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台州市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联考试题分析报告(精校版)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27042756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台州市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联考试题分析报告(精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台州市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联考试题分析报告(精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台州市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联考试题分析报告(精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台州市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联考试题分析报告(精校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_台州市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联考试题分析 XXX中学 XXX 台州市教研室 XXX一、命题思路1、突出基础性。高一是初、高中衔接的关键期,也是学生有感性思维转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期,又由于中考采用开卷考试的模式,学生的思维能力被弱,所以题目的设置以基础为主,逐渐渗透能力的要求。如第1题对宗法制的考查,第4题对通商口岸的考查。2、突出灵活性。由于高考的要求远大于中考,学生必须在高一就有高考的理念,题目的命制应该在基础上突出一定的思维含量,体现在试题上就显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如第13题设置情景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3、突出重点性。期末考试的范围是必修一全册和必修二前四单元,内容广泛、体系庞杂。根据

2、教学大纲,必须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如:专制与民主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化。4、突出相关性。历史知识往往是零碎的,尤其新课程按专题编写,时间跳跃性强,学生往往难以识记,也就是说从宏观上难以驾驭。为了加强宏观能力的培养,试题突出知识前后的联系性。如第27题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考查,从诞生到发展再到被破坏的整个发展过程。5、突出趣味性。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学生的年龄还处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趣味性强的东西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第25题通过对建筑风格的分析,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二、试卷特点1、本试卷覆盖了人民版必修一和必修二的部分内容,涉及每一章节内容的重点知识。既考查了基础知识,也

3、突出考查了考生的思维、综合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科内的综合,但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该套试题不论选择题、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所依托的知识,都是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设问和指向都非常明确。试题既遵循教学大纲,但又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率,突出了重点。其中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有1、5、10、13、16、20、21、25、26题。这些内容都是对历史知识的再现、再认能力。学生只要把书本知识掌握就能解答。考察学生理解分析、运用历史知识的有9、23题。这些是考察学生对历史现象原因的分析、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知识迁移等能力。2、题量适中,试卷长度得到很

4、好的控制。表现在材料题的简约化,每道材料题只提供一段材料,从材料设问,既考察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回归课本,考察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能力。问答题一道考察了历史事件的对比,另外一道从一个小的切入口设问,考察小的知识点。既使能力的考查有了很好的保证,也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学功能的素质教学导向。3、注重对学生材料分析运用的考察。本试卷客观题中得分率最低的几道题分别是第9、16、17、22、23、24题,难度系数都在0.5以下,几道题有一个共同特别就是材料型的选择题。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前提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有待培养。4、注

5、重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整套试题尽可能的设置新情景,增加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课外史料,要求学生对教材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历史事件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并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分析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来自于课本外的“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新情景试题。如第5、6、13题。第22题从一个历史现象来考察学生的书本知识,判断时间。充分体现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5、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试题设计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的社会教育功能,透射出爱国主义、对党的高度评价。如第6题,考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成绩分析选择题得分率抽样分析(图一)题号学校1

6、491316172324台州一中883151593198715725670533136928黄岩中学918522723207712797865982761613台州中学956672842888678966843046896新河中学88262954258671656038647727164982回浦中学89736084411786166092609240125805分析:从选择题抽样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1、抽样几个题目难度较大,重点学校得分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且个别题目差距很大,如第4、9、13、17、23、24题。2、反映出整个高一学生的思维能力普遍较弱,以后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加强。历史非选择题得

7、分情况统计表(图二)题号满分学生数0123456726(1)(2)619193440188359534809265155567026(3)3191932473129861622211226(4)21919344313924482627(1)(2)7191936365852784787715804189463107927(3)319193424538710842254028(1)31919350449698387857328(2)319193337249815706513428(3)319193164367146578425828(4)219193588112254105829(1)419193

8、1252498666024801155229(2)61919368474105469253425767277229(3)619193223231608149022517375701529(4)219193146291518580高一历史各小题上中下三档学生平均分(图三)前30%中40%后30%题型小题号平均分平均分平均分主观题26(1)(2)4.2531.7526(3)1.350026(4)1.260027(1)(2)5.1431.5427(3)2.191028(1)1.360028(2)2.471028(3)2.391028(4)1.080029(1)3.241.57029(2)4.912.

