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黑龙江省高中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704371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 黑龙江省高中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 黑龙江省高中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 黑龙江省高中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 黑龙江省高中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1)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2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

2、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3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来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4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

3、是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5.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黄帝内经 B几何原本 C九章算术 D天工开物6. 文物考古和鉴定往往需要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辨别。而其中有些赝品往往只需用肉眼就能轻易做出判断,请仔细观察和辨别下列铜币的拓片,其中哪一枚可能是真币7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 B文人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8“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

4、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说的是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9.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10下列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有 伏尔泰: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孟德斯鸠: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卢梭: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

5、生来就有的邪恶 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A B C D11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定律”是指A伏尔泰提倡的自然权利说 B柏拉图的理念论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D达尔文的进化论12“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中能够“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A红与黑 B唐璜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13在1908年巴黎秋季沙龙展览会上,面对一些风格新

6、奇独特的作品,艺术家马蒂斯惊叹道:“这不过是些立方体呀!”这些作品的作者最有可能是A莫奈 B巴尔扎克 C凡高 D毕加索14孔子改制考一刊登,在封建士大夫的各个阶层中间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之所以如此,主要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 A主张尊孔,恪守孝道 B师夷长技,付诸实践C否定专制,宣传变革 D宣扬共和,驱除鞑虏15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

7、科学精神16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17“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发动国民大革命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18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A日心说

8、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19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当今中国,杂交水稻播种范围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1976年到1998年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这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推广A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B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C使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实效 D使袁隆平享有了很高的国际声誉201980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制定颁行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法等。这表明我国A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C成为法制国家 D初步建立了教育法律法规体系21论衡中提到:

9、“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人定胜天”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22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政府“不抑兼并” 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C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土地私有制23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这反映出明代A土地兼并严重 B小农经济的弱化C商品经济发达 D井田制得以恢复24一

10、位观众,身穿暖和的棉布衣服,手中拿着粉彩蝴蝶鼻烟壶,吃着鲜嫩的熟玉米,津津有味地欣赏戏曲窦娥冤。请推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25在一部反映宋朝时期历史的电视剧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个情节,其中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 A高转筒车正用于灌溉田间的庄稼 B几个读书人在晚上逛市场C倭寇猖獗政府下令实行“海禁” D商业税收成为国库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6.“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工匠与机户之间关系紧密27乾隆吴江县志载

11、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为风尚28.“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C丝绸之路的开通 D富尔敦发明汽轮29.马克思说:“新发现的土地殖民地化,助长了各国之间的商业斗争,因而使这种斗争变得更加残酷了”。“这种斗争”的最后胜利者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30某欧美作家

12、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 英国有钱人以乘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B. 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C. 泰晤士河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D. 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5分,32题10分,33题15分,共40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后代的人们,从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赞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以服务于当时阶级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摘编自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 明末李贽在焚书中说“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18世纪法国的伏尔泰写诗赞颂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