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八)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普通高中)

上传人:牙** 文档编号:127063349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八)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普通高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八)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普通高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八)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普通高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八)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普通高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八)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普通高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八)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普通高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八)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普通高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5 页 共 5 页课时跟踪检测(八)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A级基础小题练熟练快1(2018揭阳模拟)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 D亚里士多德、牛顿解析:选B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正确认识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牛顿在归纳总结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结论基础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故选项B正确。2(2018太原模拟)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A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

2、体将静止B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运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解析:选D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D正确。3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的合力方向一定相同解析:选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

3、就一定会改变,A错误,B正确;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错误;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也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错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命名是任意的解析:选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相互作用力,即两个物体互为

4、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其中的任一个力叫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故只有D选项正确。5(2018哈尔滨模拟)如图所示,甲为水平传送带,乙为倾斜传送带,当行李箱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上的行李箱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B乙上的行李箱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C乙上的行李箱受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甲上的行李箱受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选B由于行李箱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因此行李箱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又因为甲上的行李箱随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故不受摩擦力作用,甲上的行李箱受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A、D均错误;乙上的行李箱随倾斜传送带

5、向上匀速运动,一定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而行李箱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垂直于带面向下的分力平衡,故B正确,C错误。6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D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解析:选C测量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倾角最大的情

6、况就是90时,这时铜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7.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解析:选C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错误;由于没有拉动牛,可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故D错误。B级中档题目练通抓牢8(2018安徽黄山质检)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要紧蹬几下,是为了

7、增大惯性冲上坡B子弹从枪膛中射出后在空中飞行,速度逐渐减小,因此惯性也减小C物体惯性的大小,由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D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的瞬间,它的惯性最大解析:选C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C正确。9多选(2018辽宁大连十一中段考)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解析:选AD惯性是物体本身

8、的一种属性,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性质),A正确,C错误。没有力作用时,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D正确。10(2018江西省红色七校二模)牛顿在总结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研究结果后,提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从而与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形成了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先对地面产生压力,然后地面才对物体产生支持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互相平衡C人推车加速前进,人对车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车对人的作用力的大小D物体在地面上滑行,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解

9、析:选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所以选项A错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物体上,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选项B错误;人对车的作用力与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C正确;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D错误。11.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解析:选B因小车表面光滑,因此小

10、球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小球与小车有相同的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两小球的速度将不变,所以不会相碰。12(2018福州模拟)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能拉着拖车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C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D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汽车加速前进是因为地面对汽车向前的作用力大于拖车对它的拉力解析:选D汽车对拖车的拉力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1、,而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A、C错误;因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B错误;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汽车加速前进是因为地面对汽车向前的作用力大于拖车对它的拉力,D正确。C级难度题目自主选做1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 (a)、(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C图(b)中完全没有摩

12、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解析:选B伽利略设想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因为当时无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所以伽利略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由于当时用滴水法计时,无法记录自由落体的较短时间,伽利略设计了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来“冲淡”重力的作用效果,而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的加速度小得多,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伽利略做了上百次实验,并通过抽象思维在实验结果上做了合理外推。故A错误,B正确。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不存在的,故C错误。伽利

13、略用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错误。1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解析:选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A错误;因为甲和乙的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选项B错误;若甲的质量比较大,甲的惯性比乙的大,故运动状态改变比乙难,故乙先过界,选项C正确;“拔河”比赛的输赢只与甲、乙的质量有关,与收绳速度无关,选项D错误。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