9、080.129(3)653.1129(4)210总分平均分:77.8865.6651.74分析:1、非选择题往往被认为很难拉开差距的题目,从图二来看差距很大。如26(1)(2)题,全市参考的学生为19193,得0分的为440人,比率为22%,得6分(满分)仅为660人,比率为34%。又如28(1)为3分,得0分高达5044人,比率为262%。28(4)题,满分为2分,得0分的达5881人,占总人数的306%。2、图三把把学生分为前30%,中40%,后30%,从人数大约数字来算大约为6000,8000,6000。前30%的得分率高于中档与后进生,从重点人数来看,尖子生的素质比较全面,但令人担忧的

10、是庞大的后进生,2/3的题目都得0分,这对以后的会考的合格和优良率都将是很大的影响。台州市部分重点中学优良率统计图分析:1、非一级重点中学优秀率与一级重点中学有较大差距,但从这些学校的优良率的分布来看非一级重点中学的优良率差距小,分布均匀。这样的发展态势对与促进这些学校向优秀率转化提供了优势基础,对于下个学期浙江省的会考优秀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2、台州一些学校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如果潜在的文科优势一旦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会改变台州市高考文科重点数偏低的格局。 3、非一级重点学校的优良率的促进与发展也会对一级重点中学形成较强的冲击,如果发挥得当,将会形成强烈的竞争局面,对推动教育的发展将非常有

11、利。重点学校总体成绩分布示意图分析: 1、从台州市这个高一历史学科来看,成绩分布不均匀,一、二、三级重点差距大,同时同级重点中学之间也存在着差距。 2、高分分布不均衡,有的学校90分以上为0,低分较多。四、存在问题从学校角度看:1、思想上不够重视,从高一所有科目成绩来看,数、理、化的分数非常理想,课时的分布有的学校甚至只有25节,新课程教材容量是旧教材的15倍,如果课时严重不足,则导致教学匆忙、潦草,必然会导致学生基础薄弱。2、教师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文科只要考前突击,加强背诵就可获得高分,实际上,现在的考试强调的是能力,尤其理解与运用能力。从学生角度看:1、中考的开卷,学生的记忆习惯被弱化,据

12、统计,95%的学生平时花在历史科目上的时间较少,习惯上惰性,思想上的轻视,历史科被挤入了学习的边缘。2、审题不清,答题离题。如27(2)题: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初期获得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很多学生都答成了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条件。再如:28(3)题:当今世界的格局是怎样的?很多学生都写成多极化的局面,而实际上题目的限定语是“当今”,那么就应该是“一超多强”。3、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在阅卷过程中,卷面不整洁的试卷占了相当的比例,尤其部分试卷不按规定书写,超出规定的界线外,造成无谓的丢分。4、书本生疏,错别字多。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基本知识的丢分现象非常严重,如第4题:马关条约中我省被迫开放的通商

13、口岸是哪个城市?从重点中学抽样来看,正确率少有超过80%的。又如第15题,法律文献的识记问题。错别字是较多,如“李冰”写成“李兵”,“军机处”写成“军纪处”。5、教材宏观把握欠缺,跨度大的问题难以适应。如第27题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得分率偏低。五、策略建议1、注重知识点与知识结构的结合。教学过程中必须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建立宏观知识结构。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效的避免基础知识记忆的遗漏。2、帮助学生学会旧知识与新情景的结合。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这是适应素质教育、创新体制和新课标的需要。本套试

14、题中出现了很多新情景题,如选择13、14,但是从答题情况来看,我们的学生缺乏的正是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今后的教学一方面要抓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开发学生新的思维激活点,平时教学和训练中更多的接触热点知识、新情景试题,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3、微观与宏观结合,帮助学生学会从历史长河中分析某一阶段的现象,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教学的熏陶,逐步培养学生很好的历史感觉。使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各阶段的特征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并能以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学会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分析、评价,使其能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实质。4、加强练习训练,尤其是材料题的锻炼,使学生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