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7043822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有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阳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 学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4页,第卷46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卷用0.5 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P31 S32

2、 第卷(选择题 共4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B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是开发新能源和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C开发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氢能、核能等,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D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式是科学控制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2下列关于技术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原子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可以鉴别元素种类B高速照相技术拍摄的电子云图片显示电子运动毫无规律Cx-射线衍射技术可区分晶体与非晶体D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可分析出分子的立体构型3科学

3、家为解释事物形成的客观规律,往往会基于实验结果提出预测,下列预测已被证实错误的是A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B勒夏特列原理C洪特规则D盖斯定理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氮化硅的化学式:Si3N4C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D的电子排布式:Ar3d94s25下列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ACH4BP4CH2O2DC2H26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和键角可用sp3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CH4 NH3 H2O CHCH 苯 CH2=CH2ABCD7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下列反应中在任何温度都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2O3(g)3O2(g) H0CN2

4、(g)3H2(g)2NH3(g) H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碳燃烧可能生成CO和CO2,所以碳的燃烧热大小与生成产物有关B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285.8 kJ,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H571.6 kJ/mol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 kJ/mol,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浓硫酸反应放热57.3 kJ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9一定温度下,反应O2(g)2H2(g) 2H2O(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H

5、和K,则相同温度下反应4H2O(g) 2O2(g)4H2(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为A2 H和2KB2 H和K2C2 H和2KD2 H和K-210下列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应将盐酸分次加入碱液中B为使反应刚好完全进行,应使用浓度和体积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C测量初始温度时,测量盐酸后需清洗温度计再测量NaOH溶液温度D如无玻璃环形搅拌棒,可利用铁丝或铜丝代替11关于晶体组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分子晶体结构都呈现出密堆积特征B原子晶体石英中含有SiO2分子C决定离子晶体的结构因素包含几何因素、电荷因素和键性因素D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一定含有阴离子122015

6、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分子式C15H22O5,含有7个手性碳原子。下列化合物中含有不止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是ACH3CHOBCH2OH(CHOH)4CHOCCH3CH2CH2OHDCH3CH(OH)COOH13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H(ab) kJ/molB加入催化剂只能减小a而不能改变b的大小C加入催化剂可使反应热效应逆转,从而易于进行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14在一个绝热、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

7、pC(g)qD(g),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体系的总压不再改变反应速率v(A)v(B)v(C)v(D)mnpq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B)(D)nqABCD 15以下各组物质在发生相应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完全相同的是A干冰升华和液溴挥发B金刚石熔化和金属铜熔化C蔗糖溶于水和H2SO4溶于水D食盐粉碎和干冰粉碎1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BH2TeH2SeH2SH2O CMgONaClH2OHF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19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CC键的数目为4 NA B12 g石墨中含有的CC键的数目为3 NAC31 g P4含有的PP键的数目为 NA D60 g SiO2中含SiO键的数目为4 NA20已知:化学键CHCCCCHH键能/kJmol-1412348gkstkCom612436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g)(g)H2(g)的反应热H为A124 kJ/molB124 kJ/molC40 kJ/molD40 kJ/mol21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 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N点的逆反

9、应速率BT2下,在0t1时间内v(Y)(molL-1min-1)C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2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和2.0 mol H2O(g)发生反应:COH2O(g) CO2H2。当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小于的是A0.5 mol CO2.0 mol H2O(g)1.0 mol CO21.0 mol H2B1.0 mol CO2.0 mol H2O(g)0.5 mol HeC1.0 mol CO1.0 mol H2O

10、(g)1.0 mol CO21.0 mol H2D0.5 mol CO1.5 mol H2O(g)0.4 mol CO20.4 mol H2第卷(非选择题 共51分)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2分):23(3分)请选“”、“”或“”填写下列空格中:(1)电负性:N_O; (2)硬度:金刚石 氮化硅; (3)晶格能:CaO BaO。24(2分)我国燃煤企业主要采用添加石灰石的方法降低尾气含硫量:已知:CaO(s)CO2(g)CaCO3(s) H178.3 kJ/molCaO(s)SO2(g)CaSO3(s) H402.0 kJ/mol2CaSO3(s)O2(g)2CaSO4(s) H231

11、4.8 kJ/mol写出CaCO3与SO2反应生成CaSO4的热化学方程式:_。25(2分)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5(PO4)3OH(s) 3PO43-5Ca2+OH-。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试运用化学平衡理论说明经常吃糖对牙齿的影响_。(用必要的文字和方程式说明)26(8分)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1)CH4是常见的温室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可燃冰是天然气的水合物晶体,晶体内部存在的作用力有共价键、氢键和范德华力b构成可燃冰的两种分子化学键极性与分子极性均相

12、同cCH4分子中CH键是sp 键d因为碳氢键键能小于氢氧键键能,所以CH4熔点低于H2O(2)CS2分子中的共价键,按电子云重叠方式的成键有_和_两种,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写出一个与CS2互为等电子体分子的结构式_。(3)多硅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小于同碳原子数烃的主要原因是:_。(4)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n,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n_。27(7分)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N(g) H,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X)n(Y)n(M)n(N)n(M)7000.400.10000.0908000.100.40000.0808000.200.300.250.25a(1)实验中,若5 m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