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地理试卷(有答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7043603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地理试卷(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地理试卷(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地理试卷(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地理试卷(有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黄冈市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高二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范围:必修3+中国地理第I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判断下列两组图形,完成12题。1下图中的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A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B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C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 D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2关于下图中的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山脉附近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B山脉东侧的降水多于西侧C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

2、分界线下图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AB C D4关于图中四条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没有湿润区 B线以东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C线以北地区的河流全部为内流河D线与线之间的地区都为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56题。5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 B水分 C土壤 D热量6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盐碱危害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D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地理

3、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结合有关知识,完成78题。7移动终端(如手机)点餐类APP的出现,为足不出户的人们提供了方便叫外卖的新方式。通过APP可以确定送餐员的即时位置,这种应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GPSCRS DRS和GIS8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功能是A输入 B管理 C分析 D输出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911题。9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10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水分 C坡度D温度11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

4、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 m2 m1 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13题。12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防风固沙 净化水质 涵养水源 塑造地貌A B C D13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制造业竞争已经拉开序幕:美国力促高端制造业回归、德国倾力打造工业40(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爬坡困难期,不少工厂还处于劳动密集型、规模化流水线工业20时代,

5、仅有少部分踏入工业30时代。读图回答1415题。14我国东部地区的部分工业从20跨越式发展到40,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有A产业转移 B产品滞销 C就业压力减小 D环境污染加重15很多专家都在给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开药方”,合理的有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 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C产品创新,提高附加值 D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2016年2月20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国部分行业去产能的原则、路径和保障政策。下图为某煤炭基地发展模式图。据此完成1617题。16该基地去产能的关键是A压缩煤炭开采规模 B转移机械制造工业C关闭化工化肥工业 D重组建筑材料工业17去产能政策实行后,该基地最具发展潜力的是A环保

6、产业群 B服务业产业群 C制造业产业群 D服装业产业群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风电场被迫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我国风电开发利用的商业化时间相对较短,但增长速度快,至2012年我国风电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成为风电大国,但“弃风限电”现象也日趋严重。读2013年中国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指发电厂向电网公司输入的电量)和重点地区“弃风”电量(单位:TWh)图,完成1819题。18我国“充风限电”最严重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华东地区19重点地区出现“弃风限电”的根本原因是A风力发电污染严重 B我国能源资源储量大、种类多C风能资源非常

7、丰富 D发电量与用电量存在时空差异下图为我国云南元阳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20关于元阳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鱼苗出售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21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A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C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D杜绝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读珠三角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2223题。22珠三角将产业转移到四川省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 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C接近廉价劳动力市场,降低生产成本 D接近

8、高等院校,获得技术支持23有人说,该现象会给珠三角经济发展带来“阵痛”。你认为带来的“阵痛”最可能是A就业机会减少 B环境污染加剧 C产业结构升级 D土地价格下降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完成2425题。24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A耐克制鞋 B可口可乐饮料 C通用汽车 D波音飞机制造25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重视品牌培育,

9、拓展市场 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A B C D第II卷本卷共4道题,共50分,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6(9分)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及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该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2分)图中甲地为我国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试分析该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3)乙地目前为我国重点造林地区,试简述乙地森林主要的生态作用,并说明在开发图示区域的过程中应如何保护森林资源。(5分)27(14分)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评价西气东输气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3分)西

10、气东输经过的甲省煤炭资源丰富,该省应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2分)(3)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市的积极影响有哪些?(5分)(4)根据所学的知识,评价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建设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4分)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海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48mm,且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的1/7。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河流域经过多次大规模水利建设。共兴建大中小型水库1900余座。现阶段该流域对拆坝恢复河道的呼声越来越高。下图为海河水系示意图。(1)说明海河流域地形和降水条件对该流域河流

11、的影响。(6分)说出海河流域多次大规模水利建设给当地带来的效益。(3分)(3)分析现阶段该流域对拆坝恢复河道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原因。(4分)29(14分)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个省市,城市带众多,为国家级新区建立和发展提供社会经济支撑。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要成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材料二 下面图甲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新区分布示意(截至2015年),图乙中的a、b分别为近十年江西省、江苏省耕地减少的原因所占比例统计图。(1)简要说明图示七个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3分)指出长江经济带的

12、东、中部城市带区域经济合作的各自优势条件。(3分)(3)指出江西省与江苏省两省耕地减少原因存在的显著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20182019学年黄冈市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高二地理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BCDBDCBCDBCB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CABADDACAAB【答案】26(1)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西北部为平原。(2分)地势平坦开阔;年降水量接近400 mm,适宜牧草生长。(2分)(3)生态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2分)保护森林的措施:禁止乱砍滥伐;建立自然保护区;采育结合。(3分)【答案】27(1)有利条件: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不利:水源短缺。(1分)一方面,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