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 第22讲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2704897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 第22讲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 第22讲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 第22讲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 第22讲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 第22讲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 第22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 第22讲(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 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 3 大众传媒的发展 课标提示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 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 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考点二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西方文化 西装 四合院 断发易服 反清革命 勤俭节约 菜篮子工程 休闲方式考点二 淞沪铁路 胥各庄 第一位 汽车 轮船招商局 冯如 北京

2、至天津 上海 台湾 南京 维新思想 新华日报 定军山 工农生活 北京电视台 1994 巧学妙用 概念阐释 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方面 社会生活变迁不仅是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 而且与政治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断发易服是反对清王朝的表现 废除缠足和提倡婚姻自由是反对封建制度的表现 图示解史 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 构图解史 社会生活的变化 漫画解史 西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图片证史 轮船招商局旧址 图解历史 近代交通工具发展的特征 构图解史 制约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 构图解史 近代报刊业的特点和作用 图示解史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思维导图 大众传媒的变迁 考法1近代社会服饰的变迁 考

3、题1 2016 云南昆明检测 下图女子旗袍的变化表明 A 旗袍是新潮女性的永恒时尚B 服饰有较强的政治色彩C 当今服饰复古潮流已非常普遍D 旗袍在突破创新中诠释崭新的时尚答案D 1 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向西方学习 2 由过去的封建传统服饰向现代服饰趋进的过程 3 变化中呈现出既追新慕异 去土存洋 又新旧并存 中西合璧的特征 考法2报刊的社会功能 考题2 2017 安徽蚌埠调研 从1874年至1877年 申报 连续刊载了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 进展的相关消息 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力度最大 时间最长的冤案报道 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促成了该案的平反 这反映了 A 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

4、活B 申报 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C 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D 申报 促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答案C 1 报刊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 时效性较强 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 2 在通达民情 传播知识 开启民智 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近代社会 报刊对中国政治和思想的近代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考法3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 史料一1870 1900年的铁路网 单位 千公里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 史料二19世纪后半期 中国的铁路交通从无到有 19世纪80年代初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甲午战争后 列强纷纷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 1909年 中国工程师詹天

5、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到辛亥革命前夕 中国近代的铁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摘编自 中国铁路史 高铁肇始于日本 发展于欧洲 格局大变于中国 中国的高铁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推销中国高铁 高铁外交 席卷全球 摘编自 凤凰读书 1 史料一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世界铁路的发展概况 依据史料一 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点 并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提示特点 就全世界来看 铁路交通发展迅速 铁路已延伸到世界各地 就各地区来看 铁路交通的发展极不平衡 成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 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 带动了铁路交通向全球的延伸

6、 世界各地的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各地铁路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 史料二论述了中国近现代铁路的发展历程 依据史料二 比较说明中国铁路与高铁发展背景的异同 提示异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铁路发展是列强侵华与清廷自救的产物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高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同 先进的中国人 创新技术 爱国奉献 1 原因 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 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 促进中国社会发展 列强侵华的需要 为扩大在华经济利益 加强对中国控制 操纵中国的交通建设 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 特点 从

7、时间上看 起步晚 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从发展水平上看 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 从地域上看 发展不平衡 最早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且发展较快 西北 西南地区发展缓慢 地区差别较大 3 影响 积极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消极 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 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 考法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史料 史料两幅图片展现了不同时期的家庭风貌 充分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从图1 图2中 各提取一项信息 对近现代中国人家庭生活的重大变迁进行比较说明 并结合所学

8、知识分析原因 提示示例一变化说明 人物服装不同 图1清末服装带有满族服装传统 而图2则是文革时期中国人最普遍的中山装 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迁 经历过外敌入侵内乱不止 从王朝到共和国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 国家政治生活主题变化直接影响民众家庭生活 示例二变化说明 家庭成员人数 清末家庭人数明显多于现代家庭 原因 清末大家庭都与长辈住在一起 而现代中国人家庭大多是小家庭 或独生子女 分户而居 人们的家庭观 生育观发生变化 从多子多福 多代同堂到小家庭模式 示例三变化说明 从人物形象或画面内容来看 图1的清末家庭照相对而言还略有生活情趣 有瓷瓶装饰 妇人孩子们手持折扇 而图2中的人物

9、形象刻板 佩戴有毛主席像章 图1是生活场景实拍 是近代社会处于转型阶段的缩影 而图2是艺术描绘的 文革 期间国人的精神 生活状况 政治氛围浓厚 气氛压抑 国家政治生活主题变化 示例四 变化说明 两幅全家福的留影手段不同 图1是使用相机实拍的老照片留影 而图2是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前卫艺术作品 以典型照片为蓝本 风格截然不同 原因 当代艺术创作求新 求变 画风独特 以独特视角来表现革命时代的脸谱化肖像 社会进步 观念开放 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1 原因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 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 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政府政策的影响 在各种

10、因素的刺激下 清政府 民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 这些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民主 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 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 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建立 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2 特点 从地域看 由通商口岸城市 沿海城市向内地推进 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从过程看 由西方引进 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 且中西合璧 新旧并存 从程度上看 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变化大 内地和广大农村变化小 城乡社会生活变化不均衡 从动力看 每一次服饰 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 3 影响

11、 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政治上 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 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经济上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 革除弊端 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 又日趋科学合理 1 2014 课标全国 28 1892年 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 欲更官制 设议院 改试令 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 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 宋恕认为 易西服 是 更官制 设议院 改试令 的前提 即 易服 可

12、以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B项正确 作者旨在强调 易服 与变革之间的关系 A C两项与此不符 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排除D项 答案B 2 2014 课标全国 30 20世纪20年代 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 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 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 1 而在北京和天津 这一比例高达5 1甚至6 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 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 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 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 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 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解析本题以上海与内地电影放映对比为切入点 实际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相关史实 难度较大 材料显示京

13、津内地放映的国产片要比作为中国电影制作中心的上海少很多 不是因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热情 而是因为国产影片拷贝难以流通到内地 故排除B项 A D两项题干无从体现 故答案为C项 答案C 3 2015 课标全国 4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1950 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表中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解题首先读题 总结趋势和分析原因 读题之后研读材料 观察表格 找到 节点 找出我国节假日变化的趋势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 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 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 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答案趋势 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原因 实行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休闲娱乐需求增加 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