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教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706339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word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目标】 一、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二、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三、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组织合作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二、教学难点(一)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具与教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大家打开课

2、本的章首,上面一图是雪山环境,如果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环境中,这杯水的温度是低还是高,那么在这个环境中的边防士兵的体温又是多少呢?下面一图是炼钢炉旁边的工人,这个环境温度如何?如果放一杯水在炼钢炉旁边,这杯水的温度与放在雪山的那杯相比较哪个高?炼钢炉旁边的工人的体温又是多少?为什么放在雪上和炼钢炉旁边的水的温度一高一低,然而在这两个环境中的人体温却一直是37左右?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人体内的环境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结合问题,讲述新课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展示课本第二页问题探讨)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两幅图中图1是什么细胞? 图2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师生共答:图1

3、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当中。图2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环境当中,从水获取营养物质并把代谢废物排入水中。教师讲述:血浆大部分是水环境,也就是说血细胞也生活在水当中。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设问:那我们知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环境中呢?学生阅读:大家看课本P2相关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师讲述:曹雪芹曾经说过女人是水做的。从这则资料看来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体内含水量特别的多。因此,我们把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设问: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组成人体的细胞(如血细

4、胞)外有没有液体呢?那么细胞内呢?师生共答:我们又根据体液分布位置不同的把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教师提问:血液是不是体液呢?(展示血液组成成分)教师讲述: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我们称为血浆,简述细胞外液的概念。设问:既然血液中有细胞,那么血液是不是体液?如果不是,那么血液中的什么成分是体液呢?什么成分是细胞外液?学生讨论回答:血液不是体液,血细胞内的液体和血浆是体液,血浆是细胞外液。教师强调:血浆存在于血细胞外,所以血浆是属于细胞外液。血浆就构成了血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设问:我们知道血细胞和血浆存在于血管内,我们人体除了血细胞外还有很多其他细胞,那么这些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

5、环境中呢?(展示课本P3 图1-1)教师提问:请大家看一下红色的是什么?蓝色的呢?绿色的这些管又是什么管呢?这些管内是什么呢?在这些管外还有一些细胞,这些细胞又叫什么细胞呢?这些细胞之间有间隙吗?如果有,间隙中的液体叫什么呢? 教师讲述:红色和蓝色管是血管,内有血液,其中红色的是动脉毛细血管,蓝色的是静脉毛细血管。绿色的管为毛细淋巴管,管内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它们的直接生活环境。管外的细胞为组织细胞,在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在这间隙中也充满着液体,成为组织间隙液,又称为组织液。组织液就构成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讲解,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是不是细

6、胞外液?教师讲述: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都是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与我们人体周围的这个环境有很大的区别,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在体内,所以我们把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教师提问:大家考虑一下细胞外液和内环境是否相同?师生共答:是相同的,都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教师提问:血浆中水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水又是怎样进入血浆?通过课本P3 图1-1简述三种细胞外液的关系。师生共同总结: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之间的关系。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设问:细胞外液的成分有哪些呢?(展示课本P4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组成)思考讨论:课本P4资料分析中的讨论

7、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研究表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含较多蛋白质。细胞外液成分类似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设问:我们知道细胞外液是一种液体,在化学学习时,每接触到一种液体就要了解一种液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把这些统称液体的理化性质。那么细胞外液都有哪些理化性质?学生阅读:课本P5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师生共同总结: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微粒数越多,吸引力就越大,也就是渗透压越大。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2酸碱度: 人的pH为7.357.45。pH

8、的稳定与酸碱对物质有关。3温度:人的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师提问:我们在前面讲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细胞生活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来自于细胞外液,那么细胞外液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又是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展示课本P5 思考与讨论)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展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教师强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细胞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除都需要通过内环境,因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五、综合知识,本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

9、学习,我们要学习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着重要掌握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六、课堂作业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2内环境中不含 ( )A血红蛋白 B尿素C葡萄糖 D二氧化碳3血浆中的水来自 (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10、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4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C血浆 D组织液5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通过的磷脂分子层( )A2层 B3层C4层 D6层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答案:1C 2A 3D 4A 5D 6C七、板书设计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的生活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2)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血浆、组织液、淋巴等。2内环境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11、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的主要成分)(1)水,占90%。(2)气体,以氧气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3)各种无机离子,钠、氯、钾、碳酸根、磷酸根。(4)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质、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5)各种激素。(6)细胞代谢的废物,氨、尿酸、尿素等。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1)溶液的渗透压:约770kPa。(2)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3)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八、布置作业:教材第6页“练习”一、二。九、教学反思1本节内容较多,较抽象,较难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图片、多媒体动画。对每个知识点要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后再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内环境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利用直观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图中的各种结构和成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内在联系。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