 顽固到不可改变的程度 3 1 方圆方向 2 并曾经 3 愁什么加强反问语气 4 1 反 同 返 往返 2 惠 同 慧 聪明 3 亡 同 无

5、没有 4 厝 同 措 放置 二 文言文阅读 一 1 两座大山挡在家门前 出入绕远 2 以 君 之 力 曾 不 能 损 魁 父 之 丘 如 太 行 王 屋 何 且 焉 置 土 石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3 语言描写 4 不相同 其妻 是出于关切 才 献疑 而且 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这些 问题 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 他嘲笑愚公 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 5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 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6 D 7 河曲智叟亡以应 8 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9 天帝是被愚公的诚心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了 因而命大力神搬走了这两座山 10 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